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合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目前,欧盟已跃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技术供应方和重要的外资来源地,而中国也已成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虽然中国与欧盟在一系列经贸合作中取得了瞩目的成果,但双方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的分  相似文献   

2.
欧洲剧变后,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欧盟为追求与维护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就必须借助能够对亚洲经济、政治和安全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的中国。由于中国和欧盟彼此间并没有重大的利益冲突,再加上双方寻求多边主义,故在双方长期的合作中,已经建立起多极共识。双方皆希望透过多边机制的合作,寻求并创造一个有利的政治和安全环境,而这个环境是建立在对话、妥协、信任、国际法以及和平解决冲突的基础之上,以达到共同安全和繁荣。以中欧关系为视角来看欧洲剧变后的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分别从中国对欧盟的总体战略、欧盟对中国的总体战略、中国与欧盟的政治交流、中国与欧盟的经济互动四个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3.
今年9月9日,第九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结束后发表了《第九次中欧领导人会晤联合声明》。联合声明称,双方领导人认为,中国和欧盟在过去10年中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中欧关系也逐渐深化并发展成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认为,加强中国和欧盟关系对中欧长远利益、亚欧合作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欧盟互为重要贸易伙伴,中国和欧盟对于彼此双方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是未来中欧双方合作发展的现实选择。本文提出中欧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构想,本文分析了中欧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必要性、客观基础和困难,探讨了中欧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可包括的内容,并提出促进中欧自由贸易协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欧参与世贸组织全球贸易治理是双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入世以来,中欧双方共同参与多哈回合谈判、善用争端解决机制解决争端、积极审议对方贸易政策,促进双边贸易快速增长和贸易关系健康发展,共同为多边贸易体系的良好运行作出了贡献。2008年以前,双方在世贸组织中的互动明显不对称,欧盟处于攻势,中国处于守势;2008年之后,双方朝对等方向发展,整体形势趋于良性互动。不过中国的能力与欧盟仍有不小差距,双方互动远未到成熟阶段。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双方在世贸组织的互动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6.
施少卿 《现代商业》2011,(30):190-191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欧盟的经贸合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已经具有全球战略意义,虽然中欧双方在政治经济领域仍然存在很多分歧,但是从长远角度看,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是向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的。本文从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发展现状分析入手,探讨了中国与欧盟之间经贸关系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此次中欧之间围绕着中国输欧光伏产品所发生的贸易争端之所以能最终走向和解,关键在于中欧双方都采取了务实的态度,在保护自己一方利益的同时,为对方的合理利益表现出了尊重的态度。中欧贸易史上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摩擦案件终于迎来双赢结果。7月27日,中欧双方宣布已就光伏案达成价格承诺协议。这场发生在中国和欧盟之间的贸易争端,起源于去年底由欧盟发起的对中国输欧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当时欧盟就扬言,如果调查结果确认中国输欧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场多年争执的产业"战争"。角力的双方,欧盟和中国鞋企,为了市场和利益进行了积极的抗辩与斡旋。面对高额反倾销税,出口欧盟市场受阻的情况下,奥康仍然投入资金聘请律师,从欧盟初级法院到高等法院,多年抗辩,只为向世界证  相似文献   

9.
3月17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在委内会见了欧盟竞争委员维斯塔格。双方就中国竞争政策、欧盟国家援助制度、进一步加强中欧反垄断领域合作等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10.
反补贴是继反倾销之后兴起的又一种贸易保护政策的一种手段,在2010年,欧盟和中国对彼此都发起了反补贴的调查,这让我们不得不猜想,反补贴是否会成为欧盟与中国贸易之间的一场博弈.反补贴的影响有利有弊,重要的是我们要趋利避害,针对反补贴提出有利欧盟与中国双方贸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输欧纺织品设限引发欧盟空贷架危机,中欧协议下暴露出的“超限”问题确实值得中美正在进行的纺织品谈判协议借鉴。为限制中国出口欧盟国家的纺织品“过多过快”,中欧双方曾于6月签订了一项被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称之为双赢的谅解备忘录。不料不到3个月,曼德尔森再度派代表团前来北京,与中方就中国大量纺织品积压欧盟25国港口的紧迫问题进行谈判。从8月24日起到目前为止,谈判仍未取得双方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崔怡 《WTO经济导刊》2005,(10):38-39
2005年9月5日,正在进行中欧纺织品谈判的北京饭店灯火通明.夜晚时分,欧盟贸易代表曼德尔森和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共同举杯,参加谈判的双方贸易官员相视微笑.这预示着一场决定着8000万件中国套衫和裤子命运的谈判以双方都满意的结局达成了协议.由此,那些因配额已满在欧盟海关积压月余的货物最终得以放行.  相似文献   

13.
张锐 《大经贸》2006,(11):66-68
10月24日,欧盟出台了《欧盟与中国:更紧密的伙伴,更多的责任》以及《竞争与合作——欧盟与中国贸易与投资政策》等两份对华政策(下称“新政”)的最新文件。无疑,欧盟在“新政”中再一次对中国高调发出了运用“对话”机制解决双方贸易摩擦的声音,但仔细观察发现,欧盟看似大度的诉求却是建立在中国必须按照欧盟要求开放资源与要素市场基础之上,否则,即使是“对话”也只是走走过场而已。本文作者认为,欧盟“新政”与其说是欧盟要求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不如说是反映了欧盟贸易保护倾向的增强。  相似文献   

14.
要素互朴--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发展潜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钢  姚铃 《国际贸易》2004,(9):4-10
中国与欧盟互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双方发展更为紧密的经贸关系潜力巨大,主要表现在下述方面: 第一,中国与欧盟在贸易、投资和技术转让领域合作逐步加深,双边经贸合作存在进一步增长空间。中国是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世界第四大贸易国,欧盟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1995年-  相似文献   

15.
走向成熟之后--关于中国与欧盟关系的若干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10月,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提出加强中欧关系的5年目标和基本政策。几乎与此同时,欧盟外长会议也通过了2003年9月欧盟委员会提交的对华政策新文件,强调发展欧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性。这并不仅仅是一个时间上的巧合,恰恰反映出中国和欧盟双方加强相互合作的强烈愿望和相互之间在发展双边关系问题上所达成的共识。  相似文献   

16.
英国是世界重要的经济体之一,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双方的经贸关系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双边经贸关系之一.目前,英国是中国在欧盟最大的投资来源地,又是中国在欧盟最大的投资目的国,两国贸易关系发展迅速.中英双方加强对话与合作,既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同时也对促进世界经济早日复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经贸》2008,(4):70-70
2008年2月28日.欧中双方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宣布,欧盟与中国于2002年12月6日在布鲁塞尔签署的《欧盟-中国海运协定》于2008年3月1日起正式生效。  相似文献   

18.
《商》2015,(7)
近年来中欧之间的贸易飞速发展,同时中国与欧盟的贸易失衡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欧盟内部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日益增强。中欧贸易摩擦的加剧不仅制约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破坏了公平的贸易环境,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阻碍因素。本文从近年中欧贸易升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入手,通过中欧贸易额和欧盟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案例分析中欧贸易摩擦的新特点,中欧贸易额对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产生影响。中欧贸易应该顺利发展,减少贸易摩擦,促进双方的经济来往和发展,达到双赢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9.
唐静  朱智敏 《大经贸》2007,(12):80-82
中国与欧盟双方的贸易近年来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不断增长的贸易额给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效益,预计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双方的贸易状况也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在中欧贸易合作的过程中也存在着障碍和曲折.  相似文献   

20.
中国-欧盟农产品贸易结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运用多项指标系统描述了1995-2003年中国-欧盟农产品贸易结构的特征。相对贸易优势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在动物产品、蔬菜水果和烟草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竞争优势有所减弱,而在茶类产品、水产品加工产品和蔬菜水果制品上的竞争优势趋于增强;贸易互补性在波动中增强;出口相似性指数表明双方在出口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贸易强度指数显示中国与原欧盟以及扩大后的欧盟在农产品贸易方面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最后得出结论,中国应该发挥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出口优势,扩大对欧盟的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