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泽兵 《活力》2013,(12):60-60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它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之中。阅读教学的重心必须放在“读”字上,读会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学中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促讲,课堂中应尽可能多的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读书的机会,创设各种读书环境,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出感情.读出形象,读出意境,读出品味,读出神韵,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与理解是统一在一起的,是互相作用的,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促进理解文章的内容。“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由此可见“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马玉华 《价值工程》2011,30(10):303-304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地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升华。读是语文学习重要的途径,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然而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精读领悟,而忽略了学生的自读感知、自悟自得以及在诵读中对情感的表达和提升。这样学生对本文的理解更多局限于教师的思维和认知,进而失去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和认知力。  相似文献   

3.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段话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教学中重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提高读的有效性呢?笔者结合《一面五星红旗》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4.
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俊华 《价值工程》2011,30(3):250-250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重要途径。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正积极倡导实施教学改革,以便从根本上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让学生学好语文,热爱语文,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案例背景 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标准答案"一统天下,让学生从什么角度读,读出什么结论都有预先的设定.因此真正能够参与课堂活动的只是少数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真正动起来,教师也并没有真正重视学生的个人体验与理解,往往是通过自己预先设计好的一连串追问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实际上仍是以自己预先设定好的答案为最终教学目标,并以此锁定学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许红枫 《活力》2005,(6):221-221
1.利用教师的主导地位,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读自讲。教师在单元教学中,对讲读课文,要重视它的示范作用。通过教师的精读精讲,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使学生能从中学到单元的重点,把握整个单元的学习方法,从而掌握阅读这一类文章的常规方法。由于目前的语文教学单元的编排一般为讲读课文,课外阅读大都具有体裁的相似性,因此教师在做好讲读课文的例子引导后,可以大胆放手,摒弃满堂灌的旧方式,把一些课外自读课文交给学生,有计划地实现由讲读到自读到自讲同类能力的转变。从教师讲到学生讲,让学生尽量能多有机会提问,用心的阅读必会产生疑问。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以充分思考的自由和提问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学会读书     
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徐特立看到这个题目,人们一定会问,还有人不会读书!有,古往今来不乏其人。据《南史·陆澄传》记载,陆澄从小好学,“行坐眠食,手不释卷。”书读了不少,却学而无得。读《易经》三年,背得滚瓜烂熟,却不明书中含义,被时人讥为“书橱”。晋朝的傅迪,唐朝的李善,都是藏书读书的热心人,可就是学不能用,被人称为“书簏”。可见读书不仅要花气力,更重要的是要讲方法、讲效果。一味地死读书,读死书,必定事倍功半,甚至“非随无益而又害之”。怎样读书,鲁迅有言:“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读不读,而在于怎样读。”理解鲁…  相似文献   

8.
读书两忌     
读书两忌:一忌读什么,信什么;另一忌是信什么,读什么。如果读什么信什么,就会变成书的奴隶,让自己的头脑变成跑马场,任别人践踏。相反,信什么,读什么,就会把自己的头脑封闭起来,变成某一个人或某种学说的私人领地,其他任何思想都进不去。 在现实生活中,读什么信什么的情况并不少见。有的人被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俘虏,变成错误学说的信徒,出现学者们所称“二世现象”,也有的人由于自己没有主见,觉得所有的书讲的都有道理,观点三日一变。 古人有语云:“少则信,多则惑”,原意不是用来讲读书的,借用来说明读什么信什么的后果,倒是适用的。“多则惑”,讲的是读什么信什么,使自己无所  相似文献   

9.
王伟 《活力》2011,(2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这种能力需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来完成.<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可见,丢弃烦锁的支解式分析,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培养语感,是新课程理念下所倡导的一种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0.
安欣 《活力》2011,(8):57-58
每每布置作文,总有一些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即便是给课余时间写,不交作文的也还是大有人在。因此,许多老师都在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出文章?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杜甫有句诗说得极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其中的“神”不就是从“读”中来的吗?所以我想,鼓励学生多读不失为培养学生写作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大纲告诉我们,阅读教学必须坚持“以读为本”的正确导向,才能真正体现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现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提出了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万莺 《审计月刊》2005,(5):55-55
学生时代读书,分为职业读书和嗜好读书,职业读书无非是为升学、为就业、为考证而读书,喜欢和不喜欢的一并要读,不可率性而为,为的就是“金榜题名时”而“万卷古今消日永,一窗昏晓送流年”。课余嗜好的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孔子“吾日三省吾身”,  相似文献   

13.
刘艳 《中外企业家》2013,(8S):211-211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语文新课标中也着重指出了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并以此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阅读能力不仅是语文能力中最基本的一种能力,其也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重要指标。但是在高中语文阅读的实际教学中,却发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率往往不高,从而导致了学生语文综合水平偏低。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胡德合 《活力》2009,(25):24-24
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说明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笔者长期将朗读法运用在语文教学之中,深深感受到朗读法的作用巨大,虽不能说它万能,然而它那潜移默化的威力真是“妙不可言”朗读的功能,不论其深度和广度,都不亚于文字作品本身。朗诵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其它手段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写”的能力。并使之相辅相成,是构成技工学校语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6.
黄正祥 《活力》2009,(11):64-65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写作教学共同构成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它是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美感的重要方法,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以至整个小学教育阶段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尊重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要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虽然人们对阅读教学一直潜心研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道路的拓宽,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今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出现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7.
闲话读书     
如果从识字始便算读书,那我至今已经读了八十多年书了。在书海中翻腾这么长时间,说没有可说的经验或窍门,容易被人怀疑为不说实话、欺瞒后学,甚至是学问上的吝啬鬼,但我确实说不出什么成本大套的读书法,也不会开连自己都没有读过的书目,更不愿故作高深,侈谈经验,把后学说得云山雾罩,反而让人望书却步。因此,每当有学生或晚辈问起我如何读书时,我总是说些片言只语的心得。这里,我将一些曾讲过、说过和写过的话,略加条理,以答客问的形式说些有关读书的“闲话”。  相似文献   

18.
陈敏 《秘书工作》2010,(6):49-49
近日,—位领导同志与广大网友交流读书体会时倡导要“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读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这为我们点明了“为何读、读什么、怎样读”等基本问题。“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意义,阅读的方向和要求,以及孜孜以求的精神和态度;“读书活、读活书、活读书”强调的是科学的阅读方法和实际成效,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写作教学共同构成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它是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美感的重要方法,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以至整个小学教育阶段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尊重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要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虽然人们对阅读教学一直潜心研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道路的拓宽,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今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出现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0.
提到语文,同行们都知道,它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意思,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合起来称为“语文”。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给语文教学提出了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他说:“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