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护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合法利益,是证券市场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利用对公司的控制,违背对中小股东的诚信责任,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公司制改造不完全、股权结构不合理等,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简论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保护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合法利益是证券市场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用其对公司的控股地位,违背对中小股东的诚信责任,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公司制改造不完善,股权结构不合理,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法规不完善等,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我国上市公司中的控股股东剥夺中小股东利益的原因、条件和方式进行了分析,并运用Barclay和Holderness提出的大宗股权转让溢价的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剥夺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大宗股权的溢价达到了43.8%远远超出了公司治理较好的发达国家中的同类事件的股权溢价。因此,作者认为应当通过加快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的制定,加强对相关事件查处的力度、建立我国上市公司的诚信机制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来减少我国上市公司中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  相似文献   

4.
江炎骏 《经济前沿》2013,4(5):129-139
本研究的对象为发生负面事件的企业,研究企业捐赠的保值效应,拓展了企业捐赠经济效应的研究,对现阶段负面事件频发的中国企业具有重要实践启示。本研究运用事件研究法和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了中国企业捐赠的保值效应,即企业捐赠能够在企业负面事件发生时为股东财富提供保值。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表明,中国企业捐赠具有保值效应。实证结果还支持了事件性质对企业捐赠保值效应影响的研究假设,结果表明,与发生其他负面事件相比,发生竞争性负面事件时企业捐赠为股东财富保值的效果越弱。  相似文献   

5.
《经济导刊》2011,(10):7-8
在美国,优先股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铁路公司向政府的融资中,是为满足美国铁路建设热潮巨大资金需求而做出的临时性融资安排。一战以后,优先股发展进入黄金期,但大萧条使形势急转直下’陷入财务危机的公司侵害优先股股东盈余分配权的事件频发,优先股股东损失惨重,优先股市场一撅不振。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企业并购的绩效问题上,有多重研究方法可供选择,其中事件研究法作为主流方法之一,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考量并购事件中股东财富变化的方法。本文以中国移动入股浦发银行为例,采用基于超常收益的事件研究法对并购中股东财富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并购案例的市场反应。通过计算合并前后60个交易日的超常收益率及累计超常收益率,观察并购前后市场对公司价值的反应,发现此次并购事件均促进了并购方和被并购方股东财富的增长。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目前国资改革进程的推进,各地正在掀起国有股转让浪潮。其中,大股东通过资产重组掏空上市公司的现象尤为严重。上市公司频频更换控股股东,导致公司经营一落千丈,带上“ST”帽子的事件仍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我国控股股东诚信义务立法的缺位,尤其是具体到控制股转让这一领域中,控股股东的出售股权行为应当受到法律制约,应当从立法上确认控股股东在转让控制权时对公司和少数股东负有诚信义务。本文将对此问题试加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影响财务报告质量问题的原因 (一)公司内部原因 1、业绩压力。公司的业绩压力分别来自于内部与外部。外部压力主要来自于资本市场。因为证券分析师和股东所重视的是短期的获利能力和营业收入的增长,这就便得管理层不得不明哲保身,投其所好。因为公司管理层还必然对董事会和股东负责,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的方法和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以方正科技为典型案例,着重分析三次并购和五次减持公告对于目标公司股东收益产生的影响。实证分析的主要结果表明,尽管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并不成熟,公司收购行为仍然会给目标公司股东带来收益。  相似文献   

10.
从有限责任公司中的股东权保护角度,探讨当前我国有限责任公司中侵犯股东权的现状、原因,进而从立法的角度,构建保护股东权的派生诉讼制度、别除权制度、中小股东的解散请求制度等,以期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发展中的重大难题。  相似文献   

11.
国美虽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在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上市,但仍不失为一家典型的中国式家族企业。国关事件展示了一个失衡的公司治理架构,即管理层可在两权分离的立法模式下实现内部人控制,风险投资人可通过议定投资协议来约束管理层,但创始股东则因受制于一股一权的强制性规范而容易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为维护其创业诉求,建议创始股东除传统控股,还应特别设计公司章程来预留特定董事席位,并约定优先股等保护条款。  相似文献   

12.
管理者动机与并购绩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1999~2002年发生于沪、深A股市场的56起并购事件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对管理者代理动机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些实证检验。实证结论表明.并购给收购公司股东带来显著的财富损失.而对目标公司股东的财富影响不显著;并购前管理者能力好的收购公司或现金流量充足的收购公司,其并购绩效更差,研究结果支持自大假说和自由现金流量假说;也为收购高成长的目标公司使得收购公司股东受损的假设提供了弱的证据;但实证研究没有发现多元化导致较差的并购绩效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王俊华 《当代经济》2007,(10S):122-123
隐名投资者与显名投资者因股东资格而对簿公堂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文通过分析隐名投资者与显名投资者产生股东资格之争的原因及影响股东资格认定的因素,探讨我国司法实践的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栗明辉 《现代财经》2007,27(4):48-51
一人公司的出现是对传统公司社团性的重大挑战,因其缺失建立在股东复数基础之上的制衡机制,存在一人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的可能。但鉴于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承认一人公司的法律地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公司立法的趋势。我国新《公司法》结合具体国情,明确赋予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合法地位,并为维护交易安全,加强了对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律规制。新《公司法》禁止设立一人股份有限公司,但对股份有限公司因股份转让等原因而形成的一人公司的存续问题未作明确规定,这将给司法实践带来诸多困扰。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兼并与收购的财富效应   总被引:149,自引:3,他引:149  
并购引起了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股价的变化 ,因而引起了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股东财富的变化。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 ,对 1 999— 2 0 0 0年中国证券市场深、沪两市共 3 49起并购事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并购能给收购公司的股东带来显著的财富增加 ,而对目标公司股东财富的影响不显著 ;不同类型的并购有不同的财富效应 ;国家股比重最大和法人股比重最大的收购公司其股东能获得显著的财富增加 ,而股权种类结构对目标公司股东财富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一人公司股东唯一性,缺乏团体性,是直接导致公司内部制衡机制失去效用,股东操纵公司的原因。对一人公司的规制方式和手段,应该是赋予债权人监督权的双管齐下模式。这种综合手段的使用不仅拉近债权人与公司的距离,还可以很大程度上抵消新《公司法》对一人公司的严苛规定,而且从事前监督来看,能够有效树立市场的诚信体系。不仅如此,该措施还可以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谭玉川 《经济师》2010,(6):67-67,71
文章从法律角度分析了有限责任公司参股股东未能全部行使股东权利的原因,提出了参股股东实现股东权利的法律途径。  相似文献   

18.
张楠 《时代经贸》2020,(3):48-49
在我国市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资本市场的关系构建与维护对上市公司股东利益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必须要积极加强对负面事件投资者关系管理的价值效应进行深入的探究。通过对负面事件市场效应考察能够总结发现企业的前期投资者关系管理质量越高,则表明企业在负面事件影响下的市场效应越高,说明投资者关系管理可以有效保护股东的利益,避免股东的权益受到损失。投资者关系管理的保险效应仅存在于规模比较大的公司之中,对规模比较小的公司并不发生关系,大多数的公司违规事件会导致投资者权益受损,高管违规事件却并不存在此类关系,在违规事件下投资者关系管理的保险效应会更加明显,通过对负面事件进行关系管理,也能够提高公司应对危机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证券市场股权高度集中且大部分股份不能流通,导致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加剧。针对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状,我们分析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原因有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以及中小股东自身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白帆  洪古 《新经济》2004,(11):42-46
金正事件依然有许多谜团还未破解,也许事件本身比我们了解的还要复杂。但我们还是拆解了金正股权之争的内幕,并不是要去判断谁是谁非,而是金正的危机道出了民企在发展中的管理不善与企业制度不全。事实上,股东内讧和权力纷争已是目前中国无数民营企业存在的通病。这点尤其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