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能力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CBE理论中的职业分析方法,同时结合《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构建了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能力框架,并对我国注册会计师专业教育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拓展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险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册会计师行业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中介行业,由于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的内在性质、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审计方法的局限性及职业人员的专业素养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注册会计师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审计失败的风险。一旦出现审计失败,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可能面临巨大的民事赔偿责任,严重威胁事务所的正常经营和持续发展。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往往通过投保职业责任险来分散审计失败所导致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前出现了许多与注册会计师有关的虚假会计信息和不法经济行为,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人们不禁要问,注册会计师职业的性质和目标是什么,注册会计师是否应以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为己任?还是以追求个人利益为目标? 从形式上看,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是以商品或劳务交换者的身份出现在市场上,付出商品或劳务,获取收益。这种形式往往使人们产生误解,认为注册会计师也应像一般的商品生产者一样以收益最大化为自己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注册会计师职业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丽荣 《会计之友》2003,(12):19-19
承担社会责任是注册会计师职业存在的前提,注册会计师只有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角色,勇于承担起社会的责任,才能使这一职业生存并获得发展,才能使自身的利益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性质与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认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经过长时间的嬗变,已形成特有的体系,我们有必要借鉴其他注册会计师职业组织的现成经验,将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分为指明注册会计师理想行为标准的基本原则和规定注册会计师最低行为标准的规则两大层次,并在适当的时候对规则的具体运用予以解释说明.  相似文献   

7.
8.
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始于1918年。我国现代会计奠基者和实践家谢霖1912年蝉联中国银行总司帐,当时由于不平等条约的束缚,中外涉讼经济案件,形式上由中外法官会审,实际上外国会计师藐视中国的会计专家,独揽仲裁大权。谢霖认为这不汉是经济上的损失,而且是对民族尊严的侮辱。为此,他于1918年6月上书北洋政府农商、财政两部,建议颁发中国会计师制度。但财政部搁置不办,而农商部则十分赞赏,立即委托谢霖起草《会计师暂行章程》10条,并于同年9月颁布施行。同时颁给谢霖第1号会  相似文献   

9.
一、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的博弈关系描述我们知道,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是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等相关经济资料进行审查,并出具审计报告。其实质是注册会计师在出售一种“商品”——审计服务,购买方是上市公司,消费者是公司的股东和潜在投资者,同时,它们均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注册会计师从该项服务中所获利益的多少,取决于购买者的付费、同行其他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以及外在监管方的监管力度。其是否遵守  相似文献   

10.
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再次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2009年10月3日,经温家宝总理批示同意,国务院办公厅正式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系注册会计师行业改革与发展全局的第一个文件,《若干意见》站在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了事关行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加快行业发展准备了舆论条件,增强了精神动力,提供了政策支持。机遇当前,历经风雨与起伏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理当深刻领会、牢牢把握《若干意见》的精神要义,赶时趁势,加快发展。为此,本刊特开设《意见》解读专栏,自本期起,以《若干意见》为核心,由财政部会计司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全面、深刻解读,为更好地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加快行业发展助力添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01年—2009年中国首次公开发行证券的审计相关数据进行模型检验后发现,在中国首次公开发行证券的审计中,行业专门化的审计师通过实施差异化的竞争战略获取审计收费溢价,进而获得超额利润,行业专门化的发展道路可以成为会计师事务所行之有效的一种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explores and theorizes the ways in which urban space and political contestations are mapped onto each other. The ethnography illustrates the multifaceted transformations in a notoriously secularist neighborhood of ?stanbul, Te?vikiye, as it first turns into a high‐consumption locality in the post‐1980s, then into a high‐conflict urban space in the new millennium on the arrival of Muslim high‐spenders, particularly headscarved women. Aiming to fill the gap left by the absence of spatial analysis from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al sociology, I argue that the urban neighborhood becomes central for political contestation when both 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 fail to protect and secure liberties and rights. Now that devout Muslims are integrated into highly contested urban sites and share bourgeois lifestyles, ordinary people act in defense of their ‘sphere’ of freedom and privacy. This new territoriality is largely symptomatic of increasing fears of losing freedom, privacy and social status. This spatial defensiveness is reinforced by people's decreasing trust in, and increasing demands from, the state for the protection and security of their rights and liberties. My overarching argument is that exclusive attention to the bipolar clash between devout Muslims and secularists under the rubric of ‘neighborhood wars’ obscures multipolar conflicts around the discontents stemming from authoritarianism and democrat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