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王洪 《经济视角》2004,(6):27-28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一个宏伟的奋斗目标。它为多年来中国人民所熟悉的“小康”概念赋予了崭新的内涵,使其成为一个与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内容丰富、衡量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的科学概念。全面小康,是指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  相似文献   

2.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江苏富民进程转入了第二阶段,即实现从温饱生活到小康生活的转换.实现这一阶段的跨越,江苏大体占用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50余年时间的后十年,中间经过了"八五"、"九五"两个五年计划过程.至20世纪末,江苏提前实现了第二步战略目标,以县为单位如期实现了小康.这是一个值得充分肯定的了不起的成就与变化,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大历史进步.但这只是初步的,低水平的小康.因为这是以县为单位的平均数,平均数它掩盖了差别,苏北仍有一些地方小康的基础还不牢.而要解决苏北问题,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进一步使江苏小康社会从初步发展到更加宽裕,实践证明:发展个私经济是一重要的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与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就是国民的生活方式向着城市化和现代化全面转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民生活方式由乡村向城市的转型又是重中之重。城市是人类进步、明的象征,没有城市化,就不可能有全面小康,而现在我国绝大多数人口还在农村,因此,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加快城市化进程,让更多的农民进城享受城市现代明,最终促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发生转型,这是实现城市化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九十年代,笔者有幸部分参与了国家农村总体小康的研究,全程参与了广东农村总体小康的研究和验收。简单回顾过去的工作,以史为鉴,以史为镜,或者会对今天我们研究农村全面小康有一定的帮助。国家农村总体小康研究的过程1、国家统计局研究小康标准的原因。小康问题,是小平同志1979年最早提出来的。1991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先提出了一个60个指标的“全国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同年国家统计局根据宋平同志的指示,开展了比较大规模的小康研究。2、国家农村总体小康标准的制定。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1991年9月,国家农调总队在西安召开了“全  相似文献   

5.
目前,西藏社会的小康实现度为60%,但这样的实现度还呈现出低层次、低水平和低稳定的特点,与小康社会,特别是全面小康社会还有巨大的差距.西藏仍处于"区域性整体相对贫困",这一问题已成为西藏农牧区实现小康乃至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6.
一、全面小康建设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一)全面小康建设的含义。 对于小康社会的含义,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第一为GDP标准,即按照人均GDP进行衡量:当人均GDP达到800美元时,可认为进入小康社会。按照这一标准,我国到1998年已经实现人均  相似文献   

7.
李宽裕 《经济问题》1994,(6):56-57,10
纯农业农村奔小康探析李宽裕小康建设是90年代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一项首要任务。因此,如何加速小康建设步伐,是各级领导都必须认真回答的重大课题。本文试图结合沁水县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实践,对...  相似文献   

8.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面临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在于民族地区与全国如何同步实现小康。许多文献对小康社会内涵、同步小康的难点、民族地区同步小康社会的难点、思路与重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同步小康为主题,从同步小康的难点与思路、战略和路径以及政府作用的发挥三个方面,按照文献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就如何实现民族地区同步小康问题进行总结和述评,并指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与重点。  相似文献   

9.
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与农民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是我国全面小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标是经过本世纪头20年的努力,农村在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发展、生态环境诸方面都将达到一个比本世纪初总体小康的更高的水平。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使农民增收、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成倍性增长上。惠及全民、以人为本、全面富足、政府支持是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中的新视角和新发展观。达到全面小康目标时的农民是生活全面富足、具有市场经营素质、崇尚科学素质、政治自主素质、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环境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农民。  相似文献   

10.
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是关系到中国能否全面达到小康社会的关键.世界各国实现农村现代化对我国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村全面小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资源丰富的美国实行的大农业模式、资源缺乏的日本高效农业模式,以及韩国的新村运动模式,对我国农村建设和实现全面小康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小康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实现小康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农民实现小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和难中之难。农民实现小康的主要途径是:投入增收、组织增收、市场增收、规模增收。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总体上看,目前福建达到的小康是中低水平的小康,是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努力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一、实现“全面小康”面临的问题 从“总体小康”到实现“全面小康”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走向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不只是一种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所要达到的目标,而是由传统的农业国转变为门类齐全、初步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进入产业结构升级与高级化的阶段。因此,工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小康的根本途径。对于县域经济发展来说,目前只有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突破口,才能逐步推进县域农业经济实现工业化。但是,从实践看,一些地方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就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需要注意解决的问题,谈点看法。一、按照“围绕农…  相似文献   

14.
一、对农村小康社会内涵的初步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在全国总体实现小康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建设一个惠及全国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具体到农村来说,至少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在经济上,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为支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农业科技水平、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显著提高;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基本实现工业化;农村人口的比重大幅度降低;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比…  相似文献   

15.
衡量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程度,更要关注人民生活质量、人口素质和社会发展程度。昆山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其人口和社会发展趋势以及相应的对策措施对我国其它地区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该文在对昆山人口与社会发展的现状及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人口、社会发展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全面小康阶段的发展特征,提出昆山实现全面小康后在未来发展中科学的人口与社会发展目标,以及有效引导人口与社会持续、协调、科学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该文全面回顾和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地区不断进行发展模式创新、并以发展模式不断创新推动小康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与生动实践;深刻地提出苏南发展模式进一步创新和建设更高水平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其核心是"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社会",必须在经济转型升级的高度、经济区域的广度、经济改革的深度、社会发展的力度、实现最终目标的程度等5个维度上全方位展现其创新。在此基础上,高度提炼出苏南以发展模式创新推动小康和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所给予的若干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精神因素是衡量全面小康的重要尺度,反映着小康社会的品质品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发展起来的当代中国,更加向往美好的精神生活,更加需要强大的价值支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筑牢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增强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因此,对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大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众的主观意识和自觉行为,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效用不断提升小康社会的品质品位。  相似文献   

18.
根据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要求和苏州市委决策部署,常熟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要在今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相比全面小康,基本现代化是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发展的标准更高、内涵更丰富、要求更全面,体现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人才支撑、城乡统筹、民生改善、公共服务和生态建设等方面,是在更高水平小康基础上质的飞跃。对常熟而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不仅是历史进步的内在要求,也是百万市民的殷切期待,作为全省首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城市,我们完全有基础、有信心完成这一历史赋予的重任。回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历程,  相似文献   

19.
钟志雄 《经济师》2003,(4):264-264
经过 2 0多年的改革开放 ,到 2 0 0 0年实现了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这是中国历史上了不起的事。但是 ,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就是要针对这些问题 ,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文章就地方财政如何建设全面小康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0.
濮阳市是一座古城,也是一座可以称之为小康建设发源地的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最早是从濮阳市开始实施的,而本文主要也是以濮阳市为例,分析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濮阳市一个农村人口比例相对于城市人口比例较多的城市,对于农村小康社会这样的复杂系统,就目前情况还需要一些指标对系统变化进行制定,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指标体系对系统未来发展的情况进行鉴定.濮阳市农村小康社会指标系统一般都是从第二层次进行分类,分别是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生活质量、社会进步、生态环境等五个系统相互组成的,这五个子系统的相互连接构成了一个整体的体系统,而下文就是笔者对濮阳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全面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