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佳  江泽升 《新理财》2010,(10):44-45
出口押汇是出口贸易中常见的短期融资方式之一,已经在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中得到比较普遍的开展。但是,由于国内尚无专门规范出口押汇的法律制度,各银行对该项业务的理解和操作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办理此业务时会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信用证项下押汇是商业银行最常见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它在给银行带来较高收益的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经营风险。本文拟从信用证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入手,探讨商业银行如何运用国际和国内法律法规来保障自身的权益,降低押汇业务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3.
江佳  江泽升 《新金融》2010,(8):61-62
出口押汇是出口贸易中常见的短期融资方式之一,已经在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中得到比较普遍的开展。但是由于国内尚无专门规范出口押汇的法律制度,各银行对该项业务的理解和操作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办理此业务时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出口押汇的含义、银行办理出口押汇存在问题及对问题的解决对策做作一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4.
信用证项下押汇是商业银行最常见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它在给银行带来较高收益的同时,也蕴藏着较大的经营风险。本文拟从信用证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入手,探讨商业银行如何运用国际和国内法律法规来保障自身的权益,降低押汇业务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5.
信用证项下押汇是商业银行最常见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它在给银行带来较高收益的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经营风险。本文拟从信用证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入手,探讨商业银行如何运用国际和国内法律法规来保障自身的权益,降低押汇业务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6.
进口押汇是商业银行为进口商提供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短期贸易融资产品。针对该业务,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应的的法律规定,论文借鉴英美法上的信托收据和大陆法上的让与担保制度,对如何完善银行在进口押汇项下的权益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出口押汇是进出口贸易中比较常见的融资方式之一,包括信用证出口押汇和托收出口押汇。本文从信用证出口押汇业务的法律性质入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风险和防范措施,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托收出口押汇业务的性质和风险防范,最后介绍了一种正在发展中的防范风险的工具——出口信用保险。  相似文献   

8.
进口押汇业务是国际信用证贸易中进口企业常用的融资方式。在实际操作当中,进口押汇业务的保障措施包括设定抵押担保、设定质押担保、出具信托收据以及第三人提供保证等。由于这一业务可能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故商业银行在办理该业务时,应注意规范进口押汇协议及其担保文书,选择适当的保障方式,慎重构建信托收据的内容,并做好贷前审查和加强放汇后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主要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包括进口押汇、打包放款、出口押汇、授信开证等。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外贸易保持了增长势头,为商业银行发展贸易融资业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和管理贸易融资业务中存在的问题,探求发展国际贸易融资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时磊 《金卡工程》2009,13(5):198-199
信用证项下进口押汇业务作为一种重要的贸易融资工具,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目前国内各主要银行都开展了此项业务.本文针对目前国内进口押汇业务存在的法律性质争议以及国内银行在实务操作中存在的缺陷,对于进口押汇业务中的各种法律关系和产生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如何规避风险及我国进口押汇业务的法律构建提出一点自己的建议,以求能对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潜在风险及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际贸易融资是我国商业银行拓展国际业务的重要手段。目前,商业银行从事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主要类型包括:减免保证金进口开证、进口押汇、提货担保,信托收据、进口代收垫款,出口打包贷款、出口押汇、出口托收融资、国际保理、福费廷业务融资、进出口保函等。一般认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外向性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贸易性融资业务不断扩大,提货担保、打包放款、进口押汇等信贷业务创新层出不穷,它们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盈利空间和竞争机会,留住了客户,扩大了影响。由于美国次级贷危机的出现,外国企业的履约能力下降,给中国的进出口企业带来严重危机,相应会使商业银行信贷损失风险加大,特别是提货担保业务风险。笔者认为,商业银行应引起高度重视,加以研究,认真防范。  相似文献   

13.
在信用证交易中,出口押汇业务在银行界普遍存在。但与信用证项下的议付极易混淆。明确出口押汇的性质及其与议付两者之间的区别具有重要意义,从而有效地控制和防范银行在实践操作中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4.
臧运清 《济南金融》2001,(12):56-56
信用证业务作为一种重要的国际结算手段在我国发展迅速,但有关立法较为滞后。近年来,各国有商业银行与国内客户之间因信用证垫款或押汇纠纷不断出现,而法院的认定与银行实务存在矛盾。我国加入WTO后,进出口贸易必然要进一步发展,信用证结算业务必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相关纠纷也会越来越多。笔结合具体案例,对信用证下提单所有权的法律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客户对贸易融资需求的增加,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客户要求银行办理进口押汇业务。对银行而言,进口押汇业务是一把双刃剑。银行应采取以下措施以防止进口押汇业务风险:进口押汇业务应涉及经常项目下的对外进口付汇;银行必须对申请押汇的客户进行审查,合理授信;严格业务操作程序,减少操作风险;尽量减少法律纠纷;制定货权及货物处理办法;注意防范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16.
单晖 《浙江金融》2007,(2):57-58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是为进出口商提供的与国际贸易紧密相连的、围绕着国际结算环节的资金融通业务,主要包括进出口押汇、打包贷款、福费廷、国际保理等。对于国内商业银行来说,贸易融资既是传统业务,又  相似文献   

17.
所谓信用证进口押汇是指信用证项下单据到期并经审核无误后,开证申请人因资金周转关系无法对外付救赎单,以该信用证项下代表货权的单据作为质押,并同时提供必耍的其他担保,由银行先行代为付救,待开证人资金回笼后再行偿还。从本质上讲,押汇是一种以运输中的货物为抵押,要求银行提供在途资金融通的票据贴现。其安全程度对银行而言耍较一般贷款和贴现为高。但是由于法学理论界和银行界对进口押汇的看法相当混乱,使银行感到进口押汇业务中的法律风险巨大,导致了银行在实务操作上踌躇不前。本文拟对进口押汇风险点及其防范做简要分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进口押汇是我国银行最近几年普遍开展的一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是各银行为适应飞速发展的国际贸易形势、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资金短板而产生的最受欢迎的新型融资产品之一。但是,无论是在银行界、司法界,还是学术理论界,有关进口押汇的争论一直十分激烈。本文对进口押汇的法律特征及风险控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出口贸易融资业务中以出口押汇运用得最为广泛。但押汇并不是一定会给双方带来收益的,对于银行来说,其业务中押汇天数、押汇资金的现实成本与机会成本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只有在满足押汇收益平衡点要求的条件下,银行办理出口押汇业务才是可行的,才有出口商和银行互惠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商业银行外汇业务只限于经营信用证、托收、汇款等传统品种,而在进出口押汇、出口打包贷款、票据贴现、保函等业务上发展缓慢,也未能开拓国际结算业务新品种.另外,少数民族地区商业银行的外汇资金严重不足,没有建立起具有一定规模的外币储蓄网点,缺乏对公外汇存款基本客户群体,未能提供发展外汇业务的配套人民币资金,而且外汇业务人员奇缺,又长期得不到培训,影响了业务的办理.为了改变少数民族地区商业银行外汇业务的现状,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