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瓮晓璐 《商》2014,(7):89-89
会馆的出现,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和商帮文化发展的产物,本文试从会馆产生的因素,会馆的功能以及会馆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精神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说明会馆作为乡谊联系的纽带,是客居他地的商人自我构建,自我认同的精神象征。  相似文献   

2.
王明德 《江苏商论》2010,(11):32-33
运河商人会馆产生于明清时期,是运河城市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的结果。它为商人提供了一种贸易、娱乐、休闲、联络乡谊、祀神等的活动场所,它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商业的发展,但也有自身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刘正刚  刘强 《江苏商论》2004,(8):163-164
明清以来,广东商人远上江南地区经商已蔚然成风。商业会馆是明清时期商人在异地他乡经营商业的重要活动基地,也是跨地域商贸往来的重要物证。  相似文献   

4.
李晓琴 《北方经贸》2011,(6):62-63,65
晋商是明清时期“十大商帮”中最具影响力的商业群体.他们在创造了辉煌的商业文明的同时也留下众多的工商会馆。“馆庙合一”成为当时工商会馆的基本特征之一,会馆神灵则成为会馆赖以存在并凝聚同乡的精神支柱。晋商会馆选择以关公作为崇祭对象,构建了“逐利思义”、“诚信无欺”的商业道德和会馆精神,从思想和道德层面规范着山西商人的商业行为。  相似文献   

5.
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商人阶层逐渐形成,对上层建筑的思想、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将产生巨大影响。明清之际徽商崛起于江南,并将触角延伸到全国各地,与此同时江南的学术思想产生了与传统学术不同的转变,这是和当时商人文化的兴起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6.
杨家栋 《商业时代》2012,(31):33-34
现代会馆经济是以会馆为平台,广泛吸纳各种生产要素流入,促进本地经济实力快速提升的一种发展途径。会馆经济具有吸纳性、移民性、集聚性等属性。发展会馆经济要审视条件,制定规划,推行政策扶持,创新功能,保护传统文化,发挥其吸纳型经济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发展商人文化 实现文明经商李兆明商人文化是社会客观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过去我们对它不够重视。为了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商业,原商业部领导提出研究和发展商业文化。商人文化既是商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也在研究发展之列。一、研究发展商人文化的意义研究发展商...  相似文献   

8.
张晓校 《商业研究》2001,(12):164-166
中世纪英法两国商人法分属两大不同的法系。同是作为调整商人之间的商人法,两国商人法有着自己的特殊性。英国的商人法生于本土,法国商人法产生于继承;英国注重判例和实践,法国商人法的主要渊源则是罗马法和习惯法。在中世纪,英国商人法在某些方面优于法国的商人法,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商业概念。  相似文献   

9.
清代通过湖南商人与粤商的贸易往来,经营的品种主要以湖南产品为主,使内陆湖南与沿海广东紧密联系在一起。会馆的建立更促进了两地的贸易往来,进一步丰富了双方的商品市场,促进了区域经济市场的互补。  相似文献   

10.
风水商道     
屠晓光 《中国工商》2004,(8):160-163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酿造一种商业特性。中国文化是一个多地域文化杂糅的整体。中国商业也是多种商业文化杂糅的整体。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去看每个地方群体商人的商业特征。是避免人们在商场水土不服的良药。而且,向北京商人学智慧.向江浙商人学勤奋.向上海商人学精明.向四川商人学超脱.向广东商人学信任.向山西商人学专注.向东北商人学快意.真是在中国做商人的乐事。把商业当做山水来游览.就从这里开始吧。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商业价值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金花 《商业研究》2005,(9):177-178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经过了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代,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古代商业价值理念,对中国商业和商人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民族历史与人文特色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商务宴请,会所当道。不同于高端封闭的私人俱乐部,商务会所有着它独特的中国文化底蕴。《辞海》中对会馆有这样的解释:同籍贯或同行业的人在京城及各大城市设立的机构,建有馆所,供同乡同行集会、寄寓之用。简言之,会所是我国旧时代城市中,由同乡文人、商人或同行业人组织起来的组织机构。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浪潮对文化娱乐产业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朱志国 《中国市场》2012,(48):108-109
在"文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山西会馆餐饮文化有限公司通过引入"晋商会馆"的经营形态,突出晋商文化主题环境,创意品牌文化和菜品内涵,增加文化导游讲解及面艺表演服务等实现了企业经营模式的创新,将古朴厚重的山西文化和地道的山西风味餐饮完美融合,打造出山西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不但成为山西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强劲的市场主体,更成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4.
经过几番电话联系,终于在今年年初,在北京红都商务会馆一层的咖啡厅,见到了《新世纪周刊》的常务副主编王非。做财经媒体出身的他,说话语速极快,融合了文人对文字的敏感和商人对市场的洞悉。我们的谈话进行得很顺利,焦点集中在《新世纪周刊》的编辑理念。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商》试图将不同地域的商人性格和经商风格进行描述,以期对《2004地理中国》做一个感性补充。随着区域内经济文化的进一步融合,也许“北京商人”、“广东商人”、“上海商人”的称谓将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京三角商人”、“珠三角商人”与“长三角商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商》试图将不同地域的商人性格和经商风格进行描述,以期对《2004地理中国》做一个感性补充。 随着区域内经济文化的进一步融合,也许"北京商人"、"广东商人"、"上海商人"的称谓将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京三角商人"、"珠三角商人"与"长三角商人"……由于政治情结的心理缠绕,北京商人俨然像是政治家,朋友聚会就像是政治家沙龙。北京商人侃起国家大事、政治形势,就像高山流水,气势磅礴  相似文献   

17.
商业文化产生于商品经济,反过来又作用并服务于商品经济。在构建现代先进的商业文化体系中,以商品文化为基础,以商品营销文化为手段,以商业环境文化为条件,以商业伦理文化为自律,以新商人文化为主体,以商业精神为核心,并在其相互的统一作用下构成商业文化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共同对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广西地处边陲商品经济落后。明清时期广西的商品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这种商品经济的发展是由于客籍商人进入而发生的。以往在考察广西的商人团体的时候多以所谓"广东商帮"、"江西商帮""福建商帮"等商帮在广西的经营为考察对象,这种考察方式从文化维度将各个商人团体分割,从静态的视角观察商业团体,忽略了客籍商人在地域经营和文化维度的本土化,没有深入的探讨地域商人的概念及划分的方法。本文以两广地区为例从原发性与诱发性的视角深入探讨落后地区地域商人的概念和划分方法。  相似文献   

19.
再论商业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湖 《商业文化》2006,(10):86-88
商业文化产生于商品经济,反过来又作用并服务于商品经济。在构建现代先进的商业文化体系中,以商品文化为基础,以商品营销文化为手段,以商业环境文化为条件,以商业伦理文化为自律,以新商人文化为主体,以商业精神为核心,并在其相互的统一作用下构成商业文化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共同对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人阶层的产生和发展是形成流通产业的基础。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提供市场商品量有限。这决定了商品价格偏高,商业利润也非常高。形成“无商不富”的社会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