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民事诉讼法》新设了第三人撤销之诉这一权利救济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完善了案外人权利救济制度,但与已有的案外人申请再审途径在适用上存在竞合.因此,结合第三人权利救济制度设计、两种救济程序间的异同以及学理上的讨论、法律上的相关规定厘清第三人撤销之诉与案外人申请再审的关系对于协调二者在实践中的适用,最终实现立...  相似文献   

2.
民事执行救济是矫正执行程序中存在的违法或不当行为,以维护执行当事人以及案外人合法权益,进而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由于立法的不完善以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现行民事执行救济制度还非常薄弱。本文拟从一般制度设计入手,对完善我国执行救济相关制度提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李娜 《商》2014,(52):229-229
在执行实践中,经常会遇到案外人对被执行房产主张所有权的问题,案外人的救济方式主要为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规定的执行异议与执行异议之诉.这两种救济途径如何在功能分工、审查程度、法律适用上进行区分?相信此文的探讨会对厘清相关困惑有所助益.人民法院在执行中处置被执行人的房产时,经常遇到案外人以其对该房产享有所有权但尚未办理过户手续为由,要求法院停止查封、评估、拍卖等处置程序.而申请执行人则认为案外人与被执行人恶意串通,虚构被执行房产买卖的事实,故要求法院不予采信.在此情形下,如何既维护司法权威,确保执行程序顺利进行,又有效保障申请执行人和案外人(房产买爱人)的合法权益,本文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4.
许姗 《致富时代》2011,(3):173-173
再审程序,在我国又称审判监督程序,是针对生效裁判的一种特殊救济程序。我国当前关于刑事再审制度的研究,有必要观察和借鉴其他国家关于刑事再审制度的一些经验和理论。该文分别从再审的启动主体、再审的理由、再审的管辖等方面比较中外再审制度各自的特点。通过比较认识到我国刑事再审制度的不足之处,借鉴其他国家的诉讼制度以促进我国诉讼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商》2015,(44)
行政复议制度是行政救济制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在合法权益保护、维护社会安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我国行政复议制度当前存在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有利于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作用的更好发挥。因此,文章重点对我国当前行政复议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关于完善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6.
刘丹 《致富时代》2010,(12):181-181
再审的补充性规则在域外诸多立法例中均有规定,我国对再审制度进行完善也应对其有益之处加以借鉴,引入再审补充性规则应注意在我国当前二审终审的制度模式下区分程序性事项和非程序性事项予以构建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合理地对预防接种受害方进行救济是保持公众对免疫规划信心的重要措施。从法规体系、申请资格及资金来源、因果关系证明、补偿范围与金额四个角度对比了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预防接种受害救济制度。通过对比,可以从完善因果关系认定和提高补偿水平两个方面借鉴中国台湾经验。  相似文献   

8.
《商》2015,(11)
2012关于民诉法的司法解释中关于再审程序问题作了进一步规定,但从民诉法实施这近30年来看,关于再审程序还是有很多缺陷的地方。基于此,本文对再审程序的法定事由,再审程序的发动主体及发动方式等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实际,对再审制度的完善进行合理地思考。  相似文献   

9.
不动产登记的目的是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如果不动产登记发生错误,有可能使交易当事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遭受损失,登记机构也有可能由此引发被追责等一系列问题。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已颁布的物权法对不动产错误登记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归责原则、赔偿范围、救济措施、机制完善等方面没有进行详细的解释。《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对这些问题也未作具体规定,鉴于此,有必要对不动产错误登记的防范和救济问题作进一步研究。依据我国的国情发展,针对我国目前制度中不动产登记错误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求完善我国不动产登记错误的防范措施和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0.
滕欣 《商》2014,(32):239-239
民事再审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监督民事诉讼活动经常运用的手段,更易被审判机关所接受。目前,我国民事再审检察建议制度程序性规定不完善,与抗诉案件的界定不严明等问题,使其并没有发挥应有作用。本文结合民事再审检察建议制度现状,分析民事再审检察建议的问题,进一步论述我国民事检察建议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对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认定采用的是"合法权益"和"主观主义"的标准,对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认定采用的是"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责任主体"三合一的标准,这些标准在行政诉讼法实施的初期对当事人的认定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已经越来越不适用行政诉讼发展的要求,成为行政诉讼起诉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必要拓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范围,将"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标准"转变为"法律上的利益标准",把公益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纳入行政诉讼,规定"谁行为,谁被告"的原则,实行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是被告的原则,对我国的行政诉讼原告与被告资格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民事再审程序由于立法规定的种种弊端与不完善,影响了司法独立和程序公正。本文分析了我国民事再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和完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法律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在权的归属的基础上,强化侵害集体土地权益救济机制,以及建立土地征用的司法审查制度,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陈舟 《商》2012,(20):126-126
我国行政救济因起步较晚,存在一定缺陷,不符合当代法制建设的发展要求。通过对大陆和台湾地区的行政救济制度比较,发现我国行政救济范围狭小,救济制度审级不够严格等一些问题。所以我国的行政救济应该扩大救济范围,独立司法机构财政和人事制度,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等一些措施入手,完善我国的行政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再审程序的规定过于原则,再审程序人对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不够,再审程序反复启动造成的司法资源浪费。改革我国刑事再审启动程序,实行一审终审制,设置再审不加刑的程序设计,在裁判的稳定性与真实性之间达到一个平衡点,可更好的实现再审程序的设立目标。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民事执行实践中,"执行难"、"执行乱"的现象较为突出,但我国民事诉讼法修改时未明确规定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权,导致目前法院的民事执行活动尚无来自外部的合法有效的监督。要切实维护当事人和案外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院的司法权威,维护法权权威与司法公正,应当赋予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的监督权。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民工权益救济制度完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实生活中,农民工遭遇着一系列不公正待遇,从完善诉讼当事人制度和完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两个大的方面对完善农民工权益救济制度做了全面探讨。要更好地完善农民工权益救济制度,应该适当扩大责任主体的范围、适当扩大原告的范围、适当延长仲裁申请时效、实行"或仲或裁"的争议解决机制、减免解决争议的相关费用、适当扩大受案法院的范围、适当扩大受案法院的范围。  相似文献   

18.
熊志刚 《价格月刊》2007,(12):91-93
被歧视的就业者往往是社会弱势群体,他们在受到就业歧视时,其合法权益难于得到保障。根据"有权利就有救济"的基本法理,完善相应的法律救济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一事不再理制度,笔者通过对我国再审制度的研究,探讨我国应用一事不再理原则的问题及解决,希望能得到该原则较为完善的在我国应用的方案,为完善我国刑诉制度尽一份力。  相似文献   

20.
廖建炎 《商》2014,(41):219-219
当今社会,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都越来越重视对宪法基本权利的尊重与保护。西方国家经过长期的宪政实践,主要形成了两种救济模式即:美国的普通法院诉讼模式与德国的宪法法院诉讼模式。而我国的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的宪法诉讼权,使得公民的宪法基本权利受到侵害时,在穷尽其他救济渠道后,仍有可能得不到保护。近年来,违宪事件的不断发生也表明了我国关于公民宪法基本权利救济权的规定存在不足之处,其司法救济制度有待完善。本论文在对国内外救济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宪法基本权利的司法救济制度提出一些初步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