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艳 《活力》2011,(20):110-110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媒体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新闻的传播者为了吸引更多新闻接受者的眼球。扩大报纸的发行量、提高广播的收听率和电视的收视率,获得更多的广告收入,在新闻报道中就需要充分考虑趣味性新闻与新闻的趣味性。因为,这是增强报纸可读性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马庆平 《活力》2013,(6):90-90
当今社会,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竞争空前激烈,一个新闻事件在发生之后.就能在多个媒体上收听或收看到.如果一个媒体在报道中仅满足人云亦云,就会缺乏竞争力。在报道新闻时加强策划.做好深度报道,意义很大。  相似文献   

3.
陈晶 《活力》2012,(12):188-188
与电视和纸媒相较,广播在某些方面是弱势媒体,但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各种媒体都在迎来机遇的同时面临一定的挑战,只有找到适合时代的自身发展方向,广播媒体才能取得相应的发展。因此。探讨现阶段如何增强广播的公信力、及时性,使广播新闻焕发出勃勃生机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是指相对于广播、报纸和影视等传统媒体而言,主要是指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移动技术下产生的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是信息时代科技发展,社会快速进步的产物。这些新媒体的出现,使新闻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姚婷 《活力》2011,(8):187-187
目前,媒体的新闻竞争主要体现在新闻的提量、提速、提质三方面,但提量、提速和提质既要发挥媒体各自传播优势,又要适应媒体融合的客观要求。当下传媒市场出现的新态势和新闻竞争新特点对单一介质的广播媒体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会.广播的新闻传播必须更新理念、创新表现形式和手段。速度在广播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如何在全媒体时代利用好一切报道手段给广播新闻报道提速,实现最佳传播效果?以下是本人思考后的一点一山得。  相似文献   

6.
高玉杰  安北荣 《活力》2006,(5):220-220
目前,历经一个多世纪风雨沧桑的广播,无论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还是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都是低成本媒体。并正朝着本土化、专业化、城市化(社区化)、个性化发展。深受群众喜爱。然而进入21世纪,广播在与报纸、电视以及正在兴起的以信息高速公路因特网为主体的第四媒体的竞争中,面临的对手是十分强劲的。对此,广播人不能不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发挥广播优势开发受众资源。  相似文献   

7.
侯鹏 《活力》2014,(10):103-103
新闻传播是传媒的第一功能,“新闻立台”是新闻类广播媒体广泛接受的传媒运营理念。在当今全球化、全媒体的竞争环境中,各家传统媒体、互联网及各种新媒体均对广播媒体构成了巨大挑战。广播媒体要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赢得充分的新闻话语权,保持主流媒体的强势地位,就需要在传统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联动中进行有益的尝试与探索,需要我们以新闻采编播为主线合理配置各种资源要素。广播媒体不仅要保证新闻报道的时新性、贴近性,还要对新闻事实本身有价值判断,对新闻事实进行深刻的分析与整合,提出广播媒体的独家见解,传出有思想的声音,从而实现新闻报道具有“深刻性”。  相似文献   

8.
徐妍 《活力》2012,(8):137-137
广播是一门听觉艺术,好的广播新闻应当具有很强的可听性.让人产生继续听下去的愿望。电视有画面,报纸有图片,广播新闻相对于其他媒体新闻,无画面是明显的劣势,这直接影响了广播新闻的收听效果。  相似文献   

9.
朱天娇  代瑞 《活力》2011,(3):203-203
近年来。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媒体同业中的竞争激烈程度也毫不逊色。广播正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双重挑战。制作优秀的节目是竞争的关键。而科学、合理地编排这些节目.也是值得重视和关注的。好的节目编排.可以使频率的整套节目形成强大的整体效应.使内容丰富的节目得到合理的资源配置.从而提高频率整体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手机媒体正以独立的媒体形象与电视、报刊、广播和互联网等共同活跃于媒体的大舞台。随着3G技术的推广,手机的信息量和表现形式会更加丰富,手机媒体也会更加规范化,有着很大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同时,还有一些发展瓶颈需要克服和解决。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数字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媒体行业中,尤其在广播媒体行业的发展中发挥实际用途,并产生新的具有历史性的意义,推动了广播行业和相关技术产业的革新,同时也促进了新型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在广播发展中,为广播信号的接收、传输的效果,以及颠覆传统模式的试听效果带来了历史性的突破。这里首先分析广播行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及其优劣势特点,然后分析了数字化技术的特点及广播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意义,最后探讨了数字化技术在广播行业中的实际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马威 《活力》2012,(12):191-191
一、创意前言 在媒体传播方式即受众信息接收渠道多元化的今天,我们每天的报纸越看越厚。可供选择的电视频道越来越丰富.网络宽带技术日趋完善,这些都意味着我们的传统广播媒介正面临着严峻挑战,需要进一步开掘和发挥它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程志忠 《活力》2011,(10):101-101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广播产生了巨大冲击。但广播媒体发展的历史和现实都说明.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仍有自己生存发展的空间。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广播媒体只有采取相应的策略,才能解决问题、迎接挑战。开辟广播发展的一片新天地。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广播媒体必须进行变革。与传统媒体尤其是新媒体融合。  相似文献   

14.
孔晓黎 《活力》2011,(6):258-258
一则新闻。有众多媒体去报道,各有千秋。韵味不同。由于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的特点不同。采写的方式、突出的重点、表现的特色也不拘一格。那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纸质媒体的报纸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媒体中发挥自身的优势,写出自己的特色来,值得我们做出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陈焱 《活力》2012,(6):190-190
广播新闻评论在我国60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其个性化之路的探索明显滞后于广播媒体的发展,广播评论中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陈海滨 《活力》2012,(21):97-97
一、引言随着网络媒体、微博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公众获取新闻和信息的形式和来源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促使社会快速迈入"全媒体"时代.当前,我国广播媒体正处在又一轮振兴、崛起、自强和全面、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成长期,也处在激烈的媒体竞争期.作为广播新闻的主要组织者和直接生产者,广播编辑应该怎样承担社会责任,适应全媒体时代的挑战,立足本职,突破自我,创造精品,满足受众的需求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浅谈几点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7.
朱晓华 《活力》2014,(23):37-37
纵观当今传媒,正在发生着一场全面深刻而激烈的变革,在这场变革大潮中,谁不改变自己,谁就会被无情的大潮淹没,如今各种媒体竞争的加剧,也把广播推到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如何重振广播昔日之雄风,新闻是立台之本,广播新闻写作的创新意识自然就成为了新闻立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张立波 《活力》2012,(8):199-199
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与移动通信技术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生活,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媒体的业态环境产生了改变。伴随着论坛、微信、微博等新兴传播方式的出现,对于新闻的报道方式由过去以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垄断.改变为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的竞争。  相似文献   

19.
徐宁 《活力》2014,(12):102-102
广播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新闻传播工具。它就好比一条传送带一样,将有声信息传递到听众的耳朵中。而新闻内容就是这条传送带中相当重要的有声信息。广播新闻是通过音频技术,将听觉信号有序的组合,面向特定的听众传播正在发生或者刚刚发生的事情。新时代中,广播在媒体中的地位虽然不如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么强势,但是拥有传播方式即时性、传播范围广泛性、收听方式随意性、受众层次多样性、播出灵活性,制作成本低廉性的它始终在媒体大潮中屹立不倒。而且,随着近几年汽车的越来越普及,广播迎来了“第二个春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听广播,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喜欢通过广播来接受最新的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20.
马薇 《活力》2013,(10):104-104
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正式提出,网络是“第四媒体”。这也标志着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体.正在步入全面发展、成熟、繁荣的阶段,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正式来临。在此之前,广播、报刊、电视这三大媒体各自把持着媒体江山一角,尽管互有竞争,但也算相安无事.与网络媒体这一新兴媒体相比,它们被统称为传统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