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制约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金融机构的盈利性与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社会效益性之间的矛盾 生源地助学贷款属政策性贷款范畴,利率低,期限长,贷款的安全性难以把握,因此金融机构从自身的经济效益考虑,不愿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而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社会效益性则要求金融机构尽可能的满足每一个贫困学生的贷款要求.因此,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是导致生源地助学贷款萎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国家助学贷款推行难的主要原因是风险大,而助学贷款的外部经济性使得其风险防范与其他商业性贷款的风险防范有所不同.本文分析了制约湖南省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的因素,提出了防范和化解贷款风险、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助学贷款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人才培养、扶助贫困学生的重大政策举措.但是目前出现了助学贷款需求量大与商业银行放款积极性不高的矛盾.为了促进助学贷款顺利、健康的发展,有效地防范信贷风险,最近,我们对大荔县助学贷款业务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4.
解红英  张莉 《西部金融》2007,(12):53-54
本文从成阳市助学贷款业务开展情况的调查入手,分析助学贷款的现实特点和问题.结合国外成熟的助学贷款典型模式,提出改进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王雄 《全国商情》2009,(16):106-108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而带有较强政策性目标的商业性贷款制度.本文通过对成都市10多所高等学校将近20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初步了解到成都市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出现问题的基本原因.助学贷款存在着贫困学生贷款难和银行"惜贷"的矛盾,贷款学生违约率高.根本原因归咎于助学贷款机制设计不合理,为银行惜贷和学生违约提供了理由.  相似文献   

6.
一、助学贷款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开办过程和实际效果来看,有令人满意的一面,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规范、不正常的现象.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从助学贷款三方主体来看,存在着"两热一冷"的现象.即学校热、学生热、银行冷淡.对于助学贷款的直接受益者学生在申请贷款方面自然是热情很高,而作为间接受益者的校方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相反,在经历收贷的艰辛之后,商业银行发放助学贷款的积极性明显降低,一些地方甚至已经停滞发放助学贷款.  相似文献   

7.
吴梅 《全国商情》2009,(12):122-123
我国高校学生助学贷款是商业贷款的一种形式,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在于学生还款率的高低.学校作为连接银行和学生的中介人,是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主体之一,助学贷款拖欠率太高会对学校声誉产生负面影响,影响学校在其他方面和银行的资金合作关系.因此,高校应从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贷款各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全程管理,保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良性、健康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在人民银行的政策支持下,商业保险机构开始介入助学贷款的风险管理,本文将现已推出的华安助学贷款信用保险与江苏政策性信用保险助学贷款两种模式进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助学贷款信用保险的发展模式构想.  相似文献   

9.
赵国靖 《西部金融》2003,(12):34-35
一、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 国家助学贷款从1999年9月1日开始,由中国工商银行在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开始试办有担保的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到1999年底,国家助学贷款余额为4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0.
王建红 《西部金融》2006,(11):43-44
本文就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中暴露的问题,客观分析其产生原因.针对因体制缺陷导致助学贷款供需两难的现状,积极探索,提出由政策性银行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调查了近年天水市助学贷款开展情况,对我国助学贷款政策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进行了比较与思考,提出了改进我国欠发达地区助学贷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助学贷款需求及发放数量的增加,助学贷款的违约风险逐渐暴露出来,校方如何配合银行做好助学贷款的发放与收回,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人才培养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以帮助大、中专院校经济确实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支付在校期间学费和日常生活费为目的,运用金融手段支持教育的重要方式.1999年6月,国务院转发了人民银行等部门<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管理规定>,随后,中国工商银行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率先在北京、上海、天津等8个城市进行了试点.为推动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开展,2000年初,国务院又转发了人民银行、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若干意见>.同年8月,人民银行颁布了<助学贷款管理办法>.2001年6月,召开了全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会议,之后,有关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的通知>,对全面推进国家助学贷款提出了明确要求.据不完全统计,国务院办公厅、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中国工商银行先后制定、下发和转发了近20个文件及规定,对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和规定在简化贷款手续、扩大贷款规模、贷款对象和贴息范围;取消担保及证明人的连带责任等方面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修改,以促进该业务尽快在全国开展.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国家助学贷款却一直处于步履蹒跚的状况.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促进商洛市生源地助学贷款稳健持续发展,更好地发挥助学贷款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积极作用,我们对商洛市金融部门开办生源地助学贷款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商洛市经济落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高,考上大学的优秀青年中贫困生占比高,学费缺口大,金融信贷满足率低,生源地助学贷款资产质量低.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发生了变化,助学贷款应运而生.从1999年我国发放第一笔助学贷款到2000年各商业银行正式开办助学贷款,助学贷款在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加快人才培养,拓展商业银行的服务领域,增强竞争力和减弱贷款风险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博弈论与高校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一项促进社会公平、培养人才及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好政策.随着高等教育体制及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如何进一步控制和防范国家助学贷款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保障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政策的可持续性发展,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运用博弈论--信息不对称等理论对国家助学贷款不同博弈结构下的风险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控制、防范我国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财政创新与金融创新的功能耦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创新与金融创新的相互协调,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创新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没有正确处理两者的耦合关系,导致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创新面临着诸多难题.本文对财政杠杆与金融杠杆在国家助学贷款中所起作用进行规范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国家助学贷款既要遵循金融业经营的一般规律,注重金融功能的发挥,又要注重与财政功能的有效配合,做到两者的有机统一,并提出了实现财政创新与金融创新在国家助学贷款中功能耦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99年,我国开始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经过几年来的不断调整,国家助学贷款对资助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维护社会稳定和支持教育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致使运行结果不尽人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缺陷,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助学贷款的逐步开展,助学贷款拖欠问题已日渐明显,助学贷款的研究已成为教育经济学界的热点。如何降低助学贷款违约风险、提高助学贷款还贷率,已成为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运用经济学中基本理论——跨时期选择模型来分析贷款学生拖欠国家助学贷款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潘燕 《大众商务》2010,(2):99-99,121
伴随着助学贷款的逐步开展,助学贷款拖欠问题已日渐明显,助学贷款的研究已成为教育经济学界的热点。如何降低助学贷款违约风险、提高助学贷款还贷率,已成为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运用经济学中基本理论——跨时期选择模型来分析贷款学生拖欠国家助学贷款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