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优势探析--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新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宇明 《技术经济》2005,24(2):50-52
中小企业发展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由于其自身的局限 ,在融资方面一直处于弱势被动状态。本文认为 ,在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化趋势下 ,众多中小企业在产业链及空间上的集聚 ,形成了与单个的中小企业截然不同的在信息、抵押和交易成本等方面的独特融资优势。就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融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君华 《经济师》2004,(10):160-160
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瓶颈”。集群内的中小企业与单个游离的中小企业相比具备融资优势。针对当前我国集群融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在区域范围内建立起以合作为特点的融资体制 ,推进中小企业集群融资  相似文献   

3.
区域金融政策是推进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有效化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重要举措。文章结合我国当前区域金融的发展特点,围绕破解中小企业集群融资难题,就区域金融政策的主要内容以及组织体系、调控体系、服务体系建设等提出了完整的政策框架和实施举措。  相似文献   

4.
成都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邦英  罗爽 《财经科学》2006,(10):112-118
成都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成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成为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融资难这一矛盾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日益突出,而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成都市中小企业融资难为例,从中小企业集群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融资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普遍现象。从产业集群视角对中小企业融资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指出产业集群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与中小企业融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彪文 《当代财经》2004,(10):100-102,106
本文首先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方面分析了产业集群便利中小企业融资的效应,然后分析了产业集群的范围经济对这种效应产生的乘数效应,最后针对我国产业集群中存在阻碍这种效应的因素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讨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选择标准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主要模式,指出互助担保融资模式是一种能充分发挥集群融资的优势,提高中小企业融资的效率,同时现实条件最完备,具有广泛推广意义的集群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8.
笱永莉  朱志 《时代经贸》2012,(20):174-175
本文以产业集群为角度,分析集群内的中小企业与单个游离的中小企业相比具有的融资优势;在集群发展、融资渠道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对集群融资提出建议以达到强化融资,从而改善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集群组团融资模式是一种有利于实现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优势从理论到现实传导的集群整体融资解决方案。其基本架构由"两面三层"的集群融资系统构成,具有准内源性融资与外源性融资并存和关系型借贷的显著特点,并通过内外两套融资运行机制发挥作用。中小企业集群组团融资模式是一种融资模式的创新,有助于促进资金集群内的流动和增加集群资金的外部供给,显著提高中小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降低金融机构授信风险和交易成本,提高金融贷款收益率,实现金融机构与集群的良性互动双赢成长。  相似文献   

10.
张杰 《经济纵横》2012,(6):118-121
当前,融资难依然是困扰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现有文献对集群融资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集群内部企业机制创新和外部金融机构业务创新两个视角,缺乏对政府作用特别是财政与金融联动的探讨。近年来,政府引导基金的出现为政府资金与市场资金的联动提供了合适的媒介,成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专门扶持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政府引导基金,能够实现财政与金融的有效联动,为破解中小企业集群融资难题提供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中小企业集群的融资优势和障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融资难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但中小企业集聚成群后却可以形成与单个的中小企业截然不同的独特融资优势:增大中小企业的守信度,降低金融机构的融资风险,促使民间融资发展等。中小企业集群的融资优势十分明显,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阻碍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优势充分发挥的因素,如集群内部企业专业化分工不够深入,协作程度低;银行信贷政策和意识存在偏差,银企互动关系有待加强;中小企业集群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滞后;集群内服务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发展滞后等。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促进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优势的发挥,我们应采取措施强化中小企业集群产业关联,建立诚信合作的集群文化;加快建设为中小企业集群服务的区域性中心银行,密切银企关系;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设立互助担保联盟;拓宽民营金融经营范围,加快民营金融机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试析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8年,中小企业数量已超过我国全部企业总数的99.8%,出口占到全部出口的60%左右,利税占到40%,就业占到社会总就业人数的85%。资金的匮乏与管理的欠缺已经成为制约许多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阐述了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问题的现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银行融资是通过商业银行获得的债务资金。在国外 ,银行融资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外源性融资来源 ,主要包括短期贷款、过桥贷款、循环使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但在我国 ,银行融资一直未能成为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 ,其主要原因有 :信息不对称、风险和举债成本偏高、所有制歧视。本文通过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国际比较 ,提出了解决我国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基本对策 :一是政府方面尽快建立贷款担保体系 ,二是根据市场环境 ,适时进行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 ,同时加强培养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中小金融机构 ,三是企业加强内部管理 ,提高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4.
章建伟 《经济问题》2007,(8):108-110
以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为背景,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分析。认为除信息不对称外,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动力不足是导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又一重要原因。为此提出通过再造银行体系、重塑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目标及完善内部激励制度来健全对中小企业信贷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5.
风险投资: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娜 《现代财经》2003,23(3):39-41
在中国风险投资尚不发达的今天,将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融资相结合,解决政府主导、配套机构、资金支持、人力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使午风险投资成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魏俭 《经济与管理》2005,19(9):40-41
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中小企业融资需方市场的有效运作,有赖于其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因此,只有中小企业自身素质提高了,融资环境改善了,融资问题才能得以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下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经济也未能独善其身。从虚拟经济影响到实体经济,中国的企业进入了“寒冬”,融资困难上演了很多企业走向倒闭的悲剧。中国企业要解决融资难题,就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工具创新;发展内源性融资,政府应多管齐下支持中小企业多渠道融资。  相似文献   

18.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日趋国际化,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中小企业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必须转变观念,运用新的财务管理手段和方法,从自身找原因,提高全员素质,跟上时代步伐,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创新型人才是影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之一,许多中小企业对技术创新人才管理风险意识淡薄,缺乏规避人才管理风险的经验。本文从社会层面、企业层面和个人层面三个角度对导致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管理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应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努力实现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的匹配、实行全面薪酬管理、建立创新型企业文化及人才流失防范系统等建议以规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管理风险。  相似文献   

20.
基于银企联盟供应链的中小企业融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融资困难困扰着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创新的思路.银企联盟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作为担保方,将从合作银行获得的信用额度分配给中小企业,使其获得贷款的模式,能够较好地克服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银企间的博弈行为,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同时,降低银行信贷风险,维护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获得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银行的多赢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