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刑事和解制度自从开始一出现就是为了解决刑事案件双方当事人冲突的一种模式,作为一种刑事纠纷解决机制,自20世纪70年代出现以来,已经为很多国家所采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司法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对刑事和解制度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在2012年新修订的刑诉法中将刑事和解制度纳入其中。目前,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草创之初,在制度构建和实务解决方面还存在问题,本文将从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范围和法定程序等方面对我国现行的刑事和解制度进行必要完善。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刑诉法的修改从立法层面上首次确立了刑事和解制度,全面细致地规定了刑事和解制度的内容,明确了操作程序,刑事和解制度的出台是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重大进步,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着眼于当前刑事和解制度在具体操作中的现状和困境,并对此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作为恢复争议理论和被害人保护学说的表现形式和载体,刑事和解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得到广泛认可,我国新刑诉法也将刑事和解加以确认。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刑事和解在各地的实践多样化,在操作中遇到一些现实的困境,甚至面临一定程度的司法尴尬。本文试从刑事和解中检察机关的角色定位进行研究,正确认识检察机关的定位,更有利于刑事和解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作为恢复争议理论和被害人保护学说的表现形式和载体,刑事和解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得到广泛认可,我国新刑诉法也将刑事和解加以确认。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刑事和解在各地的实践多样化,在操作中遇到一些现实的困境,甚至面临一定程度的司法尴尬。本文试从刑事和解中检察机关的角色定位进行研究,正确认识检察机关的定位,更有利于刑事和解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许琼 《魅力中国》2014,(5):342-342
2012年我国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修改,刑事和解制度得以确认并开始指导司法实践。刑事和解尊重当事人的刑事主体地位,代表了国际刑事司法发展的新潮流。在我国具有巨大的现实需要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也正是本文对刑事和解制度进行研究的意图。本文以刑事和解概述为切入点,探索如何在司法实践中完善刑事和解及相关配套制度,不断发挥刑事和解制度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王丽丽 《魅力中国》2010,(32):160-161
刑事和解与辩诉交易是欧美刑事案件中适用的两类重要的司法制度。两种制度既有在产生背景、主体、适用范围等诸多的不同,也有在文化基础、诉讼效益等相似的地方,我国在司法实践中已经出现了刑事和解的萌芽,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极需解决的问题,应该为刑事和解的引进作好制度上和观念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7.
论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爱鹏 《黑河学刊》2012,(3):109-112
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条件是运用刑事和解制度处理案件、解决刑事纠纷的最基本的条件。联合国和有关国家对刑事和解的适用条件都有明确的规范,我国刑事司法理论和实践部门对之认识不一。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条件加害人认罪、悔过;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有明确的被害人等。  相似文献   

8.
陈娟 《中国集体经济》2007,(12):134-135
运用利益相关群体分析这种工具,对刑事和解的利益相关群体的利益得失加以辩证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刑事和解的内在价值,从而有利于构建起完善的中国特色刑事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9.
周翔  何妙松  蓝颖 《魅力中国》2010,(33):55-58
在我国,对刑事和解的定义,大致经历了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阶段大体都是参照西方定义。将刑事和解与“Victim-Offender Mediation”或“Victim—Offender reconciliation”等同。前者称为被害人和加害人的和解、被害人与加害人会议、当事人调停或者恢复正义会商。它的基本涵义是指犯罪发生后,经由调停人(通常是一名社区自愿人员)的帮助,使被害人与加害人直接商谈、解决刑事纠纷;对和解协议,由司法机关予以认可并作为对加害入刑事处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刑事和解为近年来我国司法实践部门探索的解决刑事案件的新途径.刑事和解在我国的适用,具有正当性基础,它有利于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节约司法成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建立与我国时代背景和法律文化相契合的规范、完善的刑事和解制度,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余丽 《乡镇经济》2014,(4):84-88
刑事和解作为一项纠纷解决机制,为更好地实现“和为贵”文化传统、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谐社会建设等目标,理论与实务界都对该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但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刑事和解法庭同劳动法庭、税务法庭等专门法庭一样,是为顺应实践所需而设想的一个制度,通过该法庭的设立可进一步彰显刑事和解制度的权威,实现刑事和解的制度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宛霞 《理论观察》2010,(6):90-91
在司法理论与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公诉人作为刑事和解主体的制度,更好地发挥公诉人在轻伤害案件审查起诉阶段刑事和解中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实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实现刑法效益的最大化,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首次在第五编特别程序中规定了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系统规定了刑事和解制度。在执行刑事和解制度过程中,需要正确理解刑事和解的正当性,明确刑事和解的模式,精确理解刑事和解案件的范围与条件,并且应该建立刑事和解的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4.
2012年我国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确立了刑事和解制度,有利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促进社会和谐。刑事和解与恢复性司法有着追求社会和谐、注重社会参与、对现行刑事司法体系的补充等契合点;应当吸收恢复性司法有益成分,如刑事和解参与人范围扩大、专门调解人设立、加害人承担责任形式多元化,促进其功效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白莉 《魅力中国》2010,(32):133-133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为我国目前的基本刑事政策,是党和国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根据新时期的社会治安状况和犯罪态势,对“严打”进行纠正和理性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解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形成、内涵,及研究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刑事立法与司法上的实现,对这一政策进行初步的分析探讨,希望能进一步地深入研究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6.
孙毅 《新西部(上)》2012,(10):123-123
本文认为,侦查阶段的刑事和解具有必要性,能够提高诉讼效率,保障当事人权益。但是侦查阶段的刑事和解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有必要受到检察监督。公安机关在刑事和解中不宜直接处置刑事和解案件,而是应对和解协议的合法性和自愿性进行充分审查,如果认为确实符合刑事和解的相关规定,可以由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  相似文献   

17.
姚远 《魅力中国》2010,(27):251-251
刑事和解是基层司法机关自下而上发起的一场司法改革尝试,近年来成为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受到各方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所谓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诉讼程序运行过程中,加害人(即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以认罪、赔偿、道歉等方式和被害人达成谅解以后,促使国家专门机关不再追究加害人刑事责任或者对其从轻处罚的一种案件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前提是什么、哪些案件可以适用该制度、是否所有的诉讼阶段都能适用该制度等问题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焦点.因此,我国想要引入或移植刑事和解制度,就必须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深入研究和解决这一制度的适用要素问题.  相似文献   

19.
贾晓东 《特区经济》2022,(7):128-131
刑事合规是企业自觉进行风险管理,通过开展合规计划建立一套完备的刑事预防机制。在当前金融科技不断进步,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网络金融犯罪呈现出新的特点,传统的刑法手段难以进行有效规制和预防。而网络金融刑事合规在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网络金融刑事合规可以通过明确刑事合规是刑法激励条件,坚持价值导向的模式,确立明确的预防标准,成立专门的检测机制,构建完备的反应机制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王昌正 《魅力中国》2013,(31):317-317
新颁布的刑事诉讼法专门规定了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实现了刑事和解制度的立法化,但是刑事和解协议履行方案的保障问题在刑事诉讼法中没有得到解答,且在司法实践中,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效果也因为此问题收到“束缚”。该文从刑事和解制度的立法规定出发,分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等三个阶段探索性地回答了如何保障刑事和解协议的履行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