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4 毫秒
1.
日俄两国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政治制度和教育制度两大领域。日俄两国几乎同时于19世纪中叶走上现代化道路,但由于两国文化的差异,两国的现代化是通过不同模式实现的。这种不同的发展模式的背后,反映出不同的强国意识和不同的发展战略。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日本现代化中的文化优势。探讨这一问题,对正在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尤其是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中我们可以借鉴和汲取某些经验和教训,以便早日实现我国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日本和俄罗斯是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国家.经贸合作一直是两国重点发展的领域.但是,由于受到领土问题、两国国家对外战略的差异以及贸易法律的滞后等因素的影响,两国贸易合作陷入困境.中俄贸易和日俄贸易也有相近之处,尽管原因不同,但是日俄贸易的得失对中俄贸易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日本和俄罗斯同属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两国经贸合作进展始终为世界所瞩目。但是,由于两国产业结构布局和贸易结构特点以及对外贸易取向存在巨大差异,使两国在近20年的经贸合作中,始终裹足不前,少有建树。不但落后于日中、日美、日韩等国家,也落后于日本与欧洲其他一些经济大国。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世界各国经济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日俄之间的经贸合作如何能走出若即若离的"矜持",人们将拭目以待。2010年,日俄两国分别为中国第二和第四大贸易伙伴,因此分析两国经贸发展走向对中国经济发展十分重要。了解其经济发展脉络,总结双方贸易得失,可对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加强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是日本对外贸易的重要发展方向。俄罗斯入世,总体上将有利于两国经贸合作的健康发展,但也会带来消极的影响:有可能降低日本在俄罗斯经济战略中的地位;日本商品将在俄罗斯市场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俄罗斯将会成为日本吸引外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日本政府采取的对策是,加强两国经贸合作的统筹规划,尽量消除两国间贸易的不平衡;改变日俄不合理的贸易结构,进一步提高日本产品的质量;进一步改善日本吸引外资的环境,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日俄战后的四十年间,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大陆攫取了诸多权益,屡次干涉中国内政,并发动侵华战争。这一过程中,作为国策代行机关于1906年11月设立的满铁或直接承担,或辅佐配合。本文拟就满跌的活动与日本对中国主权的侵害作一探讨。针对日俄战后的和谈,清政府曾声明:“倘有牵涉中国事件,凡此次未经与中国商定者,一概不能承认”。但日俄两国仍旧擅自订立了转让俄国在华权益的《朴资第斯条约》把……由长春(宽城子)至旅顺口之铁路及一切支路,并在该地方铁路内所附属之一切权利财产以及在该处铁道内附属之一切煤  相似文献   

6.
在日俄关系中,领土争端无疑是横亘于两国之间的最重要的问题。领土争端一直久拖不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层面的因素,也有两国国内层面的因素,它不仅仅是两国在国际层面的博弈,同时也是两国在国内层面的博弈。  相似文献   

7.
日俄经贸关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隔海相望的日本和俄罗斯,作为西方世界的经济强国和原超级大国的继承者,他们在亚太地区的作用举足轻重,两国关系的好坏对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来说更是至关重要.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片面亲西方政策受挫,致使亚太地区在他的整个外交格局中的地位明显上升,对日关系也因此有所改善.但是,在北方四岛问题一直悬而未决的背景下,日俄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几经坎坷之后,依然在不断的磨擦和协调中步履维艰:一方面,经济转轨和政治改革的困难重重,使得俄罗斯经济恢复缓慢,投资环境迟迟不能有效协调;另一方面,日本作为世界上自由资金最丰富的国家,却因对俄罗斯坚持采取领土问题与经济援助的捆绑原则,致使双边贸易投资合作进展迟缓.本文试图对日俄经贸关系与前景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南满铁路股份公司(简称满铁)是日本最大的殖民侵略机构和日本政府推行侵华大陆政策的急先锋,它的设立标志着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围绕满铁的设立,在清政府与日本政府之间进行了一系列的交涉,这些交涉对以后的中日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俄战争之后,1905年12月22日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中日北京条约)。该条约正约第一款规定:“中国政府将俄国按照日俄和约第五款及第六款允让日本国之一切,概行允诺”。使日本继承俄国在东北南部的一切侵略权益合法化。不过,在中日条约第二款还规定:“日本国政府承允按照中俄两国所订借地及造路原约实力遵行,嗣后遇事随时与中国政府妥商  相似文献   

9.
刘欣 《改革与开放》2016,(22):27-28
1915年日本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不仅在中国国内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而且在国际上也引起了轩然大波.西方列强迅速做出了反应:英国持有表面平和的态度,美国对“二十一条”部分内容进行了强烈的抵制,而俄国为了不影响日俄关系,选择附应日本.三国从各自不同的利益角度出发,作出了各不相同的反应.  相似文献   

10.
中日经贸关系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中日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的30年间,双方的经贸合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尽管也发生过摩擦和纠纷,但笔者认为,两国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经济互补关系和相互依赖关系:中国需要日本的资本、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经验等:日本需要中国的劳动力、土地、市场、能源和原材料等.在经济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的21世纪。两国在经济方面加强相互依赖、发展两国的经贸关系对全面加深两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日本“观光立国”战略已推进三年多,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尽管中日两国的国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同,但日本在推行“观光立国”战略计划时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和做法对我国旅游业是有一定启示作用的。  相似文献   

12.
明治时期日本工业化的组织体制与指导者型企业家周见一个国家工业化的进展速度及其最终能否取得成功,在主观方面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即政府与企业家。由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先天不足,明治维新采取了“自上而下”的变革方式。这使得当时的日本政府有可能充分利用国...  相似文献   

13.
《海外经济评论》2005,(16):31-32
经合组织(OECD)表示,目前各国普遍看好美国与中国经济,而日本对美中两国的出口贸易也在不断扩大,因此美中两国强劲的经济发展一定程度将助推日本未来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中日两国开展友城交流43周年。在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的翌年,1973年6月24日,中国天津市与日本神户市缔结为友好城市,从而诞生了中国与日本,也是中国与外国间的第一对友好城市。从此,中日两国友城交流揭开了蓬勃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10 3”的总体框架已基本确定,在已经基本成熟的东盟合作经验的引导下,东亚经济体内各个区域性的合作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例如中国与东盟、日本与东盟、韩国与东盟等。但是,中、日、韩三国间的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仍面临诸多困难。由于中日两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加之日本经济仍未从低迷状态走出,不平衡的发展态势导致日本对与有中国积极参与的区域合作仍犹疑不决。在对待与东盟的合作问题上,中日两国仍存在一定的竞争与利害冲突,东盟客观上成了中日关系的协调平台。今后,东亚区域合作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中、日、韩与东盟,特别是中日两国的进一步协调与合作。  相似文献   

16.
日本在浦东投资有六个“第一”文/何秉正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两国的经济合作历史悠久。而日本与上海市的经济交往更为密切。自浦东开发开放以来,日本经济界人士十分关注浦东,加强与浦东新区的经济合作积极参与浦东的开发和建设。据了解,日本经济界人士在浦...  相似文献   

17.
自中日两国邦交正常以来,两国的关系在各领域都得到了巨大发展。1972至1997年间,中日贸易额增加约58倍,1998年两国间的贸易额达569亿美元。日本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而中国是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到1998年度,日本对华投资累计达17602件,实际利用金额达到219亿美元。从1972年至1997年日中人员往秋增加了140倍,来中国最多的外国人是日本人,1997年达158万人。同时在中国学习的日本留学生有1.5万人,而在日本学习的中国留学生有2.3万人。日本的地方自治体和中国地方政府间的交流不断扩大,日中友好县省、友好城市已有193对,中国地方政府对外友好往来中与日本的合作关系为数最多;而日本自治体的对外交往中,中国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日本从1979年12月份开始对华进行经济援助。中国是日本的最大受援国,中国接受的双边援助中有50%以上来自日本,日本是中国最大的授国,中国接受的双边援助中有50%以上来自日本,日本是中国最大的援助提供国。在中日两国交往的各领域,对华经济援助因其特殊在两国关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构成了两国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8.
中日两国是邻国,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多年来,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两国在政治上的分歧是影响两国经贸关系的重要因素。历史遗留问题以及日本政局的党派之争、利益集团之争、国会选举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两国经贸关系。因此,我们要重视中日经贸关系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绍亮 《特区经济》2023,(1):149-152
外国人的归化入籍,是指居住在某一国的外国人依据该国国内法,自愿、主动申请取得该国国籍的行为。日本的外国人归化入籍制度在1950年新国籍法制定后经历了两次修改,外国人归化取得国籍的方式有三种:根据出生获得国籍、通过申报取得国籍、通过归化申请获得国籍。日本的归化入籍制度符合二战以后世界国籍立法潮流,法律条文结构清晰,操作性强,其缺陷是法务大臣的自由裁量权过大。  相似文献   

20.
《新疆财经》1994,(3):63-65
在中国做生意的外国人都面临这一问题:谁将赢得中国市场,美国还是日本?本文就十个方面的问题分析了日美两国在对华贸易上的差异,结果发现:在两个方面的优势比较中,美日两国不相上下,而在其余的八个方面,美日两国的得分为2比6。结论是:在对中国贸易的前景展望中,日本的条件优于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