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的城中村改造很少考虑城中村居民的人群特征和改造意愿,导致改造成果不尽人意。通过调查城中村改造中的居民意愿,结合城中村具体情况和居民群体特性,总结居民的改造意愿及其顾虑,可以为下一步更好地进行城中村改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是我国城乡融合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消除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多层次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市内部城乡融合的重大民生工程和城镇化质量提升工程。城中村改造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在实践中形成了政府、民间、企业等多种主体和开发模式。应遵循因城施策、激励相容的原则,结合城市自身特点、问题和方向,有的放矢制定城中村改造与整治措施,应以城乡融合理念引领城中村改造;以城乡二元结构的调整破除发展瓶颈;以机制优化保障改造的顺利实施;以模式创新成为驱动城中村改造的引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遵循因城施策原则。  相似文献   

3.
“城中村”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城市化进程,制约着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其实行改造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以石家庄为例,其现行改造模式为“政府引导+村集体入股+开发商投资”的改造模式,该模式能促进“政府、村集体、开发商”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利于保证各个改造主体的利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能更好地推动"城中村"改造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郭倚铭 《商》2014,(18):138-139
城中村作为我国二元经济体接结构下农村向城市过渡的产物,是现代化城市与旧式农村的一种结合体。它是我国高速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地域现象。它的存在,在城市内部形成独特的城乡二元化格局,在经济、社会、环境、景观、文化等方面导致一系列问题,给城市面貌、建设管理、土地的集约利用、城市的精神文明等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基于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要,各地政府纷纷开展城中村改造工程。但是,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并由此引发了学界对城中村改造模式的探讨。本文将从城中村改造中出现的问题出发,以武汉市"江堤模式"为例,探讨城中村改造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通过城中村改造中凸现的城中村集体土地国有化的法律途径问题、城中村宅基地的征收是否补偿等问题的分析,明确提出征收是集体土地国有化的唯一法律途径,依法补偿是政府征收城中村集体土地的法律后果以及应切实加强地方人大对城中村改造活动的法律监督等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公共管理治理模式终结与整体政府改革兴起,当代西方政府治理在模式创新中涌现出协作性公共管理、多中心治理、数字时代的治理、网络化治理、整体治理等多种政府治理理论。这些理论形成了一种以整体政府与跨部门协同为特征的理论化系谱,对我国政府改革与治理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贵英 《商》2014,(4):44-44
物业管理工作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城中村改造项目完成以后,其物业管理模式及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回迁村民的生活水平,本文以石家庄市某城中村为例,对城中村物业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建议,以便探索出更加适合城中村改造项目物业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作为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我国推进城镇化进程,巩固城中村改造的成果,实现城中村居民的市民化,都必须以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依托和后盾。城中村改造后都面临着一个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要准确把握我国城镇化和城中村改造的大趋势,深刻认识郑州市城中村改造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特点,继续整合优化集体经济使其成为现代企业,着眼于未来性和前瞻性的优化市场商业策划,打造杲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城中村改造中的"轻就业安置"、"重拆迁补偿"现象,导致城中村居民就业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本文从城中村改造中失地居民这一特殊群体的就业问题入手,运用就业相关理论分析该群体未充分就业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通过城中村改造中凸现的城中村集体土地国有化的法律途径问题、城中村宅基地的征收是否补偿等问题的分析,明确提出征收是集体土地国有化的唯一法律途径,依法补偿是政府征收城中村集体土地的法律后果以及应切实加强地方人大对城中村改造活动的法律监督等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1.
董云 《北方经贸》2009,(10):21-22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了城市化进程,这也使得很多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如何安置城中村居民,将他们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城中村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存在养老保险体系不健全,政府现行政策不足,农民缺乏保险意识等问题。构建城中村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应完善土地补偿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健全农民养老保险基金监督和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于璐瑞 《致富时代》2011,(10):31-31
河北省石家庄市是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城市,近年来城市发展非常迅速,然而,与飞速发展的城市极不协调的“城中村”却成为市政府的一块心病.政府已经开始着手改造这一些特殊群体,该文分析了“城中村”对城市的影响并对“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城中村改造中的土地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中村现象日趋成为城市发展的症结,于是对城中村的改造就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城中村的改造,实现了土地产权的转变,也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所必需的土地,使土地利用更加充分、合理、有效,但改连同时一些关于土地的法律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本文试对城中村改遣的相关概念、基本模式进行梳理,并针对城中村改造过程中遇到的,土地产权转变模式,土地及地上附着物的拆迁补偿模式等进行分析,以期更有效的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4.
城市近郊风景旅游区中城中村改造,需要考虑提升旅游区旅游产业,同时又需兼顾原住居民的生活环境的改进,因此不能够延续城市中城中村改造的老路.风景旅游区中城中村改造需结合其产业及原住居民现状,结合其发展定位,以产业策划为出发点来提升空间品质,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区主题小镇.文章以北京市香山中心区为例,加以例证.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改革与城市化快速推进,"城中村"改造也进一步加快,村居形态与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为进一步理顺"城中村"改造后的基层治理政策支撑体系,完成集体资产处置工作,实现基层治理重构,政府应着重推进"村改居"工作。在经济改革的背景下,文章对温州市龙湾区"村改居"基本条件与现实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当前"村改居"存在的障碍,亦为加快推进"村改居"工作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交易成本政治学的研究框架重新考察了转型期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并通过小样本调研案例论证了这种共同治理模式的现实可行性。模型表明,地方政府对于某些任务测度模糊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激励不足的机会主义倾向,而社群的自组织机制弥补了政府提供不足的真空罅隙,从而形成转型期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共同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所谓“城中村”,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农村土地全部被征用,农村集体成员由农民身份转变为居民身份后,仍居住在由原村改造而演变成的居民区,或是指在农村村落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农村土地大部分被征用,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的农民仍在原村居住而形成的村落,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通常所说的“域中村”,仅指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位于城区边缘农村被划入城区,在区域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但在土地权属、户籍、行政管理体制上仍然保留着农村模式的村落。依据实地调查和网上调研等途径获得的资料,对城中村现状及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性分析研究,提出了城中村发如何更好地发展策略及相关构想。  相似文献   

18.
“城中村”制约着城市现代化进程,其更新改造是社会焦点问题。本文应用系统工程思想,从城中村改造三大主要利益主体(城市政府、村民、开发商)的视角出发,绘制系统循环图并进行分析说明,再结合目前我国城中村的现状,提出了改造的对策建议,希望能为全面系统地组织和进行城中村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帅兵  李沭沅 《华商》2008,(18):131-132
城中村和城边村是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上的重点和难点,如果一些"问题城中村"不能得到很好的治理,城边村得不到合理的规划发展,将严重影响城市化的进程。本文分析了城中村和城边村的现状以及改造发展的难题,并提出了今后治理建设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从19世纪开始,西方国家就开始探索政府治理的新模式,协作性公共管理的概念逐渐形成并开始实践。协作性公共管理模式的探索对西方政府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协作性公共管理的内涵的发展历程进行了介绍。介绍了协作性公共管理的两种模式。指出了协作性公共管理的优势与问题。最后,指出了西方政府治理中协作性公共管理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