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新梅 《经济视角》2010,(11):78-80
利益平衡是一般法的价值取向,劳动关系因为有其特殊的人身依附性与财产依附性,决定了《劳动合同法》区分于一般《合同法》的特殊性,不仅在法律条文的设定上,在理念上也有着它的独特性,即特殊的利益平衡方式。本文从利益平衡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劳动合同法》维护劳动合同法律关系双方’利益平衡的特殊性,以此来真正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实现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真正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2.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劳动关系再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法>不仅仅是保护劳动者的,而且是通过保护劳动者来构建一个规范的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促进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实现劳资双赢的.从劳动关系的平衡方式、企业用工制度的规范途径以及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策略三个方面论述<劳动合同法>,是<劳动法>等相关法规在适应新形势、新发展下的变化的补充,可以加深对<劳动合同法>的理解和应用,从而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3.
<劳动合同法>以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利益为其立法宗旨,通过一系列具体规定确认了劳动者的各项合法权益,加大了用人单位的法律义务,同时也适当兼顾了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本文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利益平衡理论为切入点,首先分析利益平衡理论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障碍性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实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实质上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4.
<劳动合同法>对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具有重要作用.企业要在正确认识<劳动合同法>的基础上,学习宣传<劳动合同法>的精神和内容,切实贯彻<劳动合同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以此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劳动合同法>是继<劳动法>之后,我国劳动领域最重要的一部国家立法.它的一个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以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宗旨,改变传统劳资关系中企业与职工力量对比不平衡的状态,以保障普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组织内部所有人应遵循的一套行为规范,对企业至关重要,<劳动合同法>的施行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建设或变革将会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行,给企业带来了新的考验,特别是对国有企业用工管理上的考验.如何处理好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值得探讨,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国有企业在<劳动合同法>下的用工管理进行了探讨,使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高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已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继<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中的又一个里程碑.<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对于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劳动合同法>对于构建我市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探讨了<劳动合同法>的立法主旨,并着重分析了<经济合同法>的实施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利弊得失,文章最后还初步探讨了<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后企业的发展方向及面对<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可能出现的问题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1<劳动合同法>颁布的重要意义 我国的劳动和同制度始于1994年7月通过的<劳动法>,实践证明,劳动合同对保障劳资双方的权利义务、解决双方劳务纠纷、调整劳动关系等重要事项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市场主体多元化和利益关系的多元化是原有的劳动合同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一些新的问题、新的现象的产生也影响到了劳动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时企业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该法从保护劳动者权益的角度出发,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同时也促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转变理念.企业的发展模式,应由以低劳动成本为基本竞争手段转变为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为基本竞争手段,从而成功实现<劳动合同法>在企业管理中的软着陆.  相似文献   

11.
劳动新论     
劳动的内涵深奥、复杂,外延很宽泛。笔者首创出三组概念:外化劳动与内化劳动、场内劳动与场外劳动、订制劳动与自主劳动。对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与生产过程、劳动与劳动力,以及工资与利润的性质做了新的阐释,并就劳动(价值)计量问题发表了独特看法。  相似文献   

12.
在复兴东北的宏伟战略中,不良贷款的存在使得国有企业债务负担沉重,国有商业银行举步维艰。文章从东北三省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商业银行、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其他解决渠道三方面提出了解决不良贷款的“迫切之举”,并从体制入手阐述了真正解决这一问题的“长久之治”,即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国有企业的深入改革和政府机构的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i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reatment of domestic labor by neoclassical and Marxian economists. Before 1960, mainstream economics concentrated on production for the market, with serious analysis of housework confined to a handful of economists, whose efforts in this regard were marginalized by economics departments but supported by departments of home economics. Later mainstream analyses, first in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then in human capital theory, culminated in Gary Becker's "new household economics." Domestic labor was also neglected by Marxist thinkers, who argued that housework was being socialized under capitalism and would disappear altogether under socialism, but it was rediscovered by Marxist-feminists in the late 1960s. Housework continues, however, to pose serious analytical difficulties for both neoclassical and Marxian economists.  相似文献   

14.
“劳动”概念,从古典经济学的核心词汇沦落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边缘词汇,是因为这一概念本身存在的逻辑上、功用上的致命缺陷:概念模糊、自陷矛盾,劳动价值论缺乏解释力,在处理核心经济问题(效率与公平问题)上缺乏功效。  相似文献   

15.
对本文作者"生产劳动理论观"批判的三个内容的反批判:一、到底谁在搞唯心主义?二、如何科学评价斯大林的功过是非?三、什么是"人民之友"?  相似文献   

16.
2003年证券市场金融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QFⅡ制度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外国投资者对QFⅡ制度十分看好 QFⅡ政策出台后,很多家外资金融机构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并跃跃欲试,正在做积极的前期准备,证监会已经收到一些初步材料。2002年11月21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汪建熙在世界会计师大会上表示,目前已有相当一批著名的欧资、美资和港资银行对QFⅡ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其中一些已开始和证监会积极接洽。这表明境外机构投资者对中国证券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很有信心的。近期瑞银华宝在深圳召开了“第二届瑞银华宝中国A股交流会”,成为QFⅡ制度忠实的支持者和追捧者。2002年12月2日,瑞银华宝已向证监会提交了一份申请QFⅡ资格的非正式的预备性方案,表明了该公司积极申请的态度。目前瑞银华宝与托管银  相似文献   

17.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探讨中国的管理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媛  张鹏辉 《经济与管理》2005,19(4):93-94,10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内部审计也开始尝试管理审计,管理审计是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的审计模式,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新的作用。通过对管理审计在企业管理中三大作用的认识,可以看出,只有增强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内部审计人员对管理审计的认知和重视,才能推动管理审计在中国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企业集群发育形成过程中的创业机制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探讨了创业机制内涵,并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创业机制在集群发育、成长、升级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在企业集群发育形成过程中的创业决策。最后,指出了企业集群战略的基点和要旨是建立完善有效的创业机制。  相似文献   

19.
20.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pictur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novation in services, using the results of the 1993–95 Italian innovation survey in services. Technological change does play a role in services: around one third of service firms have introduced a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he period 1993–95. Process innovation, innovative investment and the acquisition and internal development of software represent the most important channels through which service firms innovate. R&D activities represent an important innovation source only for a small numb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ased service industries. The sectoral analysis highlights the variety of innovative patterns, which should discourage any simple generalization about innovation in services. Accordingly, a sectoral taxonomy is proposed in which service industries are clustered according to the overall innovative performance of firms, the nature of the innovation activities carried out, the different knowledge bases underlying the innovation processes, and the different patterns of interaction through which service firms innov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