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流强度定量描述了城市群的对外服务能力。本文通过对长江中游三大城市群城市流强度及外部贡献率的计算,分析其辐射集聚能力,并据此提出了整合三大城市群,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密度、距离和整合3个维度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空间的地理格局和演化特征的研究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在经济密度、经济距离的推动和经济整合的抑制的共同作用下发展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处于2D状态,经济整合将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未来发展的关键;从子城市群来看,处于3D状态的有江淮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而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则处于1D状态,经济距离的改善和经济整合的优化将是长株潭城市群未来发展的重点,经济密度的提高和经济整合的优化将是环鄱阳湖城市群未来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正>一、关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规划范围涉及湖北、湖南、江西三省31市,国土面积约31.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1.2亿人,地区生产总值达6万亿元。长  相似文献   

4.
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居于长江中游,地处我国经济地理的中心位置,是我国中部地区特大城市.武汉市有着得天独厚的交通和区位优势,有很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历来为商家必争之地,随着会展经济的日益红火,武汉已成为境内外客商进军中西部的重要门户.  相似文献   

5.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城市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武汉处于中国腹地的中心,我国中部的中心城市,加快武汉物流业的发展,对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加速武汉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实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同时对促进整个中部地区的崛起有着重要影响。本文探索分析武汉构建长江中游物流中心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为创新创业发展带来新动能,成为推动长江经济带与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引擎。用熵权法构建了数字经济指数,并利用2011年至2019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实证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创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至2019年长江中游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处于蓬勃态势,且湖北省相较于其他两省增幅最大。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创新创业发展,经过内生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结果依然成立。  相似文献   

7.
<正>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格局不断调整的形势下,长江流域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正逐渐突显。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长江流域重要的经济社会承载区域,从理论上研究该城市群的发育发展基础,有利于把握城市群的现状条件、引导城市群的全面发展,继而为带动全流域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长江中游城市群一般是指以武汉为核心,与周围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等城市共同构成的城市集合体。对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分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对于扩大市场内需、增加市场就业率保障各种资源的供给等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情况,并提出评价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合作发展情况的相关指标体系,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合作进行综合的绩效评价。  相似文献   

9.
武汉是湖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和内外贸易商埠,并是长江中游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它的市场消费动态是湖北省的一个晴雨表。近期,我们对武汉的白酒消费市场进行了访查,发现由于黄鹤楼酒的上市,武汉中档酒市的境况有了一些变化,虽然这种变化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从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布局看,长江上中游地区是近期重点治理区域.湖北位于长江中游,境内水系发达,各大水系流域均与长江有着紧密联系.从全省生态环境状况看,相当一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劣,制约了经济发展.因此,湖北生态环境状况如何不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区域经济联动协调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武汉城市圈与长三角城市圈处于长江流域中游与下游地区,通过两大城市圈的联动发展,有利于推动武汉城市圈的建设,进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作为一级行政区,处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和洞庭湖的北面,在中部地区崛起的进程中发挥顶托作用,在生态建设方面,实施"两圈一带"(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湖北长江经济带)战略。因此,根据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划,按照环境保护的要求,进一步细化禁止开发区为严格保护区和控制性保护区,针对不同的主体功能区,按照因地制宜、分区指导的原则,实施差异化的环境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前,沿沪宁线的苏锡常镇宁是江苏省主要的城市集群,在全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集群发展,可以形成合力,有利于该地区的整体协调发展、做大做强、提升城市的竞争力。而占据三分之二的苏中、苏北地区目前尚无一个可以称为现代意义的城市集群。因此,苏中、苏北的经济发展,必须再打造至少2个城市集群,形成苏南、苏中、苏北拥有各自的核心,共同发展。扬州在苏中地区的地理位置优越,近几年的经济也在突飞猛进,日益增长,特别是软件服务业基地的建设对扬州的经济发展起到极大支撑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扬州信息产业及信息服务业基本情况,扬州信息服务人才现状调查,提出现代城市集群环境下扬州软件服务业人才孵育体系可行性发展的目标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从黄冈地区在长江中游经济带拥有的特殊战略地位来看,它将发挥的战略作用主要是通过吸引外资、开发资源、建立经济走廊和发展旅游业四大带动效应来实现的。 第一,黄冈是长江中游投资建设的黄金地段,它将带动沿线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转换,形成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模式。纵观世界经济局势,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有大量的商业资本正在全球范围寻找出路。他们不再把投资的着力点放在长期陷入战争、政局动荡、投资环境差、资本回报率低的东欧和西亚地区,而  相似文献   

15.
李智 《商展经济》2024,(7):38-42
本文基于2011—2021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韧性提升,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分析后,结论与基准回归结果一致;技术创新在数字普惠金融与城市经济韧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知识产权保护能强化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经济韧性的正向影响;异质性结果表明,在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城市和“宽带中国”试点城市中,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韧性的提升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6.
易鹏 《商界》2014,(6):27-27
长江经济带是四大战各中唯—纯粹以经济为主导的国家战略,凸显了中国经济版图从之前的沿海"1字型"时代走向沿海和沿江经济并重的"T字型"时代。前段时间李克强总理到重庆调研,并召开11省座谈会谋划长江经济带建设。至此,长江经济带再次被明确提升为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的悬殊差距,制约了中国经济的更上一层楼。因此,中央特别提出要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济源市作为河南省的一个县级市,全市国民生产总值每年递增24.2%。最近,该市成为河南唯一的财政百强县。济源市经济发展成功的模式是什么?它对地处长江中游的武汉有何借鉴意义?这正是本文要进行探讨的问题。 一、“济源模式”的含义 济源市处于东西两大经济区的交接处和南北两大市场的结合部,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境内矿产丰富,工业必用的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是河南省人均拥有量的8.2倍。在这些得天独厚条件的基础上,济源人创造了发展现代市场经济所必需的“济源模式”:  相似文献   

18.
长沙,湖南省会,我国中部历史文化名城。 从湖南省内来看,长沙是湖南名副其实的发展“龙头”和“极核”,经济总量占全省的近30%。随着国家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成为我国第五大国家级城市群。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的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必然会成为世界级城市群。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的长沙,没有理由不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9.
廖宇 《消费导刊》2012,(12):48-51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城市群率先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极。自2004年“中部崛起’概念正式提出以来,以武汉:长沙、南昌三个已经形成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的“中三角”,着力打造中国城市集群的第四大核心增长极。本文从分析“中三角”发展战略的问题入手,提出了“中三角曩发展战略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实施扩大内需、中部崛起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长江中游城市群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增加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而且承担着探索区域发展新模式的历史使命。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核心是利益协调,关键是体制机制创新。针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围绕城市群各地区共同关注、单一省市又难以自行解决的重大问题,长江中游城市群应重点探索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机制、跨区域合作协调机制、横向利益分配机制和生态文明建设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下的区域合作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