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白露是一年中夏秋交替换季季节,是每年养殖生产中,第二次鱼病发病高峰期,水温昼夜温差大,水中各种理化因子会随之变化,鱼类因生理因素适应不了水环境急剧变化而容易得病。如果不及时改善养殖环境,加强饲养管理,极易出现"白露瘟"现象。一、加强水质调控水质调控的基本要求是保持水体  相似文献   

2.
<正> 秋季水温逐渐下降,水质稳定,鱼体生长最快。但秋季又是鱼病高发季节。俗话说:白露心、防鱼病。鱼池经过大量的投饵、施肥,腐殖质增多,病原菌大量繁生,极易引起鱼病。鱼病综合防治:一是要生态防病;二是要对水体饵料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杀死病原体,切断传染途径,有效地抑制暴发性流行病的发生。具体方法是:  相似文献   

3.
<正>"白露"季节正值夏秋交替换季之季,气温、水温逐渐下降,鱼类新陈代谢减弱、对病菌、病害抵抗能力变差;加之,这时由于昼夜温差大,水体中各种理化因子也随之发生变化,很容易引起细菌性肠炎、烂鳃、赤皮病以及暴发流行性鱼病的发生,若管理不当,将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白露"季节高效养殖池塘管理不可忽视一、药物预防、消灭病源1.杀虫灭菌。"白露"前后,要求普遍进行一次水体杀虫灭菌。其方法是:先用  相似文献   

4.
<正> 每年的“白露心”季节,是鱼类发病的第二个高峰期。此时正值秋季之交,气温、水温逐渐下降,鱼类新陈代谢减弱,对外界抵抗能力较差,若管理不当,容易引起鱼病流行,并造成较大程度的经济损失。因此,希望养鱼专业户在“白露心”  相似文献   

5.
<正>夏季是水产养殖业的黄金季节,鱼类生长发育旺盛,同时也是鱼病高发季节,危害鱼类的病原微生物及有害物质的数量大增,鱼类易感染疾病。所以,夏季高温季节要特别注意做好鱼病的防治工作。下面根据自己近几年的工作经验,谈一下粗浅体会。一、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原因1.水质调控问题从近几年大量病例的分析来看,夏季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养殖水体中有机质过多,造成水质不良而引发。  相似文献   

6.
<正>9月是苗种鱼病高发的季节,车轮虫、肝胆综合症、肠道疾病等等接踵而至,那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怎么防治呢?下面我们从三方面入手:一、饲料投喂白露前后坚持控料,防止肝胆综合症,造成多喂多死的损失,死亡结束后再使用海大9606膨化料快速提升苗种规格,提升效益。1.饲料投喂坚持少量多餐,每天建议投喂4餐,各餐投喂占全天投喂的比例是:1.5∶3∶3.5∶2。2.投饵率:白露前后严格控制投喂  相似文献   

7.
<正>每年7~8月是鱼类生病的高发季节,鱼一旦生病很难发现,确切诊断也比陆生动物较难。而且,病鱼大多失去食欲,即使投喂药饵也很难进入鱼体,治疗效果不明显。所以鱼病的防患于未然远重于病后治疗。一、高温季节鱼病大量增加的原因1.水质调控问题从近几年大量病例的分析来看,夏季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养殖水体中有机质过多,造成水质不良而引发。用肥水养鱼的水质调控方法来管理应用颗粒饲料精养摄食鱼类的养殖水质,是目前鱼病尤其是夏季鱼病增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正>众所周知,鱼病预防的原则是"防重于治",鱼病预防的工作方针是"全面预防,积极治疗"。因此,鱼病的预防从低温季节就应开始。现在正是低温季节,如何在低温季节正确使用药物才能达到防病效果呢?一、低温季节用药的重要性低温季节主要是指水温低于20℃、  相似文献   

9.
<正>"白露到,塘口管理很重要,渔家难睡整夜觉"。处暑已过,白露来临。渔农们大都清楚:"白露"这个季节是水产品养殖病害的多发季节,防不胜防。原因有三:一是经历了盛夏酷暑和"秋老虎"的闷热天气后,气温渐降,气候转凉。  相似文献   

10.
白露节的到来,是常规鱼养殖的一个鱼病旺发时期。加上受台风气候的影响,天气变化很大,给今年的渔业生产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为了减少鱼病的发生,要做好重点防治的准备。一、当前应注意以下几种鱼病1、草鱼肠炎病在白露前后容易发生,主要症状:病鱼体色变黑,腹部膨大,呈现红斑,肛  相似文献   

11.
<正>鱼类养殖发病两大高峰期——"大麦黄"和"白露心"。"大麦黄"即每年4、5月份谷雨至立夏时期(春夏之交);"白露节"即每年8、9月份处暑至白露时期(夏秋之交)。随着季节的脚步,我们聊聊白露"劫"那些事。一、描述白露"劫"白露"劫"一般发生在白露节后,因7、8月持续高温、少雨,8月份中下旬白露"劫"就开始浮现。到8月底到9月份,白露"劫"基本大暴发了,华中持续到10月中旬,华南稍晚而华北则稍早结束。  相似文献   

12.
<正>近几年来,我们发现许多养鱼者在鱼病用药过程中,忽视了一些细节问题,导致了不必要的损失。下面,我们结合自己和他人多年的实践,介绍鱼病用药"十看"经。一、看季节4-9月,一般是鱼类生长的旺季,也是鱼病流行的季节,我们一方面要想方设法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另一方  相似文献   

13.
<正>一、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原因1.水质调控问题从近几年大量病例的分析来看,夏季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养殖水体中有机质过多,造成水质不良而引发。20世纪80年代中期,应用颗粒饲料进行水产养殖开始在全国推广,养殖鱼类的品种转向了以摄食鱼类为主体,在产量和技术上都得到了新的发展,而这种养殖模式造成的最大问题是鱼类排泄物剧增,水体的  相似文献   

14.
<正>人们长期以来对于鱼病,只谈到预防与治疗。笔者依据二十多年的养殖经验和多年的专业鱼病技术服务实践,大胆地提出"鱼病调理"这一观点与同行共同商榷。鱼病预防是人们在鱼类养殖期内对本地本季节常见鱼病采取的措施,旨在不发生鱼病或降低鱼病发生。这是控制鱼病  相似文献   

15.
<正>"白露"季节正值夏秋交替换季之季,气温、水温逐渐下降,鱼类新陈代谢减弱、对病菌、病害抵抗能力变差,加之,这时由于白天、夜晚温差大,水体中各种理化因子也随之发生变化,很容易引起细菌性肠炎、烂鳃、赤皮病以及暴发流行性鱼病的发生,若管理不当,给养殖户造成  相似文献   

16.
<正> 夏季是鱼类生长旺季,也是鱼病流行季节,定期对鱼塘施用药物,可杀灭鱼体表、鳃部及水体中的病原体,防治鱼病效果显著。但是施药方法不当,不但起不到防治鱼病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加重鱼病,甚至造成严重的死亡。因此要注意重视高温季节鱼塘施药问题。1、注意要对症下药。一般对于往往濒于死亡的病鱼或死亡而未腐变的鱼尸,要对其  相似文献   

17.
<正> 鱼的摄食量及其代谢强度是随水温变化而变化的,应根据各种鱼类的生长情况以及鱼病流行情况来确定不同季节的投饲量。在一年中,投饲应掌握“早开食、晚停食、抓中间、带两头”的投喂规律,具体安排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 夏秋季是鱼类生长旺季,也是鱼病流行季节,定期对鱼塘施用药物,可杀灭鱼体表、鳃部及水体中的病原体,防治鱼病效果显著。但是施药方法不当,不但起不到防治鱼病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加重鱼病,甚至造成严重的死亡。因此夏秋季节鱼塘施药应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 盛夏高温季节,既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也是鱼病的流行季节,鱼类一旦染上病害,即使不死,也将影响鱼类生长,从而损失全年的鱼产量,因此搞好鱼病的防治工作是夺取全年渔业丰收的关键。现将几种常见鱼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一、由细菌引起的鱼病及其防治方法 1、烂鳃病: [症状]:离群独游水面,不吃食,体色发黑,称“乌头瘟”,病鱼鳃丝腐烂并充血,带有  相似文献   

20.
鱼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季节性。许多鱼病常在4-10月间发生,其中4-6月份和8-10月份是一年中两个主要流行季节。在鱼病流行季节前有针对性地及时进行药物预防,是补充平时预防不足的一种有效措施,可防病于未然,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