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油气南下工程",是指将俄罗斯东部的油气开发供应到中国以及日本、韩国等国家.当今世界上只有两个油气最丰富的地区,一个是中近东,另一个是俄罗斯.据2000年资料,中近东石油探明剩余可采储量66亿吨(大大偏低),天然气探明剩余可采储量4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149万亿立方米的34%.2000年中近东生产石油10.7亿吨,占世界33.5亿吨的30%;俄罗斯生产石油3.1亿吨,占世界各国第二位,生产天然气5842亿立方米,占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2.
世界油气工业蕴藏着巨大的财富和权利,自然资源被称为王冠上的宝石。而油气税收对石油工业的影响至关重要。哈陆上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为29亿吨,天然气为1.8万亿立方米.里海海域石油预测可采储量为100亿吨。据美国《油气杂志》2002年年终号报道,截至2003年1月1日,哈剩余油气可采储量分别为12.33亿吨和1.84万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3.
一 东北亚地区油气资源现状、特点与需走势分析 (一)东北亚地区油气资源概况 东北亚地区含油气远景区面积达720万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一半以上,石油潜在资源量为885亿吨,天然气资源总量达到56.8万亿立方米。该地区油气资源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4.
何晓春 《浙商》2011,(20):58-61
能源资源产业:能源资源全国前茅 目前,横店东磁集团总投资253亿元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项目已签订投资合同并确定土地红线,进入项目审批阶段。新疆能源资源在全国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陆上能源安全通道。石油预测资源量209.2亿吨,天然气预测资源量10.4万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陆上资源总量的30%和34%。煤炭预测储量2.19万亿吨,占全国的40%。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我国钢铁工业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据统计,2003年中国钢产量达到2.2亿吨,占世界钢产总量的27%到28%,居世界第一位。由于西气东送、南水北调、京沪高速铁路等重大建设项目的开展以及农业机械化、房地产、汽车工业的发展,据专家课题认证预测,到2010年我国对钢产量的需求还将达到3亿3千万吨。而我国是一个矿铁资源相对贫乏、废钢积蓄量相对较少的国家,进口国外废钢资源,不仅可以满足我国钢铁快速发展对废钢需求的不断增长,弥补我国矿铁资源不足,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的石油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根据俄罗斯自然资源部近年来对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石油、天然气和凝析油的原始资源量预测,该边疆区所探明的可供开采原油为82亿吨,游离天然气为23.6万亿立方米,石油气为6380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但我国能源资源十分有限,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将逐年加大,预计到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需求将达25—33吨标准煤,是2000年的两倍,随着能源需求量的不断攀升,能源供需矛盾也将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是石油科技大国,也是油气出口大国。在外交上,俄罗斯的油气资源既是"胡萝卜"也是"大棒",其油气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能源格局乃至国际地缘政治格局。越南石油储量超过8 200万吨,天然气探明储量超过1900亿立方米。油气合作是俄越双方能源外交战略的优先方向,亦是维系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手段。越南油气工业的发展及对南海争议区块的非法开采,主要仰仗俄罗斯的技术和投资。俄越油气合作的历史、现状、双方战略利益取向等值得中方关注。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大省,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3.41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同时也是能源消费大省,2008年能源消费总量2.18亿吨标准煤,位居全国第四,是我国仅有的四个能源消费超过2亿吨标准煤的省份之一。江苏省本地能源资源匮乏,能源对外依存度高达90%左右;当地能源价格相对较高,市场环境相对有利于节能。为研究编制“十二五”节能规划,  相似文献   

10.
《化工科技市场》2010,(1):45-45
根据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于2010年1月7日公布的数据,这个中国最大的天然气产区在2009年发现油气三级储量达4.97亿t,创下历史新高。塔里木油田已连续4a三级油气储量超过4亿t,储量进入增长高峰期。 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杨海军表示天然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逐步发现库车-塔北、塔中北坡、塔西南3个天然气富集区带,探明天然气储量超过万亿立方米,特别是克拉苏大气田构造的日渐明朗,为西气东输奠定了更加雄厚的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