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林中 《企业世界》2004,(11):21-21,30
此次宏观调控,中央“三管齐下”,法律、行政、组织手段并用,力度不可谓不大。宏观调控,中央政府的目的是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不仅要发展,而且要科学的发展。但宏观调控短时间内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困难。从基层的实际看,主要表现为能源紧缺和信贷、土地的制约。目前,用电缺口仍然很大;信贷从紧后,一些企业普遍感到流动资金不  相似文献   

2.
3.
近来,关于我国经济是否过热的讨论越演越烈。由于对“过热”的定性直接关系着今后的政策取向,因此,人们对“过热”的评说都显得十分谨慎。为此,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了有“直言学者”之称的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教授。  相似文献   

4.
5.
最近,国家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是业界关注的热点。宏观调控有利于保持房地产业的平稳、健康、较快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宏观调控的一些政策措施,诸如房地产开发用地和开发信贷双重紧缩、提高开发项目资本金比例、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严格控制住房消费信贷,房屋拆迁实行总量控制等,也给房地产业以巨大的冲击,并将产生长远而深广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机遇     
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机遇对于渴望成功的人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在今年正遭遇近10年来未曾有过的困难,如通货膨胀,经营成本攀高,市场竞争激烈,出口减少等。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如广东工业企业亏损面达26%,亏损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2%,亏损额同比增长司9%。受以美国为首的全球经济放缓、美元贬值、金融危机、资源产品价格屡创新高等因素影响,加上政府推行货币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中国经济进入了调整期。现在不少企业纷纷调低预期,不像前几年那么对高增长持有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8.
9.
《企业与市场》2006,(12):76-77
2006年9月份的经济运行数据公布以后,由于主要数据继续显示出前两个月的稳定下行趋势,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主要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下滑是政府宏观调控的结果,但内在的增长冲突并未消除,因此还需加大调控力度:一种观点认为,下滑趋势并不明显,后期的增长率会超过10%。我则坚持以前的判断,即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使未来出现增长率明显萎缩的可能性更明显了。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这是一个科学的具有很强现实指导性的论断。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除,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稳固,全球性资源环境和气候变化等问题目益突出,  相似文献   

11.
12.
澳大利亚是非常清洁的国家。由于空气质量优良,天空的透明度很高,就像蓝色的水晶,映衬着朵朵白云,每一天空气总是清新宜人。各式各样的建筑物色彩鲜艳,所有的植物枝叶就像洗过的一样,绿得鲜亮。我出门游玩了那么长时间,外套的衣领竟然一点灰迹都没有,皮鞋当然更没擦过。广场边的台阶上,展览馆的地板上,很多人席地而坐,站起身都不用掸灰。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业是中央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领域。宏观调控有利于保持房地产业的平稳、健康、较快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不可否认,中央采取宏观调控的一些政策措施,诸如房产开发用地和开发信贷双重紧缩、提高开发项目资本金比例、深人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严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变量很多,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复杂。民营企业发展遇到了诸多困难。最近.我带领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民营经济调研组到广东、辽宁两省进行了考察,回来后向中央写了报告。今天我想结合在这次调研中的感受,谈一谈目前民营经济存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经历了我国经济增长周期变化和经济体制转变的国有物资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上一轮经济周期中,连续出现了全行业亏损,市场占有率大幅度下降,使物资企业经营举步维艰。那么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物资企业会发生哪些变化?如何对待新的机遇和挑战?这是值得认真思...  相似文献   

16.
《经营者》2007,(15):2-2
<正>过去的20多年,因为有了中国经济特区的构想、建立、发展,才使中国区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经济特区这张独特的城市名片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创造各种奇迹的同时,还成就了无数企业的成长与成功。它们可谓是当今中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引擎。2007年6月9日,继深圳、浦东、滨海成立改革试验区之后,西部的成都和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渝"新特区"。  相似文献   

17.
18.
<正> 在日常的经济生活中,人们通常有这样一个说法:"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应该说,这个观点有其辩证而丰富的内涵。如果拓展开来从更深层次上去认识,笔者认为:对于每一个经济活动主体来讲,机遇与挑战并存,且在机遇和挑战同存同在之时,挑战是现实的,而机遇却是潜在的。当前,国际国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国内经济活动的主体和方式日益多样化、复杂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新知识、新经济日新月异。特别是伴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国际化的经济格局越发显现出来。在这样一个大背景、大环境下,对于千百万个形形色色的经济活动主体而言,泛泛地谈论机遇与挑战,区分利益与弊端,谁主谁辅,孰大孰小,恐难以一概而论。仍是那句话,机遇总是把握在那些善  相似文献   

19.
20.
姬平 《企业文化》2002,(12):57-58
一个企业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不断发展,并战胜对手、称雄市场的因素很多,诸如新产品的研发和定位、销售价格和外观设计、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等等均不可缺少,其中如何发现市场、如何开发市场是相当重要的一环。不能及时发现市场,就谈不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