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在渔业科技入户项目实施中,在涂沟镇高邮湖村示范户薛金国的养殖池塘内进行了淡水白鲳与鱼种混养技术试验,巧妙运用淡水白鲳养殖与鱼种培育的技术特点打"时间差",为渔业科技入户"惠民工程"又打造出了一个新的亮点。现将池塘中以淡水白鲳养殖为主,合理套养鱼种的主要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淡水白鲳的养殖技术的日臻成熟,淡水白鲳的养殖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但是由于淡水白鲳是热带、亚热带鱼,其生长要求的水温较高,在北方的养殖时间比较短,所以在放养鱼种时就要放养规格较大的,以便在国庆节前达到商品鱼规格,出池上市。否则国庆节后天气变凉,水温下降,要继续养必须提供保温设施,这样就会增加养殖成本,降低养殖效益。因此,从外地购进大规格淡水白鲳,解决北方养殖热带性鱼类是—个好办法。通过几年的摸索我们摸索出了长途运输大规格鱼种的一些办法。供不具备活鱼运输车辆的养殖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3.
淡水白鲳养殖效益分析邵武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李述银1995年,地处闽北山区的邵武市,首次批量引进215万尾,养殖热带优良鱼类———淡水白鲳。经过精心饲养管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旨在对于三个池塘主养淡水白鲳点的养殖方法、成本、粗蛋白含量、投...  相似文献   

4.
水库小网箱不同品种和模式的养殖效益比较福建省连城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江兴龙目前,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鱼正在全国迅猛发展,养殖的品种正走向多样化。本文试图通过水库4立方米小网箱罗非鱼、淡水白鲳、淡水白鲳(70%)混养罗非鱼(30%)、团头鲂、彭泽鲫等不同品种...  相似文献   

5.
我们于2003年5月11日—2003年10月9日选择面积1.1亩池塘进行了《池塘养殖淡水白鲳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为本地引进新品种,调整水产养殖结果摸索出一个新的养殖模式。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俗称淡水白鲳、银鲳、白鲳。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其体色鲜艳,肉质优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经济效益较好,池塘养殖发展很快,但近几年来病害也随之而来。笔者通过几年来对该品种的实际养殖,在病害防治方面有一定的见解,愿与同仁一起对该品种的病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养殖淡水白鲳前景广阔江苏省如皋市多种经营管理局顾宏兵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又称"淡水鲳",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是热带和亚热带的一种大型经济鱼类。1985年引人我国大陆。目前我国推广养殖淡水白鲳面积已逾1万公顷,年产量超过4万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  相似文献   

8.
<正> 淡水白鲳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肉质鲜美,能高密度养殖等特点。自1995年以来,我县水产技术指导站和大屯镇水产服务站在徐庄煤矿塌陷地放置网箱进行养殖淡水白鲳高产试验。1997年,放置网箱10只,1520平方米,收获淡水白鲳成鱼52440公斤,每平方米产鱼  相似文献   

9.
淡水白鲳具有食性杂、生长快、个体大、病害少、易捕捞、肉厚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在扩大池塘养殖对象,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方面是一种有价值的鱼类。2004年在虞城县北部的低洼盐碱地池塘中小面积推广应用80:20模式主养淡水白鲳,现将养殖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花鲈俗称赛花鲈,是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通过人工驯化也可在淡水中养殖,花鲈肉质优于加州鲈,池塘养殖具有生长快,病害少,效益好等特点。江苏省吴县市于1997年开始推广花鲈淡水池塘养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花鲈淡水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随着渔业生产的发展,人们对水产品种养殖对象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除了传统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外,淡水白鲳、罗非鱼、七星鱼、加州鲈鱼等也逐渐成为人们养殖的对象。我们列举淡水白鲳等养殖品种对药物的敏感性及鱼病防治过程中药物的配伍问题,希望给广大养殖户在实践中提供参考作用。一、淡水白鲳等对药物的敏感性1、淡水白鲳对有机磷农药最为敏感,在其生产过程中,敌百虫、敌敌畏、孔雀石绿等药物绝对禁酸钾不宜作黄鳝苗种的消毒、治病药物。3、鳜鱼对敌百虫、孔雀石绿、硝酸亚汞十分敏感,按常规用药,往往导致全池死鱼。在鳜鱼…  相似文献   

12.
黑脊倒刺,又名光鱼、坚鱼,是新兴的一种淡水名优养殖鱼类。2004年7月13日 ̄2005年5月16日,我县水产良种场开展了池塘培育黑脊倒刺鱼种试验。经过338d养殖,获得了成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池塘培育黑脊倒刺鱼种技术总结如下。一、池塘准备用于黑脊倒刺鱼种培育  相似文献   

13.
<正> 淡水白鲳学名叫短盖巨脂鲤,属热带鱼类,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因其生长速度快、病害少、易捕捞、肉质细嫩、无肌间刺且体色鲜艳有一定观赏价值而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2000年春季学校实验场利用水泥池进行了快速培育淡水白鲳苗种实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团头鲂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在常规鱼中都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团头鲂在苗种阶段体质比较纤弱,养殖管理得不好其苗种培育成活率低、效益差。笔者在福州市淡水养殖基地经几年试验,得出提高团头鲂高产高效的育苗技术。现将2004年的试验报告如下:一、池塘条件与准备1、池塘条件  相似文献   

15.
草鱼是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但由于大规格草鱼种培育成活率低,影响了成鱼养殖的进一步发展。作着于2005年承担丁长汀县畜牧水产局下达的大规格草鱼种高产养殖试验任务。经过一年的试验,并经验收鉴定,亩产达732kg,平均每尾重92g,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在渔业科技入户"民心工程"项目实施中,将淡水白鲳和鳊鱼作为主推品种,并积极推广池塘淡水白鲳与鳊鱼混养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收益,受到了当地渔(农)民的欢迎。现将主要技术方法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一、池塘条件养殖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源、排灌方便、池底平坦、淤泥较少,面积以10~20亩为宜,水深为2m左  相似文献   

17.
淡水白鲳为热带、亚热带名优鱼类,目前在我国养殖比较普遍。时下已进入越冬期,淡水白鲳对水温要求比较严格,水温低于是12℃时,会自然死亡;水温在18℃-19℃时,鱼可以存活,但易生病,导致大批量死亡。因此,淡水白鲳的越冬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生产实践中,淡水白鲳越冬应注意搞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枝角类动物通称水蚤,广泛分布在各淡水水域中,是浮游动物主要成员之一。在人工养殖过程中,枝角类作为稚幼鱼和虾、蟹幼体重要的中后期动物性饵料,它是否稳定充足,是育苗成功的关键环节。现将其室内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池塘养殖是淡水水产养殖的重要方式,更是淡水水产苗种培育的主要方式。为了保证四大家鱼亲鱼生长成熟顺利,育种育苗成功,四大家鱼亲鱼池塘的水质管理是整个增  相似文献   

20.
<正> 我们于2000年从广东省引进淡水石斑鱼大规格鱼种进行养殖试验,于2001年开展了淡水石斑鱼人工繁殖、苗种培育试验,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