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欣  王刚 《辽宁经济》2004,(3):30-30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顾光 《乡镇经济》1999,(4):35-35,42
独立审计报告是会计师用来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发表最终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目前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都采用标准式,从形式到内容都不是很繁杂,但却蕴含了很多重要的信息。审计报告的使用者必须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这些信息,才能正确地使用审计报告。一、独立审计总目标根据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四条规定,“独立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其中,合法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公允性是指被审…  相似文献   

3.
审计证据、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是审计理论中的三个基本概念。 一、审计证据、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涵义 审计证据是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为了形成审计意见所获取的各项凭据。注册会计师为了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必须要搜集足够的且具有相当证明力的审计证据。 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这一概念也可以表述为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  相似文献   

4.
审计人员在计划审计工作时,应该考虑到审计风险。所谓审计风险就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使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它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  相似文献   

5.
一、审计风险的基本涵义 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美国审计准则说明》第47号认为:“是审计人员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则将审计风险定义为“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1999年财政部下发了两个文件:《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暂行办法》及《关于对社会审计机构审计中央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质量进行抽查的实施意见》,这标志着企业会计、会计师事务所、政府监督部门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共同监督共同承担风险体系的形成,在注册会计师对国有企业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时,由于国有企业有其特殊的地位,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笔者认为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充分失注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问回。这是国家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国家为了维持经济正常运转,采用了一系列的措施,如注册会计师独立审…  相似文献   

7.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其具体表现形式为评估审计风险、可接受审计风险、终极审计风险。审计人员没有遵循审计准则导致审计结论与事实的偏离或者遵循了审计准则仍不可避免审计结论与事实的偏离,由此产生了审计风险,而最根本的审计风险防范方法仍然是注册会计师及整个行业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审计风险的成因及规避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瑾 《北方经济》2005,(4):47-48
关于审计风险的定义有许多,但较具有代表性的一般认为是<国际审计准则>和我国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国际审计准则>的定义是"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对含有重要错误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  相似文献   

9.
吴岚 《辽宁经济》2006,(6):102-102
所谓审计风险是会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经过审计后发表了不恰当审计意见,从而导致严重后果的可能性.注册会计师面临的审计风险是一个事关事务所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加强对审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已是摆在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弋会泳 《魅力中国》2010,(28):239-239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成因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的主要原因是审计失败,审计失败是指注册会计师因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对企业的会计报表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即出具了与事实不符的审计报告。审计失败有两种形式,即审计过失和审计欺诈。审计过失是指注册会计师因能力的限制或疏忽大意造成的审计失败,即非主观意识的作为行为;审计欺诈是指注册会计师明知企业的舞弊行为不予披露或与企业串通舞弊造成的审计失败,即主观作为行为。  相似文献   

11.
周军 《辽宁经济》1999,(7):28-28
一、国有企业厂长(经理)离任审计与年度会计报表审计结合的可能性离任审计,是指厂长(经理)因辞职、免职、撤职、调离、辞聘、离退休等原因不再担任原职务,由审计机关对其经营业绩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经济责任进行的审计。离任审计内容包括,遵守财经法纪情况;执行...  相似文献   

12.
马毅兵 《魅力中国》2009,(12):107-108
2000年财政部下发的《关于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若干问题的通知》中,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师事务所要做好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除了以审计准则为依据,严格执行审计程序,保证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还需项目经理做好与客户各方面的  相似文献   

13.
顾蕾 《特区经济》2005,(12):325-326
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是指企业的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对于那些严重失职的注册会计师们要予以谴责甚至处罚,但也要让我们换个角度看看,试想一下,如果大部分参与游戏的人都不遵守游戏规则的话,除了要对那些犯规者进行惩罚,我们同时也要  相似文献   

14.
注册会计师信用危机分析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亭生  李保胜 《特区经济》2005,(10):258-259
会计信息是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应当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反映现实的经济活动,并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而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分析主要依赖企业管理当局提供的会计报表和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审计意见。因而,尽管注册会计师接受被审计单位的委托,并向被审计单位收取审计费用,但他服务的对象从本质上讲是社会公众,担负的是面对社会公众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张岩 《中国经贸》2009,(8):86-87
审计风险是会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经过审计后发表了不恰当审计意见从而导致严重后果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存在于审计约定书签订、审计抽样和审计取证和审计报告环节。审计方法、审计人员的素质、客观经济活动的复杂性、法律法规的规范程度对审计风险的形成有重大影响。审计风险控制与防范的措施主要有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严格遵循审计工作准则、建立风险责任制度和各级内部控制制度、审慎选择被审计单位、正确处理降低风险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提取风险基金或购买责任保险等。  相似文献   

16.
走出对上市公司审计意见认识的误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随着证券市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后的上市公司年报的审计意见类型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出现了对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意见认识上的两个误区:一是以审计意见的标准与否来判断上市公司问题的大小和风险的高低;二是以非标准意见的多少,来衡量审计质量的高低。如果这种认识上的误区不予澄清,必将导致广大的社会公众错误的决策。因此,本文指出:要走出误区,就必须正确认识审计意见标准与否与上市公司问题大小及风险高低的关系,不能因注册会计师出具标准意见而简单地认为上市公司“干净”,有必要进一步关注被出具标准意见的会计报表附注;还应正确认识非标意见与审计质量的关系,非标意见的多少并不能直接说明审计质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17.
会计报表审计的主要目标就是确保被审单位在会计信息上的合法性和真实性,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水平,保护债权人和投资者的经济利益。然而,在实际的会计报表中,常常会出现虚假的财务信息报告,这一问题也逐渐成为当前全球经济范围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本文对会计报表审计的相关情况进行简单的概述,并就当前我国会计报表审计中的问题和注意技巧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从而更好的提高会计报表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真实性。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会计报表是企业投资者和企业债权人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了解掌握的重要依据。所以,企业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正确性,对国家和企业、对企业的投资者的经济利益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另外.财务审计一般也是从会计报表审计开始的。基于企业会计报表的重要性和财务审计的要求这两点,我们应该做好企业会计报表的审计工作。会计报表不同,对其进行审计的具体方法也不同,就一般审计而言.就是运用审阅、核对、复核、对比分析以及调查取证等审计方法,分别从技术和实质两个方面对会计报表进行审计。  相似文献   

19.
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没有公允地揭示而审计人员认为已公允地揭示的风险。也就是说,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曲伟 《辽宁经济》2004,(7):58-58
当前,年度报表审计的实质性测试一般都采用按会计报表项目切块进行审计分工。这种分工的特点是简单、方便,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首先,这种分工使得实质性测试过程未能充分利用符合性测试结果。其次,这种分工将反映同一经济业务的会计科目分别由两个以上的人从不同角度进行审计,一方面可能形成抽样的重复,另一方面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