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生态补偿机制缺乏对生态补偿相关目标的制定,因此它们并不能形成一个复合的系统,也不能满足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的需求。建立有效地生态补偿机制,对完善我国环境利益及经济利益分配关系及维护整个生态系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建立生态保护、建设和补偿综合实验区,甘肃在创新生态补偿机制时,要确立"环境保护靠补偿,污染治理给补助,经济发展予扶持"的基本思路,加强生态补偿制度顶层设计,从单一要素补偿、分类补偿向综合性补偿发展。甘肃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我国生态系统最复杂、最多样的地区之一,是国家生态高度脆弱和敏感区域。同时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又面临着加快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巨大压力。特殊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和省情使甘肃的生态问题与贫困问题、发展问题交织在一起。要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的生态补偿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纵向转移支付,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体系的构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区域性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具有强化微观利益主体的信息激励、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的社会经济效益、增强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提高生态补偿资金的使用效率等优势。因此,应从完善现行财政体制、设立严格的生态标准技术体系、积极推行绿色GDP考核体系、明确生态补偿相关地方政府的谈判主体地位、强化中央政府的监督职能、设立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基金、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建立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4.
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实现生态补偿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前,我国通过中央财政纵向转移支付方式开展的生态补偿,主要体现在“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等方面,而在区域与区域之间、流域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经济主体之间的生态补偿仍然处于空白状态。为此,本文将尝试对此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刘军民 《环境经济》2011,(10):46-48
近年来,为推进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国家财政逐步将生态环境因素纳入到转移支付制度设计中。生态补偿机制是关于生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种经济利益协调机制,落实到具体方法上,主要有成本法、生态效益法、灰箱系统法和财政能力法。  相似文献   

6.
正1.完善现行财政体制,建立纵横交错的生态补偿转移支付体系。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绿色经济的需要,应不断加强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完善现行财政体制。自1994年我国进行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显著下降,但支出比例一直居高不下,地方政府用将近40%的财政收入比例支撑了近70%的支出。地  相似文献   

7.
我国湿地生态功能区补偿机制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朱 《发展研究》2009,(12):40-42
湿地生态功能区是国家“十·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限制开发区域中的一种类型。其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既与其他限制开发区域有共性,也有独特之处。其基本思路是:保护第一,从严控制开发行为;为确保湿地生态功能供给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和稳定的资金支持;妥善安置生态移民;适度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和生态旅游。为此须建立湿地生态功能区补偿机制,即建立纵向与横向交错的转移支付补偿机制,加快立法进程,完善行政管理体制,配套与生态补偿机制相适应的生态税收体系等。  相似文献   

8.
生态补偿的国际实践模式及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云 《生产力研究》2008,(22):103-104
生态补偿在国际上成功的实践案例很多,可以根据其不同运作形式与补偿角度分为若干模式类别;并对其成功补偿的前提条件与共同特点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要借鉴其成功经验还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东西部地区之间公益林生态补偿负担与分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之间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别,在公益林生态补偿问题上将会存在严重的地区之间生态建设责任与利益不平衡.因此需要建立地区之间的财政支付方式来平衡这种不公平状况.以利于公益林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要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未来,必须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现今,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已经成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举措。浙江、安徽两省对生态补偿机制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1.完善生态补偿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完善法律法规,使生态补偿进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是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开展的生态补偿试点,主要是依据有关行业法律法规中的有关条款,而在执行这  相似文献   

12.
13.
国内生态补偿实践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补偿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本文系统回顾近年来国内生态补偿实践的进展,介绍当前生态补偿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流域生态补偿、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及重大国家生态建设工程生态补偿等领域开展的主要工作,指出当前国内生态补偿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专门的生态补偿政策支持、市场补偿潜力有待提高、缺乏利益相关者的参与、补偿标准过低、补偿机制不完善、地方实践存在理论和技术盲区与障碍等.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国家逐渐加大了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力度。而生态补偿效果评价是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也是衡量生态环境改善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尺。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法,建立了较科学的生态补偿评价指标体系,对目前我国各省生态补偿的转移支付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法探求我国各省区之间生态补偿的内在特征,从而得出完善生态补偿政策的重要启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生态补偿,钱塘江流域发展的困局与希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最终目标是保障流域不同生态功能区老百姓享有同等的生存权、发展权;遵循的原则是保护者受益、损害者付费、受益者补偿;有效途径之一是发展补偿经济,主要包括财政转移支付、建立异地发展实验区、疏散特殊生态功能区人口、加大征收资源费力度等形式。  相似文献   

16.
浙江:生态补偿机制的先行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运用生态补偿这个经济手段实现环境促进经济增长的转变尚属研究课题。在中国,浙江是第一个在省域范围内,由政府提出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意见的省份,对生态补偿做出了主动的、探索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生态补偿制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为有效实施生态补偿而建立的一系列经济、法律和行政制度的总和,主要依托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补偿主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等核心内容做出系统性安排。目前,我国正着力推进以主体功能区为基本格局的国土空间构建,这为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确立了新型空间布局框架。适应这一战略目标,需要明确界定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权责,科学测算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标准,建立与主体功能区域布局耦合的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模式,整合各方资源优势,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与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70,自引:8,他引:70  
本文介绍了生态补偿的概念及其理论来源,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面临的基本问题,重点探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途径和方法,最后分析了生态补偿机制在中国的现状。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就是生态环境恶化。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按照该要求,作为生态补偿主要形式的财政转移支付目标应与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经济发展目标相一致。基于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促进主体功能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走上环境友好型城市化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