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绍华 《山东经济》2007,23(4):128-131
装备制造业是工业的脊梁,对产业发展与产业提升的作用举足轻重。山东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有基础条件,也面临新的问题。提升装备制造业,需要立足于山东的实际,把握制造业的重点和要求,强化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加大制造业的资本投入,实行制造业有效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2.
李姝 《辽宁经济》2009,(11):13-15
装备制造业主要是指资本品制造业,是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装备的产业总称: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装备制造业可以分为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装备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7大行业。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目标和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中国集体经济》2013,(1):60-62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欧美开始重视制造业。欧盟加大制造业科技创新力度,美国于2011年也成立“先进制造业伙伴关系”(AMP),以期通过政府、高校、企业合作,强化制造业。先进制造业的实质是制造业的数字化革命,有人称之为第三次工业革命。  相似文献   

4.
翁新汉 《中国经贸》2009,(22):74-75
加强闽台制造业对按,对于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制造业取得快速发展,产业素质不断得到提高,闽台制造业合作也日益深化。文章在阐述福建省制造业发展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闽台制造业对接的特点及其今后对接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进一步推进闽台制造业对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郑江淮  张睿  孙冬卿 《改革》2023,(4):37-52
关于产业结构变迁的理论认为,制造业比重在经济发展中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结构。然而,研究发现,随着人均GDP的增加,各国制造业比重存在离散度加大的典型事实。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过早去工业化现象。与此同时,德国等制造强国出现工业深化现象,制造业比重没有出现明显的“倒U型”变化,而是稳定在较高水平。基于中高端制造业的技术与市场特征,提出中高端制造业与低端制造业的异质性导致制造业比重离散化的假说,作出各国制造业比重变化中可能存在“中高端制造业陷阱”的判断。根据中国人均GDP发展目标,建立一套计算制造业合理比重的方法,测算中国2050年之前三个发展阶段的制造业合理比重目标范围。结果表明,当前中国制造业比重处于合理区间。中国制造业合理比重的目标范围总体保持稳定,2025年、2035年、2050年分别为24.1%~26.8%、25.4%~28.0%、24.0%~26.0%。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测算出省级层面的制造业合理比重,为各省份制造业发展提供参考。中国要采取加强基础研究、鼓励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努力跨越“中高端制造业陷阱”,将制造业比重维持在合理区间,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升...  相似文献   

6.
随着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国防外移及制造基地向研发基地的转变,我国面临着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如何把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的问题,对此,依托现有的制造业基础,组建先进装备制造业核心区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在阐明先进装备制造业核心区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组建先进装备制造业核心区应遵循的基准,建立了先进装备制造业核心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为区域性先进装备制造业核心区的组建和选择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伯旭 《首都经济》2009,(11):79-80
装备制造业是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主动力,是经济拉动能力最强的产业之一。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在中国制造业中的比重不到30%,仍远低于美国41.9%,日本43.6%,德国46.4%的比重。在此形势下,今年2月4日审议通过的《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2011)》将装备制造业定义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国家将通过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导向,集中出台一系列具有较强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措施提振装备制造业,确保装备制造业平稳发展,推动装备制造业升级。  相似文献   

8.
宋杰 《科技和产业》2023,23(7):117-122
借鉴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对株洲市制造业人才生态可持续发展困境进行系统性诊断。发现其制造业人才存在着生态位的偏差,表现出生态位宽度不足、效度不佳、共生恶化等症状。对株洲市制造业人才生态位的全方位矫正是一项系统工程,致力于破解城市、制造业和人才不均衡发展的格局,打造开放包容的制造业人才科创活力体系,完善制造业人才综合服务的政策支撑,建设保障制造业人才生活生态优化的幸福家园,形成制造业人才发展层次多样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东北地区工业振兴的必由之路。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着创新动能不足、核心竞争力缺乏、区域制造业集群尚未形成、产业融合水平低等问题。本文认为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坚持创新驱动,深度结合本地区比较优势,统筹制造业发展和保障国家五大安全,打造区域性制造业产业集群,提升产业融合水平和优化产业结构。在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应找准方向、精准施策,避免内耗经济和政策浪费资源。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制造业主要集中于低技术制造业。本文在界定低技术制造业概念的基础上,测算了我国低技术制造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并结合R&D强度指标,对我国低技术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演变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姚静 《中国城市经济》2010,(5):137-137,136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制造业企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如何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我国制造业面临的重大课题。项目管理是现代制造业企业管理体系的管理核心,因此研究现代制造业中的项目管理,将项目管理的方法容入现代制造业企业中的管理体系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数字经济驱动河北省制造业绿色创新发展是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关键路径。在总结河北省制造业绿色创新发展现状与堵点的基础上,明确了河北省要走以优化制造业数智供给质量、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强化制造业数智生产效应、延伸制造业数智服务为导向的绿色发展路径。提出了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提高制造业绿色制造能力;优化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能;深化数字智能技术赋能方式,促进制造业绿色创新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制造服务化,是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的历史经验,也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现实要求。在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中,服务外包生动体现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互动发展,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4.
跳出制造业看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晓波  耿帅 《浙江经济》2003,(15):32-33
为了抓住全球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机遇,浙江省凭借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依靠自身雄厚的制造业产业基础,适时地提出了“建设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大战略举措。综观近来社会各界对建设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讨论,往往是就制造业而论制造业,忽略了支撑性产业对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对复杂流程制造业生产过程的数据特点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流程制造业综合自动化的应用需求,给出了流程制造业数据挖掘的体系框架,分析了流程制造业数据挖掘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非均衡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发展装备制造业,是提高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本文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借鉴产业竞争力分析的框架,结合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征,建立了一套评价我国区域性装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对各地装备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得出中国装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非均衡性及各地发展装备制造业的优势与劣势。结合各地现有产业的比较优势,提出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内部结构调整及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制造业是一国经济之根本,加快推进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是我国经济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这一转变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更为旺盛。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虚拟集聚正成为新的产业组织形态,将为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带来新动能和新引领。文章利用2014—2018年OECD世界投入产出数据、我国投入产出数据与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检验城市群虚拟集聚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1)虚拟集聚水平提升可促进城市群制造业技术创新快速发展。相比于单一的传统集聚,虚拟集聚与传统集聚叠加效应对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效果更为显著。(2)从地理区位上看,相比东部城市群,中西部城市群虚拟集聚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更加凸显;从产权性质上看,国有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行为对虚拟集聚效应更为敏感;从产业类型上看,虚拟集聚对一般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大于先进制造业。(3)当城市群整体虚拟集聚水平提升时,中心城市制造业技术创新受益更加明显;相较于城市群中心城市,非中心城市虚拟集聚水平提升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突出。因此,在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应加快制造业集群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城...  相似文献   

18.
制造业是我国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近年来制造业企业存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同质化严重、利润被挤压等问题,而通过成本管理能够有效地帮助制造业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基于此,主要分析了当前制造业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希望这些对策能提升企业成本管理水平,提高我国制造业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推动我国制造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丽萍 《中国经贸》2010,(24):26-26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并且在总量上已成为继德国之后世界第四大制造业国家,为我国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然而我国的制造业的长期处在产业链最低端,金融危机的暴发更使中国制造业雪上加霜,如何使中国的制造业走出低谷,重新成为经济新动力成为我们探讨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刘宗让 《浙江经济》2003,(19):42-43
浙江已成为国内重要的制造业大省,但还不是制造业强省。从制造业大省走向制造业强省,实现建成先进制造业基地这一事关浙江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必须围绕制造业升级这一主题处理好四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