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宋富远  李坚 《现代经济》2007,6(10):26-27
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已经超过了10000亿美元。这不但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而且还使我国因外汇占款大量投放基础货币,面临着通货膨胀压力也削弱了央行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同时我国持有大量外汇储备存在着低效率,因此需要付出很大的机会成本。也同时存在着风险。针对以上情况,对我国外汇备进行有效管理成为了一个新问题。  相似文献   

2.
解决"美元陷阱"和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正确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根良 《广东商学院学报》2010,25(4):F0002-F0002
众所周知,中国外汇储备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余永定先生在《中国深陷美元陷阱》(《第一财经日报》2010-5—31)一文中指出:美元贬值、美国的通货膨胀和美国财政状况的急剧恶化正严重侵蚀中国外汇储备价值;自2002年4月至2009年年底,美元贬值41%,意味着中国的美元储备损失了41%;且事到如今,除了向美国“晓以大义”之外,好像无良计可施。  相似文献   

3.
截至2009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达到23 000多亿美元,储备总量已达世界第一,并关系到我国国际收支和外汇市场的稳定.因此,分析研究当前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储备可能的最优比例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影响我国美元储备收益的主要因素,并采用相关回归和现代资产组合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美元储备在相关因素下可能的最优比例区间.根据所得结论,对我国的美元储备比例区间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不断扩大,而由于汇率波动引起的外汇储备汇率风险也不断被放大。为了更加全面清晰地分析研究中国外汇储备的汇率风险,通过利用GARCH族模型估计中国外汇储备中主要的货币资产(美元、欧元、日元及英镑)和储备组合日对数收益率的动态波动率,再利用各种货币及储备组合的动态波动率测算外汇储备的VaR(Value at Risk),及各种货币的动态边际VaR、动态成分VaR和动态增量VaR,并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欧元资产风险较大,对外汇储备的风险影响最大,虽然美元资产比重很大,但是美元资产的风险还是较小,对外汇储备的影响较小,而目前外汇储备中日元、英镑资产的比重非常低,因而对外汇储备的风险影响也较小。因此,考虑到控制外汇储备的风险,应当减持欧元资产,适当增持日元资产,谨慎增持英镑资产,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继续适当增持美元资产。  相似文献   

5.
对于持有外汇储备的成本和收量,不应只从外汇储备资金本身运作情况来分析,而应根据持有和管理外汇储备的中央银行的职责,结合外汇储备对宏现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多方面影响来考察。我国近两年增加的外汇储备中至少绝大多数确实是我国的对外资产,而充裕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有着重大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因此切不可因为欲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而降低外汇储备规模,现阶段也不宜让人民币汇率上升。  相似文献   

6.
运用资产跨国组合模型说明,巨额对外净债务使美元呈现长期贬值态势。美国巨额对外净债务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持续经常项目赤字累积的结果,因此,必须削减经常项目赤字才能降低净债务头寸。而经常项目赤字动态收敛的速度取决于资产收益率、汇率贬值的弹性值和汇率。资产收益率越低,弹性值越大,收敛速度越快。由于金融市场的反应速度快于商品市场,汇率贬值首先会降低经常项目赤字的收敛速度,然后会加大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7.
到2003年1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这4033亿美元,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上持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之一。巨额的外汇储备不仅使人民币面临空前的升值压力,引起贸易伙伴国的不满,而且也使中国付出了高昂的成本。有人说中国的外汇储备是拿来看的不是拿来用的,这话更主要是从政治层面上讲的。本文则从经济层面上,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计算出我国适度的外汇储备量,并对超额储备的释放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理论的研究评述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以美元为核心,随着近年来美元的不断贬值,我国的外汇储备迅速缩水,因此,加强币种结构管理成为当前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中的最重要一环。本文首先系统的介绍了关于外汇储备币种结构选择的三大理论:资产组合理论、海勒——奈特模型和杜利模型,总结了基于以上理论国内外学者对外汇储备币种结构进行的研究,指出了现有理论的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迅猛增长,截至2006年12月,已高达10663.44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持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本文针对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外汇储备高增长形式,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高增长的原因,并应用协整分析法、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法,分析物价水平与外汇储备之间的因果关系,在实证基础上得出结论并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0.
美元贬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美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美之间的经济关系对中美双方的经济利益也意义非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作为中美之间重要的经济纽带,它的变化或波动对中国和美国经济的影响异常深远。自2002年年初,美元就开始贬值,致使当时采取单一汇率政策钉住美元的人民币也被动贬值。2005年7月,中国放弃了单一的汇率政策,人民币升值2.1%,但是美元还是持续贬值,这种汇率变化对中国外贸出口、外资利用、房地产、外汇储备及宏观经济结构造成了巨大影响,结合实际经济运行,分析这些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外汇储备管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庞大,结构上过度集中于美元和美元资产.这不仅面临美元贬值的汇率风险,还面临美国国债、机构债等产品的市场价值下跌的收益风险以及外汇储备的货币错配风险等.鉴于国际金融危机还可能进一步加深,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一方面要扩大内需,主动控制外汇储备规模的快速增长,减少对外汇储备管理所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在既定的外汇储备规模下,要中长期努力实现币种多元化,渐进地增量减持美元资产,多元化合理利用外汇储备,发挥国家外汇储备的积极作用,进而提出人民币国际化是最终解决中国外汇储备管理问题的长期策略.  相似文献   

12.
2009年第一季度的国际金融价格走势一波三折:一波集中体现在金融风暴的继续恶化和蔓延,三折突出表现在国际石油价格、国际黄金价格和美元指数的调整性反转。2009年第一季度,国际金融市场表现有所差别;外汇市场反转快速,股票市场上下错落加快,黄金市场大起大落中上升,石油市场呈现反转迹象,利率市场真实状况不明,银行业绩扑朔迷离。未来国际金融市场价格具有新变化乃至阶段性、趋势性的转变:外汇市场美元主线将更加灵活、快速,股票市场价格反转趋势将逐渐确定,国际黄金市场价格高涨将基本确定,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反转将逐渐明朗,市场利率面临修正性改变,全球银行业复苏将难以确定。  相似文献   

13.
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的优化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使中国巨额外汇储备资产面临着严重亏损的风险。我国外汇储备以美国国债为主而隐含着信用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投资收益损失风险,应逐步减持美元资产,优化外汇储备资产配置。对金融类资产,可以学习挪威等国家的先进经验,针对不同的需求,建立不同的资产组合;对非金融类资产,可将部分外汇储备转化为黄金储备、战略物资储备以及能够刺激经济增长的发展性储备,建立起兼有外汇储备、黄金储备、战略物资储备和发展性储备的综合储备体系。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东亚货币合作和汇率协调的理论模型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后获得较快的发展.其中早期的理论模型多是局部均衡分析,或者是应用博弈论建立的理论模型。通过建立三个国家的一般均衡理论模型,我们可以看到东亚各经济体对美元或者日元的单一钉住不如钉住一篮子货币。在东亚汇率合作中,钉住以贸易为权重的货币篮子是一种纳什均衡,它可以缓冲美元与日元汇率变动对各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所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国际金融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复杂、交错、迷失、混乱”八个字。国际金融各个市场表现既相互连接,又相互牵制,且国际金融动荡局面日益严重:国际外汇市场美元主动调节,国际股票市场价格普遍下跌,国际黄金市场高低差异扩大,国际石油市场快速反转明显,国际利率市场续演历史教训。预计2009年国际金融市场趋势将面临新的考验与挑战:外汇市场上,美元汇率波折与调节性将更加灵活、反复与快速;股票市场将反转2008年低迷下跌趋势,快速调整以及逐渐上涨;国际黄金市场将呈现快速上涨与快速下跌的不同表现;国际石油市场将出现上下错落扩大的震荡走势;市场利率将从低到高反转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6.
由于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朗,美、欧等国酝酿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汇率持续走弱。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认为,中国因人民币汇率受到低估而在对外贸易中占据不当竞争优势,人民币面临较大的外部升值压力。自人民币汇改重启以来,人民币升值趋势明显,日均波动的幅度显著增强。贸易顺差问题不是迫使人民币升值的理由,美国贸易赤字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产业分工的结果,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和对中国采取严格的出口管制措施则是美国贸易赤字的最重要根源,人民币升值无助于解决中美贸易逆差和国内就业的问题。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以美元未来走势预期为基础,中国宏观经济走势是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动力,目前启动新一轮人民币大幅升值内在动能不足,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可能性不大,但仍有温和的升值空间。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的升值已成为国际经济和社会舆论的焦点。自2005年7月21日中国政府改革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及汇率调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即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同时宣布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人民币的升值,必将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截止到2006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达到9411.15亿美元,我国是拥有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的经济体.本文首先介绍了新加坡、挪威采取的多层次的储备管理体系;然后介绍了美国、日本的双层次的储备管理体系;并对四国储备体系的特点进行了简要比较.最后给出了中国应如何改善其外汇储备管理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极值理论POT模型对欧元兑美元等4种外汇对数收益序列的VaR进行了估计。为了比较阈值选取对估计结果的影响,变化选取不同汇率的阈值分位点,则超限点数也相应地变化。使用估计的GPD分布参数,分别构造上界和下界的分布函数,从而计算出VaR的95%置信区间。极值理论作为测量极端市场条件下市场风险的一种方法,具有超越样本数据的估计能力,并可以准确地描述分布尾部的分位数。结果表明:外汇对数收益分布左右尾具有不对称性,而且都有一定程度的胖尾现象,但是均存在二阶矩,分布具有有限方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