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白雪峰 《活力》2011,(3):143-143
新闻是受众认识社会的金钥匙,是广大群众与政府之间交流的一个平台.是媒体的立事之本,形象之本,强生之本,发展之本。没有新闻的媒体就不能称之为有影响力的媒体。而记者作为媒体里的一个细胞,从事信息采集和新闻报道工作。记者所采编的新闻如何才能引起受众的关注,成为受众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我们记者在新闻采访时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相似文献   

2.
谷辰丰 《活力》2010,(8):347-347
一、隐性采访的含义 通常状态下,新闻记者采访都会公开记者身份.表明采访意图.这种采访方式就是显性采访,或者叫公开采访。隐性采访是相对于显性采访而言的。《中国新闻实用大词典》对隐性采访的定义是:“不公开记者身份.或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访意图的采访”。从新闻采访的整体来看,隐性采访是显性采访的重要补充形式,是采访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王丽敏 《活力》2011,(3):198-198
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石。因此,没有成功的采访也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写作。通过几年的实践,笔者认为,记者在采访中如果能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关系.就可能较快地提高自己的新闻采写能力。  相似文献   

4.
刘菲  范忠孝 《活力》2014,(16):54-54
作为记者,首先要学会采访。新闻采访作为新闻活动全过程第一阶段.是记者通过交流沟通获取受访者提供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客观事实,并进行翻译加工保存的一个过程。在实际采访中.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心理活动通常会贯穿整个新闻采访活动,也影响着采访的成败。可以说,记者的业务素质包含两大基本功:过硬的文字功底和高超的采访技巧。人们常说一篇成功的新闻作品,需要“七分采访,三分写作”。许多优秀的新闻节目无一不体现着采访的重要性。因为采访对象的千差万别,也因为采访事件的复杂多样,要想挖掘出好的新闻来。关键在记者的采访技巧。那么记者在采访时需要做到哪些才能与采访对象进行良好交流呢?笔者认为下面几点比较关键。  相似文献   

5.
李卓 《活力》2012,(12):194-194
随着媒体多样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才开始涌人了记者这一行业。部分记者由于经验的匮乏.并不能够有效地开展相关的新闻采访工作。在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就如何做好新闻采访工作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王爱军  陈俊菲 《活力》2012,(8):186-186
新闻采访不是“录音式”的有闻必录.它要求采访者要随时地从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捕捉和挖掘新闻.这就需要在采访过程中,设法深入进去.进行“深度采访”。记者在多年的采访实践中深切地感受到,联想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是进行“深度采访”的一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7.
高胜堃 《活力》2011,(20):107-107
新闻采访对于整个新闻事业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从来都是先有采访,而后才有广播电视和报纸中的新闻,虚假报道的主要原因之一往往是轻视采访。采访是一门艺术.搞新闻的业内人士都深谙此理,采访的好与坏,深入与肤浅决定着新闻稿件的质量和价值。采访要做好调查研究。正确的认识事物、正确的反映事物的规律很不容易,关键看采访者如何驾驭采访.如何在实践中使这门艺术充实和丰满起来。下面,就浅谈一下广电记者的采访艺术。  相似文献   

8.
张丽 《活力》2012,(2):162-162
2011年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这就要求记者深入到基层蹲点调研、采访写作.了解基层实际、反映群众意愿。采访方法要创新。写作构思也要创新。“体验式采访”无疑是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马志 《活力》2012,(12):145-145
记者应该具备的基本功有很多,其中观察力是不可或缺的。观察力是一种重要的新闻采访手段.也是一种应有的采访作风。记者只有深入现场目睹真实的第一手材料。才能写出具有真实感的新闻.从而增强新闻稿件说服力、可读性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10.
徐晓红 《活力》2012,(16):124-124
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决定新闻写作的成败、新闻写作是第二次新闻采访。记者从事实搜集线索,确定采访路线,实施采访活动,到进行新闻写作的全过程,因此,形成事实-采访-写作-编辑制作-发布传播完整新闻传播的流水线,在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上,先采访,后写作,没有采访就没有新闻。  相似文献   

11.
张雪芬 《活力》2013,(11):41-41
采访技巧就记者在新闻采访尤其是社会新闻采访过程中运用的一种巧妙而灵活多变的访问方法,它是采集真实材料、打开真相之门的关键途径,也是新闻记者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汇集起来,加以概括、提炼的结果。记者只有掌握了采访技巧,才能采集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素材。  相似文献   

12.
董艳春 《活力》2010,(23):66-66
隐性采访,是调查性报道的一种重要采访途径,是记者隐瞒自己的身份或采访意图采用的方法。对于很多被故意掩盖的新闻事实真相的采访。经常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是目前各媒体常用的方法。有新闻同行说,现在采访调查的难度加大,记者越来越像“侦探”和“演员”,为了揭开新闻背后的新闻,需要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然而.这种能够还原新闻事实最原始生态的方法.却是调查性报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具有积极意义,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陈素玲 《活力》2013,(12):101-101
采访是记者挖掘、捕捉新闻素材,发现灵感的必要途径。也是新闻记者基本的社会活动之一.而要想拿出价值较高、不同凡响的新闻作品,除记者自身必须具备高超的写作技巧外,关键还在于采访必须深入。  相似文献   

14.
任鸿 《活力》2012,(13):49-49
一段时间以来,在一些记者,特别是初搞新闻工作的记者中曾流传一种观点:新闻采访没有什么学问,只要在采访提问时间得有技巧一点就行。甚至有人提出了所谓的“新闻采访无学”论。新闻采访真的没有什么学问?新闻采访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存这里,笔者想结合自己八年工作中的一些感受,谈谈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必须具备也是新闻采访中起决定因素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浅析新闻采访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丽 《活力》2011,(5):210-210
新闻采访技巧就是记者在新闻采访活动中运用的一种新奇巧妙而又灵活多变的访问方法,它是记者获取新闻素材、了解事实真相的重要方法之一.是采集真实材料、打开真相之门的一把钥匙,是许许多多新闻记者成功经验、失败教训汇集起来,加以概括、提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聂明峰 《活力》2011,(6):252-252
随着新闻传播媒体的发展与成熟,记者型主持人应运而生。所谓记者型主持人,就是指集采访、报道、策划、主持于一体的节目主持人。由于身兼记者与主持人的双重职责.记者型节日主持人要具备较高的素质才能完成采访任务与节目的主持。  相似文献   

17.
周芳 《活力》2011,(1):93-93
一、新闻采访中“首因效应”的现实运用(一)内在因素新闻实践表明,记者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不仅显露着记者自身的个性特征、审美情趣、文化修养、知识底蕴等诸多主观因素.由此也可以看出记者的老道或稚嫩。  相似文献   

18.
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石.因此,没有成功的采访也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写作.通过几年的实践,笔者认为,记者在采访中如果能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关系,就可能较快地提高自己的新闻采写能力.  相似文献   

19.
徐力军 《活力》2011,(3):204-204
按照通常的分工.电视台新闻中心或新闻部的负责人习惯地将电视新闻采编过程分两部分,其一是外采,其二是编辑.于是就有了前期和后期之分,有了记者“冲锋陷阵”,编辑“坐收渔利”的说法。传统新闻理念中,编排是后期工序,是对前期新闻采访被动态的有序化。当今的新闻编排已被赋予主动形态,位置也往往处在前期采访之前。也就是说早在新闻策划阶段就已经有了新闻编排的身影。特别是预发性新闻事件,新闻视角是编排的基石,找到切人视角,  相似文献   

20.
沈德新 《活力》2011,(13):68-68
翻开报纸.打开电视.如今一些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中词不达意或词语使用不当的情况可以说是屡见不鲜,这种情况的出现暴露出作为一名记者,其知识储备和积累的欠缺。这说明。对于一名记者来说,日常的资料积累和知识储备是何等的重要。而从事社会新闻采访的记者更是如此。因为其采访的领域涉及面广,内容庞杂,因此责任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