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2006年,中国音乐产业遭遇地震。数字音乐在网络上“肆虐”,向传统音乐市场发起强有力的;中击,改变了音乐传播模式,也改变了众多唱片公司的赢利模式。唱片业的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而网络数字音乐这一宝藏也逐渐崭露锋芒,显示出其巨大的“钱”能。  相似文献   

2.
2014年听演唱会就只有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拿智能手机直接发微信,在线订购位置。第二步就是到演唱会现场输入验证码,直接进去和羽·泉一起High。当前的移动互联网变革,对中国的音乐产业意味着什么?它彻底推平了传统的音乐产业构架,传统音乐的生产、传播和版权管理等在移动互联网上都变得举步维艰。放弃过去才能找到未来我在音乐行业15年,算是中国音乐行业的旁观者和参与者。本来15年来,由于中国版权管理还没走上正轨,中国音乐产业还一直没能找到真正的产业规则。但就在这个时候,音乐产业遭遇到了移动互联网的冲击。  相似文献   

3.
赵芃  邹玲 《中国企业家》2014,(10):102-107
在线和在播是基础,在场是更高一个层次的体验。交互思维激活了奄奄一息的音乐产业.  相似文献   

4.
黄敏 《活力》2007,(8):138-139
音乐审美能力是音乐活动得以展开的主体方面的基础或能力。它包括了音乐感觉和知觉、音乐记忆和音乐想象、音乐动作和智慧、音乐表现等多种能力。它是一种在特殊情感体验状态下,体现音乐审美创造性的认知能力或敏感性。我们并不否认音乐上的“天才”所特有的这方面的能力,但就一般人来说,必须承认这种审美能力的获得和提高是教育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应援文化作为日本传统文化之一,传入韩国后发展成为音乐产业中的一种特色文化,促进了其文化产业的发展.应援文化随后传入中国,并在年轻族群中影响较大.总结归纳了应援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以及音乐产业中应援文化的特点,并探讨了音乐产业中的应援文化本土化建设问题,为文化企业提供应援文化运作的理论依据,并为应援文化在中国音乐产业中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杨姝荣 《活力》2006,(3):195-196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的美是通过艺术化的声音组合表现出来的,任何音乐都蕴涵在艺术化的声音之中。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表现人类的情感又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点之一。在钢琴教学中,音乐感觉和音乐表现应当是弹奏技能培养的结果。感受音乐是指每个人内心的音乐感受,而表达音乐是指音乐感与音乐理解在演奏中的体现。教学实践发现,许多钢琴专业毕业的学生不善于领会音乐语言,弹出来的作品平淡机械,了无生趣,音乐感觉严重滞后于音乐技术。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我们的钢琴教学多数只注重了纯技术的训练,而忽视了音乐感觉的综合培养。学生缺乏深厚的音乐感,就无法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灵魂,更无从触类旁通地进行钢琴独奏之外的即兴伴奏、乐曲配编、简谱伴奏等话动。  相似文献   

7.
中新 《企业天地》2001,(1):35-35
化产业是服务性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电影、电视、音乐、歌曲、唱片、录像、影碟等产业。截至一九九八年底,中国共有化产业机构三十三万多个,从业人员一百七十多万.所创增加值一百三十三亿元人民币。从全国看,规模是不小的,但从世界看,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化产业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李治 《活力》2014,(23):38-40
音乐在电影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为观众营造一个氛围,帮助观众更好地融入到影片之中。电影《一代宗师》中大量地运用了经典的歌曲,将观众带回那个特殊的年代;主题音乐的反复出现和音乐背后的隐喻更是让观众在体悟武术精神之魂的同时被其中的侠骨柔情所感动,当音乐成为一种记忆,音乐背后的含义与感动,也会被人们所铭记。  相似文献   

9.
杨羚 《民营科技》2010,(5):107-107
巴赫音乐对香港受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香港艺术节上的巴赫音乐表演——香港受巴赫音乐的个案研究》启示着广大学者对音乐传播学的研究,以及音乐传播研究中的多元视角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我们音乐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音乐实践.鼓励进行音乐创造。面向全体学生进行音乐教学。从基本理念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小学阶段音乐的教学.不是进行音乐方面的专业训练.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11.
刘晓松看到了一个以前无人注意的巨大的原创音乐生产群体,A8可以在消费者和音乐之间架设一座最直接的桥梁,挖掘出真正有需求的音乐。  相似文献   

12.
<正>音乐是人类情感抒发的重要途径,是人们寄托精神,寻求心灵慰藉的伟大艺术形式,音乐在产生之初就带给人们心灵的享受。在进入工业文明社会后,音乐不单单以一种艺术形式存在,它同许多的现代工业一样,可以挖掘其产业带来的经济意义,将音乐产业化,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其持续发展,不断迸发出活力。在外国,音乐产业化的经济开始相对较早,而对于中国而言,真正意义上的音乐产业经济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改革开放拉开了中国音乐文化的新篇章,在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日子,由于物质生活的匮乏,固有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3.
传统音乐课程评价大都考学生唱歌,能否像样的唱一首课内歌曲成为衡量学生音乐素质的标准。大部分学生测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很大的约束,运用多元智能的音乐课程评价则从根本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焕发出课改的生命活力,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多元智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音乐实践中展示潜能,充满信心,飞扬个性。  相似文献   

14.
杨立 《价值工程》2015,34(8):252-253
大数据技术带来的传播模式的革新,对传统的音乐产业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技术的特征、数字音乐传播的关键环节以及整个产业链的参与者,提出数字音乐的传播模型,旨在为大数据时代数字音乐的传播提供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基督教从唐代开始传入中国,从而将赞美诗带入中土,因此基督教音乐开始在中国传播;一直到元代时期基督教的再次传入,教会音乐也大量传播;从明代晚期到清代,是中西音乐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西乐东流逐渐高涨,基督教音乐又有怎样的发展。现将简述基督教音乐在中国传播的原因、发展、影响等基本情况,以对于基督教音乐在中国传播的情况有更系统地了解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达越 《科技与企业》2008,(10):64-65
进军音乐产业只是星巴克进行品牌改革的第一步,这也是星巴克检验它的品牌是否有足够影响力的一次尝试。目前星巴克在全球拥有8000个连锁店,每周的总客流量过了3000万,舒尔兹相信,进军音乐行业是星巴克成为世界最强大品牌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7.
雷冠锋 《活力》2010,(4):71-71
以唱歌为主的音乐教学.是在劳动人民中流传下来的一种传统的音乐教学体制,它已经在我国实行了许多年。的确.它对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它本身的片面性、局限性、狭隘性和非科学性因素而阻碍了普通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也是时间的艺术。听是一切音乐实践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离开听觉,音乐艺术便不复存在。由于音乐艺术的这种特征,所以音乐教育必须立足于听,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  相似文献   

18.
张哲 《活力》2014,(10):121-121
一、音乐在舞蹈中的重要作用 音乐在舞蹈艺术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通过节奏、节拍限定舞蹈动作的时值和速度,更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及其包含的思想内容成为演员进入角色和情感表达的重要工具。音乐展开的过程也是舞蹈演员情绪展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赵艺姣 《活力》2006,(6):117-117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提倡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资源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学习是引起我们广大音乐教师探索的课题。要创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最佳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与学生一起挖掘生活中有趣的音乐素材,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音乐,在音乐中感受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听辨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并将这些音乐素材融入音乐欣赏课中,是对现阶段音乐教育教学内容的补充和挖掘。  相似文献   

20.
音乐具有教化、认知、审美娱乐,引导价值归属等功能,中国音乐海外教育人才是开展海外国乐传播和民族文化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中国必须培养出熟稔本民族文化的中国音乐海外教育人才。因此,必须明确中国音乐海外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层次,采用得当的中国音乐海外教育人才的培养方式,使中国音乐海外教育者不仅能胜任海外华乐教师的岗位,还能成为彰显文化软实力的践行者,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大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