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借鉴国际国内发展指数和经济强国指数的构建原理和方法,结合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现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独立性分析等方法,设计构建海洋强国指数测算指标体系,建立算术加权合成指数测算模型。对我国沿海地区2007—2011年间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海洋科技发展指数、海洋资源存量指数、海洋可持续发展指数、海洋产业竞争力指数等个体指数进行测算,并合成计算得到海洋强省(市)指数,以此为基础对我国2002—2011年的海洋强国指数进行综合测算,根据指数变化趋势图对我国海洋经济、科技、可持续以及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动态分析,探究了海洋强国、强省(市)指数变化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西南四省(区)及其地市为研究单元,利用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系数等方法,以2003-2012年西南四省(区)的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为分析对象,揭示西南四省(区)区域经济差异和空间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总体上旅游经济的省际差异逐渐缩小,国内旅游对旅游经济的影响较大,但入境旅游省际间的差异变化大并逐渐增强。各省(区)内城市间旅游总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的差异大,但随时间逐渐缩小;入境旅游发展水平差异大且表现各异;省内差异是造成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我国沿海省市海洋产业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过我国沿海省市的海洋经济发展不均衡,差异非常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产业结构的不同是导致海洋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原因,进而根据产业发展的状况,将我国11个沿海省市分为四类,并针对不同的类别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探讨我国省(市)区生态足迹的区域差异,为我国土地利用和规划的可持续管理提供启示和借鉴。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分析了我国省(市)区生态足迹的差异及其空间分布,提出土地持续利用和规划的建议。研究结论:我国省(市)区生态足迹差异较为显著,为了提高其可持续性程度,应尽快开展编制生态土地利用规划研究。  相似文献   

5.
湛江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湛江拥有广东最长的海岸线,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资源和区位优势,随着海洋经济强市战略的实施,海洋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湛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尽管如此,湛江海洋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针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使湛江海洋经济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本文提出:首先要加强政府的扶持力度,增强服务意识;其次,制定好发展规划,并实施好相关保护法规和优惠政策;再次,要依靠科技进步力量,实施“科技兴海”;最后优化海洋产业结构,重点发展海洋优势产业,尤其是一些潜力大、基础好、收益快的海洋产业。  相似文献   

6.
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新的增长点,山东省作为全国海洋资源大省,近年来海洋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海洋经济占山东省整体经济比重增强。论文利用VAR模型以山东省为例对海洋经济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海洋经济的发展对宏观经济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而宏观经济的增长对海洋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明显的一到两年的滞后性。针对研究结果,论文为海洋经济发展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之下,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推进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我国未来积极扩展海洋发展空间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期我国海洋开发理念的具体体现,同时也符合我国以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潮流.鉴于此,本文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运用熵...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海洋科学技术的需求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增强国防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及防灾减灾,海洋管理和参与全球海洋事务等方面,进行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海洋科学技术的需求分析,通过对我国海洋科研力量现状的总结和科技需求分析 ,提出 :为逐步完成时代赋予海洋领域的新任务,必须把海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放在重要地位,发挥科技对海洋事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分形理论的江苏沿海农村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新一轮沿海开发的号角已经奏响.农村现代化是沿海地区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江苏沿海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区域内协调发展是提高江苏沿海经济水平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沿海地区发展的成败.论文在对沿海地区认识的基础上,首先选取11 个指标构建了沿海农村经济发展差异的评价体系,运用分...  相似文献   

10.
江苏沿海地处我国沿海经济低谷区,加快江苏沿海地区发展,打造我国东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阐述了江苏沿海地区增长极发展的内力驱动,分析了沿海地区增长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我国东部沿海经济低谷区崛起,培育江苏沿海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论文通过使用标准差、基尼系数、一阶锡尔系数(Theil熵)分解、崔一王指数等方法,对我国海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距、相对差距以及差距的地区分布和收敛性进行了定量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自《全国海洋经济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我国海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省际差距持续缩小,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区间的区域差距有所增大,可见,各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对缩小我国海洋区域经济差距具有促进效用。  相似文献   

12.
从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出发,提出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是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了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对于辽宁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提出了发展海洋循环经济,促进辽宁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数据调查与分析对我国陆海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详细阐述。从我国整体与沿海11省市两个角度分析宏观经济总量与经济结构的变化与发展趋势;从经济总量、经济结构、主要海洋产业的发展三个角度对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展开叙述,幵做出2001-2013年各产业产值变化图;从制度、科技、不平衡性等多个角度提出我国陆海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就我国陆海经济协同发展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海洋渔业是越南重要的经济产业,也涉及中越南海争端问题。本文通过对越南海洋渔业资源、海洋渔业捕捞、海洋渔业养殖、渔业销售情况等数据的变化情况,分析越南海洋渔业对其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海洋渔业是越南名列前茅的出口创汇产品和重要的经济支柱,大功率渔船增加带动的远海捕捞业加剧了越南海洋渔业资源枯竭的速度,也使中越海上摩擦增多。最后,我们提出重视渔业技术、中越共同保护渔业资源、防止南海渔业导致冲突激化、优先南海主权争议区低敏感度领域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SWO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各国以及国内各沿海省市更加关注本地区海洋经济发展,进行新一轮的海洋资源开发与投入。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得出广东海洋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先天优势、充裕的财政支持等优势以及"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获批等机遇,但同时也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劣势,面临着国外竞争激烈、海洋环境遭到破坏等挑战,认为广东省应把握机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大对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投入以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并努力向深海及远洋进军发展本省海洋经济。  相似文献   

16.
开发海洋是解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资源匮乏、空间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的有效途径,发展海洋经济已上升为各沿海国家的国家战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随之而来的资源和环境等一系列问题,也成为制约我国海洋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本文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制约我国海洋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诸多因素,如产业结构不合理、海洋污染严重、海洋灾害频发等。为实现我国海洋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应该做到:实施科技兴海,优化产业结构;健全海洋管理体制;健全海洋法律法规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绿色经济的发展理念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伴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不断出现,如何实现海洋经济的绿色转型成了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文章以联合国《蓝色世界里的绿色经济》报告为背景,梳理了一些国家海洋经济绿色转型的发展进程和实践情况,探讨了供我国海洋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借鉴的有益启示。建议从明确海洋经济绿色转型重点领域、依靠"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双轮驱动、建立有效的投融资机制、深化产学研合作四个方面借鉴国外经验。  相似文献   

18.
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构建了海洋经济低碳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选取的18个指标运用熵值法和模糊一致性矩阵进行低碳化发展水平评价,为我国沿海各省市海洋经济低碳化发展水平的有效性评价提供有益借鉴,也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研究海洋经济 发展海洋产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洋经济是以海洋资源为基础、海洋产业为关键、沿海区域的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一项系统工程。为确保海洋经济的全面、持续、协调、稳定地发展,必须对海洋资源、海洋产业、海洋经济及其关联性进行科学地再认识;并设计科学的、规范的指标体系,对海洋经济活动的行为及效果进行科学地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