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士俊 《东北之窗》2011,(20):70-71
黑陶是源于我国古代的陶器。它的出现成为划分新石器时代前后期的重要标志,距今约五千年。1928年,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公元前的大量陶器,在其中发现了一种从所未见的史前遗存,其色泽漆黑光亮、薄如蛋壳,这是黄河中游原始文化的代表作——黑陶。史学界首次发掘黑陶文化遗址所在地命名为龙山文化,那些黑陶,形态独特,纹饰秀美,无釉而乌黑发亮。胎薄而质地坚硬,被誉为“国宝”。  相似文献   

2.
纪东 《走向世界》2011,(13):54-56
"蛋壳陶",顾名思义,是指那些器壁薄如蛋壳的陶器,一般专指山东龙山文化时期的薄壁黑陶杯,有时也泛指陶罐等其它薄壁陶器。  相似文献   

3.
本论文考证了红衣陶的历史轨迹及齐齐哈尔红衣陶文化遗迹。通过对出土陶器分析,得出了红衣陶的配方,并进行红衣陶样品的烧制。齐齐哈尔红衣陶作为地方性历史文化,结合地方文艺特点,制备了满足现代人对陶器需求的新型陶质器皿,创新的恢复、继承与发扬了古代陶文化,其考证与再现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属齐家文化,距今已有4000年的历史.遗址规模宏大,面积达20万平方米,这在国内考古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由众多的村落遗址、大型祭坛、多重环壕、中心广场等组成;出土文物极为丰富,等级很高.有玉壁、石刀、陶器,还有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碗面条.  相似文献   

5.
1973年,山东大学历史系的考古学家们在日照东海峪遗址中出土了两件举世罕见的黑陶:一件是“黑陶缕空高柄杯”,一件是“蛋壳黑陶高柄杯”。这两件黑陶均被国家文物局定为艺术珍品而收藏。自此,奠定了日照黑陶在龙山文化中及古代陶器中的代表地位,引起了国内外历史考古学家们的注意。自1995年起,由中国山东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加州大学等单位的历史考古学家们组成的中美日照龙山文化联合考察组,连续四年对日照两城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又出土大量黑陶,其工艺造型之精巧,陶身之薄、颜色之黑亮,堪称中国古代一绝.  相似文献   

6.
廖坤 《魅力中国》2009,(3):63-64
陶器出现的具体年代,目前尚难确知,根据考古发掘材料估计,约在8~9千年以前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几千年来一直是人类的主要生活用具。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人们把黏土加水混合后,制成各种器物,干燥后经火焙烧,产生质的变化,形成陶器。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新篇章,具有重大的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考古人员发现,甘肃秦安大地湾包含了距今8000年至5000年的远古文化遗存,该不仅为西北地区考古学区系类型研究等课题提供珍贵资料,而且证明了甘肃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大地湾考古发掘参与者和报告撰写总负责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朗树德介绍说,大地湾考古工作始于1978年,迄今为止,已清理一批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角牙蚌器等器物8367件。  相似文献   

8.
<正>用刀如笔陶刻添神韵走进位于荣昌安陶小镇的陶语堂吴华生大师工作室,一排排各形陶器和荣誉证书映入眼帘。这间约20平方米的工作室内,陈列着的数百件陶器,上面刻着各种各样的图案,有的是微型山水花鸟虫竹,有的是介绍“中国名陶荣昌陶”的长文书法,画面生动传神,形态自由驰骋,独具中国传统文化韵致。其中,陶语堂出品的“荣昌陶器系列之作”入选2021“重庆好礼·外事礼品”。  相似文献   

9.
泥火陶情     
倩文  张仁玉 《走向世界》2011,(22):62-65
憨态可掬的人物塑像、惟妙惟肖的汽车模型、质朴易用的生活器具…….如果不是亲临制作现场,很难想象,这些形形色色的陶制品,是出自于一个小陶坊中。这里的陶,都是泥与火创造的精灵,泥火是因,陶器是果。  相似文献   

10.
<正>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一千年是“传说”。随着考古推进,这个“传说时代”正走进现实。距今5300年前后,当仰韶时代晚期向龙山文化时代过渡的时候,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在史料里,各区域文明也开启了“传说时代”。“五帝”是夏朝之前一千多年间的传说,《史记》开篇即是《五帝本纪》,跟在其后的就是《夏本纪》和《殷本纪》。  相似文献   

11.
徐萍 《魅力中国》2014,(15):73-73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在此均有考古发现。这里是墨子的故乡,始建于东汉的香山寺,是千手千眼观音得道正果之地,汉传观音文化的源头,一年一度的马街书套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汝州是河南曲剧的发源地,被誉为“曲艺之乡”。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蒙、满等少数民族,民歌资源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2.
旅游资源丰富独特 榆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自然风光独特.早在3-4万年前,这里就是早期智人"河套人"的栖息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遍布全境.全市有各类文物点14007处,其中有338处被公布为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神木石峁遗址入选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榆林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和多民族贸易交往的要地,秦始皇赢政、汉武帝刘彻、隋炀帝杨广、明武宗朱厚照、清康熙玄烨等五位皇帝曾巡边于此,太子扶苏、大将蒙恬、李广、范仲淹等历代名将曾在这里守边征战.  相似文献   

13.
任冰 《魅力中国》2013,(34):53-53
龙山文化是中国原始社会逐步瓦解并向文明时代的历史时期,当代学者对于龙山文化的发现、发掘和研究已经有80多年的历程。本文在查阅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龙山文化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着重介绍了这一时期的农业、畜牧业、制陶业、水井的发明、玉器加工以及战争情况,以期进一步提高龙山文化的综合研究水平,增强龙山文化在中国上古史架构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4.
位于山东博兴县的龙华寺遗址,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是山东地区最大的佛教寺院遗址之一.  相似文献   

15.
陶爵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为铜爵的产生提供技术与艺术指导;它是一种区别社会等级的物化表现形式;它的演变过程隐含着社会政局的变动.基于此,本文对陶爵的起源与演变进行了探讨,认为其起源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消亡于殷墟文化四期,期间经历了探索、繁荣发展、停滞、变异、衰落、消亡六个时期.在对陶爵的起源与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夏文化形成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夏商分界在二里头文化三四期之间.  相似文献   

16.
陶爵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为铜爵的产生提供技术与艺术指导;它是一种区别社会等级的物化表现形式;它的演变过程隐含着社会政局的变动.基于此,本文对陶爵的起源与演变进行了探讨,认为其起源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消亡于殷墟文化四期,期间经历了探索、繁荣发展、停滞、变异、衰落、消亡六个时期.在对陶爵的起源与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夏文化形成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夏商分界在二里头文化三四期之间.  相似文献   

17.
"玉器时代"这一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后,直至今日讨论的热度依旧不减,学者中既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结合史前墓葬、遗址的考古发现,综合史前玉器的种类、数量、玉质、使用时间、使用者等级、陶器与石器的使用等情况,得出目前不可轻易定义"玉器时代"这一概念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琴箫古韵长     
史瑞玲  陈川 《走向世界》2012,(21):34-35
考古资料表明,早在遥远的史前时期.我们的先民就创造出了灿烂的音乐文化。比如,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距今约有八九千年:山东莒县陵阳河大汶口遗址出土的杯形陶笛.距今约有五六千年;山西襄汾陶寺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窀鼓和特磬,距今约有四千五百年。这一切都足以证明中国史前音乐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那么古史传说中的有关大舜在音乐方面的成就和贡献.也就不是无根之谈。  相似文献   

19.
吴晓梅 《魅力中国》2013,(28):309-309
陶器的出现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因历史悠久,故对原始陶器的考察学习大多是通过研究现存的陶器遗物。除此之外,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地区依然用原始方式制陶。也可以为研究原始陶器提供借鉴。本文欲通过对这些少数民族原始制陶的学习理解,浅析原始陶器制作和烧造的发展历程。并对现代原始陶器生产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不老的陶艺     
陈亚南  江浩 《走向世界》2010,(12):52-54
从古至今,世界各国对美的认知虽有差别,却都能以不同形式获得美的享受。当远古人类第一次发现泥土经过火烧变成陶器时,人类文明也因此产生了巨大变化。陶器的产生,昭显了人类利用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人类文明进化史上的里程碑。陶器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为人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