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对自主创新能力做了界定,构建了包括潜在技术创新资源、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创新方式4个维度的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包括16个指标的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以我国30个省份工业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评测。研究表明:所选的30个省份的工业企业样本分为4个层次;我国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地域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别,具体是东部强、中部次之、西部处于垫底位置。最后,提出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根据行业特征提出了针对我国家电企业开展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家电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过程中,存在部分定量指标数据获取困难,定性指标评判主观性强等问题,故应用证据推理理论构建评估模型,实现了定性、定量指标的合理测度与集成。最后通过对某家电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的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要获得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唯一途径就是自主创新。提高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首要是构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力的机制。本文从影响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外部环境和中小企业内部运行机制两个方面进行了思考,阐明了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对“自主创新”和“国家创新能力”两个概念的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确定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并初步构建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分解为国家自主创新的投入能力、国家自主创新的产出能力、国家自主创新的扩散能力和国家自主创新的支撑保障能力四个一级指标,且将一级指标细分为十六项二级指标。  相似文献   

5.
分析自主创新能力内涵,给出房地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FUZZY理论建立了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提高我国房地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首都经济》2009,(2):92-92
北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专项资金。设立创新资金旨在增强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投资,逐步建立起北京市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机制和模式。  相似文献   

7.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是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对株洲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等动力产业相关联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展开调研,从创新政策环境、自主研发能力、产学研协同创新、创新人才队伍等方面对株洲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展开分析,进一步从内部、外部两方面剖析了当前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障碍因素,最后提出切实可行的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首先从内部构成和外部支撑两个方面界定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进而选择三层区域自主创新评价体系,运用客观信息熵权法和主观专家赋权法综合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利用多层集对分析模型,对各级各项指标的数据进行客观全面整理分析。最后针对中部六省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结果提出各省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的研究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林杰 《改革与战略》2008,24(11):168-170
文章分析了自主创新能力内涵,给出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FUZZY理论建立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以房地产业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应用。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速,对江苏省经济发展贡献明显。本文构建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测度标准和方法,并运用改进型层次分析法(AHP)对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环境能力、自主创新投入能力、自主创新产出能力和潜在自主创新能力各项指标进行了无量纲化和权重测计算,由此对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21世纪迅速崛起的新经济力量,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价其知识产权综合能力,从知识产权的创新、管理、运营和保护四个方面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基于置信度准则和AHP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2.
从科技基础管理、核心技术能力、科技工作环境、科技工作成果等层面首次全面、系统地建立电网公司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9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利用属性识别理论,根据各指标客观数据的测度属性建立指标测度评价矩阵,并通过G1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综合权重,最后按照属性识别准则中的评分准则完成对各电网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的比较与排序.实例分析表明,该评价体系及模型能公正客观准确地评价各电网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建立科研非企业科技活动单位创新能力评价方案,正确评价山东各地市的科技创新实力,对山东省科研非企业科技活动单位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构建了包含科技创新资源和科研产出两个层次10个指标的创新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山东省各地市科研非企业科技活动单位的科技创新资源和科研产出及总体数据分别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各地市创新水平的综合得分。根据评价得分,分析不足,提出加强山东省各地市科研非企业科技活动单位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利  周志平 《科技和产业》2021,21(10):193-196
长三角地区是重要的经济区,随着区域协同创新的框架不断完善,对长三角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估需求愈发明显.通过选取一系列客观、可查的统计数据,并从中抽取部分指标,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能力的量化评价体系.并应用因子分析计算模型,分析长三角"三省一市"综合创新能力排名,以及不同影响因子的具体得分情况,为长三角经济中心科技创新发展提供相应量化后的数据.通过对长三角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和对比分析,促进未来长三角区域的科技创新以及技术研究成果的转化,推动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磊  郗永勤 《科技和产业》2012,12(12):92-96
在构建包括产业技术创新的投入能力、产出能力、环境支持能力和扩散能力等四项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熵权TOPSIS法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由此揭示影响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并运用该模型对福建省近七年来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提出提升福建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城市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问题,基于应急管理全过程理念,按照事前预防、事中处置和事后恢复3个方面建立城市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入集对分析的五元联系数构建同异反评价模型对城市应急能力现状进行分析,通过五元联系数的偏联系数对潜在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实现静态与动态分析的有效结合,为城市针对薄弱环节提升能力指明了方向。将模型应用于某城市进行实证分析,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模型在城市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中的可行性,可为其他城市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该指标体系、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22家江苏高新技术企业的突破性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和横向比较,并对四类样本企业的突破性创新能力的特征、优势及劣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