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艳艳 《魅力中国》2010,(22):157-157
时下中国选秀节目中出现的“伪娘”现象,引起社会热议。本文从社会各界对电视选秀中出现的“伪娘”现象谈论出发,试图初探媒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媒体过分的恶炒“伪娘”,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记者社会责任理念的迷失,同时也暴露出新闻职业精神的危机。  相似文献   

2.
三株现象的社会学思考李鑫生"三株"作为一种经济现象而存在,这是社会各界公认而无人质疑的,但严格意义上来说,它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从社会学角度来说,三株应该是一种社会现象、经济现象、文化现象的综合体。现在三株已引起了诸多专家学者的注意,人们更多地是从经...  相似文献   

3.
热依拉·哈德尔 《黑河学刊》2012,(6):181+188-181,188
如今星座文化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校园文化,"星座迷恋"现象愈演愈烈。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简要分析如今在青少年之中的星座文化越来越流行的原因,以及这种现象对于个人和社会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刘敬 《中国西部》2013,(36):114-114
“假小子”“假女子”现象中,最让国人抓狂的其实是前者。男生太“面”,缺乏“阳刚之气”,以致“伪娘现象”大行其道,这不能不让人忧思萦心。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社会从主流文化向多元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激进的社会思潮引发教育社会学者对教育功能的重新思考,西方"新"教育社会学应运而生。一方面是对传统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及路径的突破,另一方面以知识社会学、文化再生产、社会抵抗等理论为依据,批判教育中的不平等现象。"新"教育社会学及其发展历程是对西方教育发展的批判与反思。  相似文献   

6.
史雪莲  钟萍 《黑河学刊》2006,(4):121-122
“消费社会”是20世纪西方社会与文化变迁的一个显性现象,也是6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文化研究的重要议题。在中国,对消费社会的研究则产生于90年代以后,主要是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社会学的研究取向主要是对西方消费社会理论的介绍和研究;对确立消费社会学的研究;应用消费社会理论对中国一些社会现状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7.
卡夫卡《变形记》以独特的文笔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一个由人变甲虫的荒诞故事,蕴涵以"三化"为主的多重含义。一是现实揭示及表现的异化,从社会学角度揭示了异化的社会现实,把虚幻的现象与现实的本质真实结合起来,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中人的灾难感和人的孤独感。二是绝望反抗心理的外化,从心理学角度揭示了绝望反抗心理的曲折外化,变形的外化同样也是格里高尔对自己的放弃和逐绝,选择绝望的反抗最终获得"自由"。三是人生价值的内化,格里高尔存在一种绝望意识,而要克服这种绝望,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而不是抱着消极的心态看待发生的一切。  相似文献   

8.
“惯习一场域”论是布迪厄实践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惯习一场域的社会学视角对现在大学校园里较为流行的苹果三件套盲目消费现象进行分析理解,从奢侈品场域、苹果产品消费关系等概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供了一种全景的观点来审视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当下网络中频繁使用的"××门",大多数人认为其中的"门"应归属于类词缀这个范畴中。从"门"的意义入手,对"门"的定位进行分析,认为"××门"中的"门"在汉语中仍应归入到实词的范畴之中。  相似文献   

10.
集体行动是社会心理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研究的一个共同主题,凡是涉及到群体或集体的行为或行动的现象都绕不开集体行动这一范畴的探讨。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行为,社会学的社会运动范畴  相似文献   

11.
陈娅 《发展》2012,(1):121-122
大学生热衷网络"偷菜"是网络游戏、大学生群体和社会三个层面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对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有着摧毁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部》2009,(3):55-55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往学科”,黄进认为植物与国家的处世哲学以及隐喻,社会学与之并没有太多的交集,“这其实是一种文化现象,从事文学研究、文学创作的人更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13.
陈磊 《黑河学刊》2011,(11):34-34
受多元价值取向、极端功利思想的影响,新闻记者社会角色混淆、角色失调,出现了新闻记者的角色"越位"、新闻记者角色"错位"、新闻记者角色边缘化现象,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应加强对新闻记者的行为监督与自律,以消除这种社会角色失调现象。  相似文献   

14.
张凯 《中国西部》2013,(36):112-113
近日,北京一小学因男生太“面”而开设“男子汉课”引起热议。时间“男孩女孩化”的观点在家长中间引起强烈共鸣。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的形成?这种现象到底有何利弊?家长学校又该怎样引导孩子的健康成长?“男孩女性化”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思考?本期观察:“伪娘当道”!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物质需求的提高,在婚姻家庭中也出现一些与经济相关的问题,例如为经济出现争吵、离婚甚至是"出轨"等。利用社会学的相关知识,从收益、制度、信息、精神需求等角度讨论这些问题的表象和原因,有助于解决婚姻家庭中的矛盾冲突,增进婚姻家庭生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万江红  张小丹 《乡镇经济》2008,24(10):83-86
近年来出现的大量农民工“退保”现象俨然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文章从社会学的角度,以社会资本理论作为分析范式,分剐从农民工的社会地位、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源对其退保现象的成因及其对策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岳兵  秦义 《理论观察》2011,(4):44-45
“关系主义现象”成为近年来国内学者特别关注的问题,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做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在中国语境下。“关系”亦成为把握中国社会现实及其变迁的重要学术工具。作为本土性的社会学研究对象“关系”是“处于中心学术地位”的,是推进我国社会学学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因此,对“关系主义现象”的研究有着不可多得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灾害建构论的策略是改写"人"与"物"的关系,发现人的能动力量,正视、直面、充满自信地应对地震和一切灾害。因为汶川大地震,中国人对大灾大难有了更多的认识和反思。面对灾害,更多的人在经历短暂的伤痛之后,选择了积极的应对方式,努力探寻战胜灾害的力量,以构建全新、和谐的社会空间。显然,这种以建构性看待灾害意识的形成弥足珍贵。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可以称之为建构性灾害意识。"灾害存在吗?"当灾害来临时。  相似文献   

19.
段玉瑾 《黑河学刊》2011,(3):145-146,149
大龄研究生是正常国民教育序列之外的特殊群体,其存在的原因离不开对现行教育制度、就业制度等社会因素的探究。韦伯社会行动的划分提供了解释他们读研考量的社会学理论基础,即从劳动市场的供需平衡、人力资本投资的预期、社会财富聚集下的社会成员选择新生活方式等方面分析其读研的目标理性计算和个人价值合理性考量。大龄研究生梦想未灭,但诸多现实困境,不仅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往往让一些"追梦人"黯然折翼。  相似文献   

20.
李贝贝 《魅力中国》2010,(23):121-121
当代中国正面临着深刻的社会转型,它带来了文化与价值的振荡与冲突,一元化到多元化的发展也还未走向成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现象已经成为当代青年的重要特征之一,许多青年出现困惑、迷茫与焦虑,甚至是出现大批双性人。本文通过对价值多元化的论述,来解析当前“伪娘”现象盛,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一棍子打死,为青少年清楚的认识价值多元化,正确树立自己的价值观提供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