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平 《老区建设》2006,(12):1-1
中央指出2007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之一,是慨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目前,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还没得到根本改变,手工插秧、鸡鸭散养、人畜混居、粗放经营、水土流失、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2.
“农业兴、基础牢,农村稳、天下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业农村繁荣和谐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近年来,乐亭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不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促进农民增收,统筹推进社会事业进步,实现了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农业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农机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起着基础性、主导性、决定性的作用。本文着重阐述农业机械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4.
杜萍 《中国报道》2007,(3):22-22
我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要统一认识,把思想和观点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上来,坚持科学发展观,把企业办好。二是要更好地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创造农民喜欢的适用产品,积极为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供技术和产品的支持。三是要大力扶持农村经济的发展,积极促进民营企业素质的提升。四是要积极拓宽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市场领域,全方位为农民提供技术、产品服务。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是基础,建设现代农业是推动“生产发展”的重要途径。乐亭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农业结构调整的做法曾得到温家宝总理的肯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我们要立足基础优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杨龙文 《魅力中国》2013,(10):36-3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目标,充分体现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体的发展布局。而农业机械化是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手段和得力措施,是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7.
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有强烈的奋力争先意识、浓厚的全力干事氛围,更要有切合实际的建设之路、和谐推进的务实之举。所以,发展农村经济,拿出解决农业发展的长远方针,引导薄弱的农业走向产业化,增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力,这已成为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左治贵 《西部大开发》2011,(4):46-46,97
在全国兴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状下,怎样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此从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发展现状、发展困难、管理方法与计划实施来研究,以期为我国农村建设发展探索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一缕春风,祖国各地农村气象一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又是党中央在新形式下为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而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涵盖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村镇建设等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0.
周家斌 《广西经济》2013,(10):28-31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为主题,强调必须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一缕春风,祖国各地农村气象一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又是党中央在新形式下为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而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其涵盖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村镇建设等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战略举措。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目标任务,结合当前农村工作实际,探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道路和途径,是我们每一个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同志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王俊 《北方经济》2007,(4):76-7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种资源的开发都必不可少,但人力资源的开发却是最根本的。尤其是我国这样的农业大国。如何利用农村的人力资源来整合其他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不仅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实现,而且直接关系到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抓手,突出发展与保护两大主题,狠抓结构调整、项目建设、农业保护三大重点,大力推进奶业、生猪、蔬菜、林果四大主导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全面提高丰润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质量,努力构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由于农民化素质、组织化程度低,农民剩余劳动力多,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结构不合理,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农业生产商品化、经营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使千家万户分散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国内外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日趋严重。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战略举措和新农村发展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落实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战略举措,通过一系列改革和综合建设,最终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抓手,突出发展与保护两大主题,狠抓结构调整、项目建设、农业保护三大重点,大力推进奶业、生猪、蔬菜、林果四大主导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全面提高丰润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质量,努力构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文水县作为一个有60万亩耕地,近38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农业经济发展如何,直接影响着我县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关注农村、重视农业、保护农民,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是加速推动文水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进一步构建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赋予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要求的全新内涵,这是在新形势、新背景下提出的新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水平发展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阶段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加强农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政建设的农村工作的总体布局,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全民分享改革成果的重要途径,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被列入了“十一五”规划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立足于我国现实,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加强农村产业组织建设,走新型集体化道路,促进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改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解决和发展农村生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根本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极为重要的方面,tg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农业、农村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尤其是农村的财务管理状况混乱,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