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杨英 《特区经济》2007,225(10):116-118
我国证券市场信息分布和发达国家证券市场信息分布相比具有其特点,这一特点才使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有了动机,笔者就是以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极端部队成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和盈余管理机会以及如何进行盈余管理的。  相似文献   

2.
笔者认为研究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应重点研究政府、企业、居民和各证券经营,中介机构四个层面的问题。一、政府在证券市场发展中的作用。当令世界,政府对证券市场的管理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实行自律性管理,这种模式以英国最为典型;一类是政府有限度的积极干预,这种模式以  相似文献   

3.
韩涛  解威 《辽宁经济》2002,(6):51-52
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市场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证券市场属于资本市场范畴。如果根据融资方式不同,金融市场可分为直接融资市场和间接融资市场,而证券市场属于间接融资市场。 一、证券市场及其对独立审计的影响 一个完整的证券市场是由证券发行市场与证券交易市场共同构成的,二者相互依存。证券发行市场,又称一级市场或初级市场。证券交易市场称二级市场。为了保证证券市场良好运行,各国对证券市场采取了严密的管理,大体存在立法管理与自行管理两种体系。 立法管理。是由国家立法机构或授  相似文献   

4.
优质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基石,培育和发展优质上市公司,是我国证券市场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本文结合上市公司管理实践,通过对影响上市公司持续稳定成长的证券市场环境、控股股东行为及上市公司内部因素等因素的分析和探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培育优质上市公司的有效战略。  相似文献   

5.
陈岚 《特区经济》1993,(4):37-38
<正>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模式应在立足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外国证券立法的有益经验,在一些技术性规范上,如证券形式、发行与交易方法等方面作出符合国际惯例的规定,使之与国际金融市场相接轨,更有效地吸收外资。证券市场发展模式表现为:政府对证券市场的管理与证券市场自律组织自我管理的关系;银行业与证券业管理的关系。一、政府对证券市场的管理与证券市场自律组织自我管理的关系从发展模式的第一个方面来看,国外证券市场大体分为两种:一是以英国为代表(包括新加坡、香港等),以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证券和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当前,我国的证券市场方兴未艾,涉足证券交易的人越来越多。然而,应该看到,我国的证券市场是在经济转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个时期特有的社会心理和各种经济主体特有的经济行为的影响,存在着某些缺陷。要克服这种缺陷,首要一点是迅速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立法及管理活动,以尽快适应证券市场发展的需要。这是因为,一个证券市场要得到健康与平衡的发展,唯有健全证券管理法规。如果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为证券筹资者和投资者提供完备的法律保障,就无法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也无法形成正常的市场秩序,证券市场的积极作用就难以发挥,甚至可能产生负效应。只有把证券市场置于完备健全的法律约束之下,才能管理好证券市场。近期内,国务院先后颁布了《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等法规,这无疑是迈出了欣喜的一步。笔者认为.要加强证券市场管理,保障证券业的健康发展,打击和预防证券市场上的违纪、违法  相似文献   

7.
李洋 《江苏改革》2003,(2):36-36
制度化管理是以制度规范为基本手段协调企业组织集体协作行为的管理方式。制度化管理具有规范和创新这两个特性。良性的制度化管理需要规范与创新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
未来的企业管理的目标模式是以制度化管理模式为基础.适当地吸收和利用其他几种管理模式的某些有用的因素。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制度化管理比较“残酷”适当地引进一点亲情关系、友情关系、温情关系确实有好处。甚至有时也可以适当地对管理中的矛盾及利益关系做一点随机性的处理,“淡化”一下规则,因为制度化太呆板了。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以股市为代表的证券市场的建设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丧失机遇就等于犯下历史性的错误,而健康运行则是证券市场生死存亡的问题,并且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这是在"中国市场经济论坛"第23次研讨会上与会者的共识。与会者认为,我国证券市场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不规范问题。由于中国证券市场本身先天不足以及关于证券市场运行与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造成了证券市场的种种不规范:(1)股市结构不规范。在股市结构上,A股、B股市场分离,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三股并存。这种股市是不正常的股市,畸形的股市。(2)管理部门行为不规范。有的认为,管理部门同时压抑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已从12月1日起正式实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QFII的实施,长远而言,将改变中国证券市场的面貌,于短期内将不会为中国证券市场带来明显的影响。此外,有说QFII的实施将对香港的证券市场有利,亦更有利香港证券市场的发展,及有助收窄H股与A股的价差。  相似文献   

11.
国企改革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巨大的社会保障支出要求寻找提高社保资金管理效率、使社保资金保值增值的途径。按照国际惯例,社保资金可以由政府控制的中央基金机构管理,也可以交给专业基金管理公司管理。不论采取哪一种管理方式,社保资金进入证券市场都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社保资金进入证券市场不仅实现自身的保值增值还可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董藩  关登成 《山东经济》1995,(2):43-46,42
论证券市场的自律管理董藩,关登成证券市场的自律管理(也称自我管理)即证券经营机构在自愿基础上以行会、协会等形式组成一定的管理机构,制定出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管理规章,对各会员的证券经营活动进行自我约束。由于证券市场的交易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市场活动,既包...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初以来,西方证券业管理当局和证券企业本身在证券市场的组织和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证券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变化之大是金融体系的其它领域所没有的。这些改革措施主要围绕着3个政策目标:①提高证券市场的效率;②保持证券市场以及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③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本文拟概述这些新措施。  相似文献   

14.
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嘉 《黑河学刊》2003,(3):34-36
开放式基金作为我国一个新的投资品种,是改变我国证券市场投资结构的重要措施,是机构投资者的重要形式,对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全发展有重要意义。开放式基金风险管理有其特殊性,基金经理人应进一步树立理性的投资理念,不断提高投资理财水平;要健全基金管理公司的风险防范体系,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基金管理公司应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市场营销能力;要健全基金法律法规体系;要防范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  相似文献   

15.
<正> 美国证券管理法规体系是由一系列管理证券发行、证券商以及证券交易市场的法规和执行这些法规的管理机构与司法机关组成的有机整体。它的形成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美国经济金融化和证券化不断完善的过程。研究并借鉴美国的证券管理法规体系,对进一步培育和管理好我国刚起步的证券市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证券市场的欺诈行为和其他非公平及不公正交易导致美国的证券立法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之前,美国经济是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来安排一切的,证券业当然也不例外。大危机前的一段时间是美国证券市场大欺诈、非公平非公正交易最猖獗的时期,主要方式有:  相似文献   

16.
曾鸿  丰敏轩 《特区经济》2014,(4):129-130
证券市场的管理和创新始终是证券监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中国证券市场由于其诞生背景的特殊性,使其具有天然的缺陷,证券品种单一即是其一。引入优先股是证券市场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本文在对优先股的特点和意义论述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优先股的实践,对我国证券市场引入优先股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会计信息披露是会计管理中公开性原则的具体体现,而公开性原则是证券交易的基础。本文拟从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经济学基础和披露监管的必要性分析入手,研究信息披露、披露监管与证券市场管理规范的关系,进而提出通过强化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制度,来规范我国证券市场管理。  相似文献   

18.
单飞 《辽宁经济》2003,(3):46-46
证券市场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只有宏观经济走势良好,证券市场才能有好的表现。宏观经济不景气时,证券市场是很难有上佳表现的。同时,证券市场也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性,宏观经济走势良好时,证券市场也有潮起潮落的运行规律。但是,这种波动应该是良性的。如果脱离了宏观经济的大背景,大跌不止,就会引发金融风险,也会给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本市场的多层体系结构也逐渐形成。我国证券市场的法律政策监管体制不够完善,导致证券市场内幕交易存在一定的问题,证券市场内幕交易存在的不公平问题导致了社会市场竞争的不公平性。文章对我国证券市场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证券市场内幕交易存在的问题及危害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证券市场内幕交易防范措施,保证证券市场交易的公平竞争,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证券法的基本原则是证券法特有的基本精神和宗旨的体现,作为其核心内容的"三公"原则是根据证券法的本质特征并结合证券市场的基本特性抽象出来的基本准则,它指导证券立法、司法及证券市场活动,并贯穿于证券发行和交易管理以及证券立法、执法和司法的始终."三公"原则无疑是我国证券市场法律制度的核心和灵魂,没有"三公"原则就没有证券市场的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