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学界关于投资和消费关系的论述还存在着争论,主要集中在什么是"合适"的投资率与消费率这个问题上,有些学者认为目前我国的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有些则认为当下的投资率和消费率是合理的。针对这类争论,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目前的后危机时代,重新审视我国的投资与消费现状,指出在经济发展的动态中把握投资与消费,辩证地看待两者的关系,以储蓄率为参考来判断我国的投资率和消费率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周后红 《中国市场》2011,(22):99-100,103
南宁市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在长期内存在均衡稳定关系,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但是南宁市固定资产投资率过高,增长速度过快。南宁市全市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稳步增长,南宁市投资与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逐步下降,但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较大。  相似文献   

3.
尽管我国的投资率很高,但1994年以来,我国的储蓄率一直高于投资率,储蓄投资缺口始终存在,且近两年来的投资缺口出现扩大趋势。 理论上说,消除或弥补储蓄投资缺口的途径,一靠提高消费率、降低储蓄率,二靠进一步扩大净出口,三靠提高投资率。  相似文献   

4.
    
韩中 《财贸研究》2010,21(3):9-18
住户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账户是核算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工具之一。依据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结合中国的国情和统计实践,分析中国住户部门在国民经济不同阶段与政府部门、非金融公司部门、金融公司部门以及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间进行的经济交易,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住户部门的生产账户、收入形成账户等,并最终构建出中国住户部门综合经济账户的通式。  相似文献   

5.
一个国家的储蓄由居民、企业、政府三大部门储蓄共同构成,通过从1992年至2009年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的测算比较,笔者发现近年来居民部门的储蓄率和储蓄额在我国国家储蓄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企业与政府两部门储蓄率的快速上升成为我国目前高储蓄率的主要因素和推动力。本文通过相关图表及数据的比较,在分析了各部门储蓄变化的原因后,为降低我国现有国民储蓄率,从四个方面相应地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投资率和消费率是反映投资和消费关系的重要指标,当投资率和消费率处于合理水平时,证明投资消费结构也较为合理,这样才能推动经济增长。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投资率和消费率有不同的变化趋势,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投资率和消费率也各不相同,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有所差异,只有正确认识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并对其进行正确调控才能保持我国经济有高水平的增速。  相似文献   

7.
黎灿明 《致富时代》2010,(12):99-99
该文利用1985—2009年数据,建立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需求产生负影响,并且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说明我国政府应注重收入分配政策的长远战略,以及应采取措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以免对经济增长产生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推出了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房地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房地产市场日渐成熟。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房地产市场对建筑产品的要求呈现出快速提升和复杂多变的状态,过去那种随便找块地建房子就能赚钱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  相似文献   

9.
《四川物价》2010,(1):28-29
阅读:《经济观察报》不久前发表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的文章说,1999—2007年,中国的总储蓄率劲升了14.4个百分点。其中政府和企业部门的储蓄率一直在增加.家庭储蓄率基本稳定,但家庭储蓄在总储蓄中所占份额却在下降。在储蓄率不能有效降低前(消费率不能有效提高前),吸收掉这些储蓄只有两个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结构与居民消费需求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居民消费率偏低导致国内需求不足,是影响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通过对中国农村、城镇居民1978年-2007年有关数据的计量分析表明,因变量居民消费率与解释变量农村基尼系数、城镇基尼系数、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相对指数的回归方程存在结构变化。1978年-1998年,城镇基尼系数、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相对指数对居民消费率是负向影响。1999年-2007年,仅城镇基尼系数对居民消费率是负向影响,且负向影响的程度比1978年-1998年更大。上述结论的政策含义是明显的,当前要扩大内需,缩小城镇内部收入分配差距是最为重要的,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并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城乡统筹发展框架内对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启动与城镇化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长期内有利于农村居民消费率的提高;从对城镇化速度变动的幅度、动态影响效果来看,启动农村居民消费的作用要大于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变动是促进城镇化进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因素,并由此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已经初步进入老龄化时代,这种人口的转变是否会与我国的高储蓄相关呢?从理论上分析了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对居民储蓄率作用的具体途径,然后使用1978~2014年的数据对居民储蓄率和抚养比等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证明少儿抚养比的降低、老年抚养比的升高都能导致居民储蓄率增加。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费尔德斯坦的储蓄方程进行了修改,加入新的变量,即企业年金资产/GDP,并构建储蓄方程,运用7个OECD国家2000-2008年的宏观经济数据对企业年金对储蓄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不同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的回归分析表明,企业年金资产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在各国的方向并不一致。相对于自愿性企业年金来说,强制性或准强制性企业年金对国民储蓄率有显著的影响,这是财富效应与替代效应叠加的结果。国际比较的回归分析结论进一步确认了企业年金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在国家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确定一个合理的投资率,将一国的投资与消费比例控制在这一水平上,这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是非常有益的。依据确定合理投资率的原则,在借鉴国际投资率并对有利于我国保持较高投资率和有利于消费率提高的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合理投资率的区间,并采用协整分析法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时期的投资率进行预测,进而提出优化投资率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储蓄率的上升,主要是企业和政府增加储蓄的结果。居民消费相对不足,并不是因为居民储蓄得更多了,而是其收入相对下降了。我国住户的储蓄倾向增加,但住户储蓄率的变化不大。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偏向企业和政府,住户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逐年降低。  相似文献   

16.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把人口年龄结构转变统称为人口转变.文章根据人口红利理论,使用辽宁省相关数据,对人口转变引起的消费效应和储蓄效应进行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和其他经历转轨的国家都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但是转轨的绩效却差异很大.中国从1978年以来经济快速而稳定地增长,金融因素(稳定的高储蓄率)是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初始条件.  相似文献   

18.
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对扩大农村消费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伴随着农民居民消费率下降的突出问题。正确处理好城镇化和扩大农村消费关系,需要借鉴国际成功经验,改变土地和人口分离、人口数量和质量脱节的做法,确立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念。面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既要全面和合理地处理好征地、人口迁移、产业发展、农民就业、社会保障和扩大内需的关系,加快制度创新;又要在合理和分类的基础上提升城镇化质量,使城镇化成为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加速器。  相似文献   

19.
预算管理改革与部门间财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玮 《财经论丛》2001,(2):28-32
过去我们往往忽略了部门间政关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本认为预算管理改革与部门间财政关系实际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并在对部门间财政关系进行的一般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此次预算管理改革对部门间财政关系的影响。章还提出了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改革以理顺和规范部门间财政关系的几点对策和要防止部门间财政关系成为预算管理改革顺利进行下去的障碍的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20.
中美消费对比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题组 《财贸经济》2006,(12):64-71
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消费及消费政策的对比分析,并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提出促进中国消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