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三双”活动拓宽了承诺范围,以“两委会”班子整体功能的发挥引导党员作用的发挥,以党员作用的发挥促进“两委会”班子整体功能的发挥;以党内民主推动农村基层民主,以党内和谐带动农村社会和谐;以公开监督承诺兑现,以评议促进承诺落实。  相似文献   

2.
宝鸡市注重发挥流动党员观念新、发展能力强、爱乡奉献意识强的优势,坚持多措并举,积极动员引导包括流动党员在内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参加换届选举,让更多的各类能人进入村"两委会"班子,提高村级班子引领发展的能力.经换届,全市村"两委会"班子中,有致富带头人6243名,其中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达1420名,占22.7%,流动党员1153名,占返乡人员的81.296.  相似文献   

3.
创建和谐基层党组织是促进党的建设和党群关系和谐发展的基础。基层党组织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全面分析影响和谐的因素,注重党内文化建设,统一思想认识;实现基层党内民主,重视发挥党员权利;构建管理制度,实现党内和谐发展;创新党内服务方式,提高党内凝聚力。  相似文献   

4.
党内民主是一种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制度规定,是党员的主体权利和义务,是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的保证,是实现党内和谐的前提。党内和谐处于社会和谐的核心地位,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其他组织所不能替代的主导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发展党内民主是执政党保持活力的前提和根本,也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首要任务。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阶段,必须大力发展党内民主,最终实现“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打开了新的视野。中国共产党作为我们国家的执政党,在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其自身建设状况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发展状况。增进党内和谐,是党领导人民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则不仅是执政党的历史责任,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党内和谐是党内关系融洽、党内生活健康、党的建设和各方面工作运行有序的综合体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党内民主团结、集中统一、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社会和谐是指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特征的社会生活状态。党内和谐与社会和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二者又有许多相通之处。一是党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是构成社会的重要组织之一,党员是社会的一分子。我们党已经是有7300多万党员的大党,仅从数量看,已经在13亿人口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更何况党是“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没有由7300多万党员组成的党的内部和谐,整个社会就谈不上和谐。因此,党内和谐作为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内和谐寓于社会和谐之中。二是党...  相似文献   

6.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务公开是党内民主的重要内容。推行基层党务公开工作,对于扩大党内基层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密切党群关系、实现民主执政、促进基层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团结和喈”是党的建设目标,要“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实践告诉我们,团结并不是一个深奥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领导班子团结和谐就能带动和促进党内的团结和谐,对促进全社会的团结和谐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领导班子团结和谐也是领导班子能否发挥核心领导作用的关键问题,是班子自身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去年以来,各级党委班子刚进行了换届选举,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发展党内民主有着重大的意义,它有利于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促进党内和谐和团结,更好地实现人民民主,进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为加快建设小康社会,调动人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我们要发展党内民主。但在现实中,党内还存在不够民主的现象,不仅民主意识不到位,而且在具体操作方面落实民主还不得力。为了贯彻十七大的精神和充分实现党内民主,我们必须提高党员对于民主的认识,规范党内权力配置,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建立党内权力运行的科学机制。  相似文献   

9.
党内民主,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让全体党员在党内当家做主。因此,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程度是衡量党内民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没有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党内民主就缺乏基础条件。如何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如何通过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发展党内民主?近年来,专家学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把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非常切合目前党的建设实际,十分必要.从基层工作的实践来看,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民主不够,影响班子团结,影响班子整体效能的发挥,影响决策的科学性;二是集中不够,一些该当机决断的事项不能决断,贻误了时机,影响了工作;三是民主和集中的统一不够,不是片面强调民主,就是片面强调集中,达不到民主与集中的有机统一.怎样解决好这些问题,我的体会是:班子的"一把手"是关键,班子各成员是重点,制度约束是根本,督促检查是保证.具体讲,必须做到"四个到位".  相似文献   

11.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理论命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本文在分析党内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区别和结合点的基础上,尝试厘清“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逻辑。党内和谐与社会和谐并不是同质同步的,党内和谐并不一定能促进社会和谐,党内不和谐也不代表社会无法形成和谐的局面,但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党的地位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来看,党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要通过提高党员的民主素养、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等形式,促进党内民主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主要在于解决基层党员的实际困难,发挥好党员的主体地位和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这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的重大任务,并针对党内民主决策机制的完善提出了具体措施,这无疑是提高党内民主决策科学化水平的新保障,是指导党员参与政治决策的新方略,如何在制度范围内有效应用颇具民主潜能的互联网技术,克服现实中影响党内民主决策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是本文着力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进一步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发挥党员的主体性作用需要处理好多数与少数的关系,服从多数,保护少数,让议题性少数的党员能说话和敢说话,最终达到这部分党员有人听和话管用,意见和建议能够纳入决策范围。尊重议题性少数是发挥党员主体地位和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内核。  相似文献   

16.
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执政党的责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引擎。实现党内和谐,就是要不断处理、解决、协调党内矛盾,消除党内不和谐因素。只有不断树立党内和谐观念、健全党内和谐机制、创新党内和谐我体、畅通党内和谐渠道,才能发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引擎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生动实践,“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战略思想的贯彻落实,都对党内民主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因此,重新认识和全面把握“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重要意义,努力实现党内民主“生命要义”认识上的与时俱进尤显突出和关键:党内民主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实现党内和谐的先决条件和根本途径;是党的先进性的决定性因素和发展动力;是党和党的事业兴旺发达、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8.
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生动实践,“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战略思想的贯彻落实,都对党内民主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因此,重新认识和全面把握“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重要意义,努力实现党内民主“生命要义”认识上的与时俱进尤显突出和关键:党内民主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实现党内和谐的先决条件和根本途径;是党的先进性的决定性因素和发展动力;是党和党的事业兴旺发达、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9.
卜维乐 《发展》2010,(10):123-124
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要坚持自上而下的推动,充分发挥党的中央组织的优势。同时,要坚持自下而上的发动,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党员的活力,发挥利益激励机制,通过党内基层民主来整合利益,唤醒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才可能有效得以加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围绕医院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索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新途径:以基层组织换届为契机,推进组织体系设置标准化;以配强支部书记为抓手,推进班子队伍建设标准化;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目标,推进党员教育管理标准化;以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为依托,推进党内组织生活标准化;以党员群众满意为出发点,推进工作载体建设标准化;以建好用好管好活动场所为着力点,推进活动场所建设标准化;以推动基层党组织工作规范化为着眼点,推进工作运行机制标准化;加大经费投入,推进基本工作保障标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