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机制的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重构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机制应采取如下政策主张:(1)将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终极目标由"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改为"保持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2)在中间目标的选择上,不仅要关注货币供应量这一指标,而且也要关注资本市场资产价格的变动.(3)在调控手段的运用上,一是要减少对法定存款准备率手段的依赖;二是要重视运用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手段,增加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频率;三是要实行廉价的货币政策.(4)在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空间的拓展上,不仅要立足于货币市场,而且要为由货币市场传导向资本市场传导过渡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中央银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是调控社会基础货币供应的重要工具和闸门之一,这项制度执行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对抑制投资增长过快、流动性过剩,以及维护金融稳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央银行对其加强管理尤为重要。一般性准备金存款统一按法人进行缴存,而财政性准备金存款是直接缴存到当地人民银行,基层人民银行在会计核算及监督中,准备金存款日常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反映出来,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我国中央银行实施宏观货币调控的重要手段。而准备金制度的“能量”,又必须通过法定存款准备率这个介质才能传递和释放出来。因此,确定适度水准的法定存款准备率,是保证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正> 作为宏观调控手段——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调整专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来控制专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活动。准备金制度在西方中央银行被誉为“威力强大的武器”.而我国自1984年实行准备金制度以来,其功效不明显.原因何在?本文试作一探究。一、我国现行准备金制度的症结。1984年,我国中央银行正式成立的同时开始实行缴存公款准备金制度。当时规定的准备率为:储蓄存款为40%,企  相似文献   

5.
谷丽明 《金融会计》2006,(8):45-46,36
对农村信用社法定存款准备金考核,是基层央行落实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考核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宏观调控意图的实现程度。近二十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多次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缴存款范围,目的就是为了适时调节基础货币供应量,通过商业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释放其  相似文献   

6.
<正> 作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手段之一,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运行机制,主要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率和供给基础货币数量,来影响专业银行向社会提供信用的能力,进而影响社会经济生活。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状况和当前实施“双紧”政策的要求,应选择什么样的存款准备政策比较有利,我认为,实行高水平、分层次、常变动的准备率,比现行的低水平、单一。相对稳定的准备率为好。  相似文献   

7.
缴存款管理工作亟待加强章雪清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在实施货币政策方面,采用了存款准备率这一手段,把专业银行吸收的存款按一定的比例缴存人民银行,达到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目的。因此,它是中央银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一大法宝。但目前,存款准备金制度在...  相似文献   

8.
存款准备金作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之一,是中央银行实施宏观调控、维护金融稳定的一项重要手段。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实现对金融机构信贷规模的调节和控制.进而达到调节社会货币供应总量的目的。目前,基层央行在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薛亮 《金融纵横》2000,(6):41-41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之一,近年来多次为中国人民银行所运用,在金融宏观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法定准备金率已由13%一调再调为6%,以法人机构统一缴存,准备金帐户与备付金帐户合二为一等等,不仅强化了商业银行系统内的内部控制,而且大大地增加了商业银行的头寸,有利于扩大货币供应,调节社会资金供求。但是,这一制度改革以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部分中小法人金融机构经常出现法定存款准备不足的现象,实际上是直接动用了法定存款准备。  相似文献   

10.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是中央银行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近年来,我国中央银行在货币调控中比较注重运用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然而,在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中,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做法已经开始被弃用,甚至走向衰亡了。  相似文献   

11.
1998年4月1日,我国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制度做出了重大改革,主要内容包括下调法定准备率,将法定准备金帐户与备付金帐户合并,降低准备金帐户利率。1999年11月,央行再次下调法定准备金率。根据一般货币理论,调整准备金比率是众多货币政策工具中效力较大的一种,它的变化会对一国金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产生较大震荡。本文将从广义货币乘数入手,分析这两次改革对我国金融和经济已产生的总体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一、存款准备金与货币供应量在部分存款准备金制度下,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制约:第一、存款准备率(R=存款准备金额(r)\存款总额(D));第二、现金漏损率(K现金漏出额(C)\存款总额(D)),假定原始存款的数量已定(B),那么,商业银行帐户上的存款总额为:D:B 1\R K随着存款总规模的确定,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总规模也确定下来。用L代表商业银行的贷款总规模,则L=B(1 K\R_1 K-1)  相似文献   

13.
我国货币乘数稳定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乘数稳定性是中央银行必须时刻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货币乘数理论的框架下,可以有两种方式理解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化对货币存量的影响:一种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会引起货币乘数的上升或下降,从而导致货币存量的变化;另一种是把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效果理解为基础货币变动,而不影响货币乘数。本文通过调整基础货币,剔除央行主动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后,对我国货币乘数的稳定性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4.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比,有其独特的特征。中央银行上调存款准备金比率,目的是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笔者认为我国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但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上升的趋势,应该引起有关方面足够的重视。中央银行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必须配合使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才能实现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比,有其独特的特征。中央银行上调存款准备金比率,目的是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笔者认为我国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但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上升的趋势,应该引起有关方面足够的重视。中央银行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必须配合使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才能实现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2003年,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从提高一个百分点法定准备率到两个月后宣布降低银行超额准备率和扩大贷款浮动区间政策的实践证明,当货币、信贷投放以较快趋势偏离经济正常发展需要时,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效果较为明显。但是当货币、信贷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银行最近确定,从1989年开始,按各专业银行的不同情况分别核定支付准备金。这是加强金融宏观控制,稳定金融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何谓支付准备金支付准备金,简称备付金。是专业银行预先准备为应付存款支取所需的资金。广义的支付准备金,包括银行库存现金及其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前者叫现金准备,后者叫存款准备。在支付准备金中,需要保留的库存现金数额并不多,主体是存款准备。在一些西方国家,存款准备,是指商业银行按照法定比例交存到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但动用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来应付存款支取,要受法律限制。商业银行真正能够用于存款支付的只能是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那一部分存款,即所谓超额储备。  相似文献   

18.
一、冲销式干预的理论依据可以说,中央银行的冲销式干预就是货币政策“三大”法宝之一的公开市场业务。它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以达到扩张和收缩信用,调节货币供应量为目的的活动。其中,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货币供应量=流通中的现金 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基础货币=流通中的现金 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ⅹ基础货币。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是央行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一种手段,常逆经济风向行事。通俗地讲,当总需求不足、失业增加时,中央银行就会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并向商业银行付款,或者向出售政府债券的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付款(机构所得款项将存入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账户中),这将增加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增加会使得银行体系的活期存款成倍扩张(也即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从而导致市场利率的下降。同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会使得政府债券的价格提高,这也意味着市场利率的进一步下降。而市场利率的下降会引起民间投资的上升,从而带动国民收入、物价指数和就业水平的相应提高。相反,当总需求过度,价格水平持续上涨时,中央银行就会在公开...  相似文献   

19.
县域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的阻梗:金融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作用进一步加强,货币信贷政策的间接调控能力明显提高.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需要完备的高度市场化的经济金融要素,其作用才能有效发挥,而在经济比较落后的西部县域经济区域内,这种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要素根本无法达到.  相似文献   

20.
财政性存款是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一部分,它与法定存款准备金一起对增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能力,理顺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资金关系,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不知源于何时,划缴人民银行的财政存款越来越少,甚至有的金融机构已经多年未划缴财政性存款。就此,我们做了一些相关调查,发现财政性存款缴存业务办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