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历史的考察表明,企业进程的实然状态是非生态化的,而生态觉醒之后的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生态化,导致二者背离的恰恰是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一利润”中轴。持续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遍历世界所有持续创新的企业均是具有强劲的创新主导力的企业。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将生态理论引入企业创新系统主导力研究领域,建立了企业生态创新系统主导力评价模型,并运用灰色层次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探寻企业生态创新系统的特征及其存在性,揭示企业创新系统的规律,为企业创新主导力的培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基于可拓物元模型的企业持续创新系统主导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持续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世界所有持续创新的企业均具有强劲的创新主导力。对企业持续创新系统的主导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是培养和提高持续创新系统主导力的有效途径。运用可拓物元模型对企业持续创新系统主导力进行了评价,探寻企业持续创新系统的特征及其存在性,揭示企业创新系统的规律,为企业创新主导力的培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文章将原始创新产出的相关研究成果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确定大型企业原始创新产出指标为SCI收录的论文数、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发明专利。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大型企业原始创新产出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用实例说明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链主企业对于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产业链资源整合、产业链企业协同发展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强大的生态主导力。运用扎根理论方法进行探索式研究,从技术创新引领力、产业协作整合力、产业发展领导力3个方面构建链主企业生态主导力评价指标体系,开发相应测度量表。基于评价指标间存在的相关关系和反馈关系,运用决策试行与评价实验室(DEMATEL)以及网络分析法(ANP)构建评价模型,确定定量化指标权重参考范围,旨在为链主企业生态主导力评价和培育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引。据此,提出完善“链主”企业培育与服务机制、持续提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罗焕朋 《经济师》2011,(11):293-294
文章通过对工程索赔进行风险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度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索赔风险评价模型,对工程索赔风险进行评价分析。通过模型得出了工程索赔风险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并结合实例,证明相关理论及模型在工程索赔风险评价中的可实现性。文章为工程索赔风险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第三产业主导行业的目标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第三产业的迅速增长 ,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 ,也是当今世界衡量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临近 ,第三产业的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愈显突出和重要。第三产业内部包括有零售餐饮业、旅游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讯 (信息 )业等多种服务性行业 ,为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改善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 ,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确保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增长 ,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第三产业内部应该有若干种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这类主导行业不仅在第三产业中有着…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科技领军人物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同时对胜任力和胜任力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知识与技能、管理胜任力和个人特质三个维度的企业科技领军人物的胜任力模型,并以此胜任力模型为层次评价模型,构建了一个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验证模型,具体介绍了验证方法以及模型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8.
层次分析法在评价企业专利竞争力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企业专利竞争力评价的研究在国际上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采用层次分析法原理,建立了企业专利竞争力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并描述了采用这种方法的具体流程。通过分析,证明评价模型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对企业专利竞争力评价能起到决策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兴企业进入市场需要面临更多的挑战,在慢慢融入市场的过程中需要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文化、创新和制度建设是整个工作的基础,主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这些指标进行了处理。得出的结论和企业现实的情况基本吻合,由此给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品牌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品牌享争力关系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其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是品牌经营战略的关键工作之一。从品牌竞争力的基础与构成内容出发,构建了品牌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多层次性是其主要特征。本文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出发,用动态的观点探析国家创新系统的层级结构、功能及层次之间的作用机理。认为国家创新系统不仅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还应当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描述为小生境中创新的产生、社会技术体制对创新的选择和社会技术地景对创新的选择三个阶段。而后分别从企业、区域与国家三个层级进一步考察新技术的产生、发展、改进和扩散的演化过程,指出层级间个人或集体行为有机联系并相互作用,使国家创新系统有效运行。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国家应根据不同层次影响创新因素的特征进行有效政策定位,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教授提出并由其学生Wackerngel完善的生态足迹模型,总结了前人基于该模型得出的Shannon-Weaver公式、Ulanowicz的发展能力公式,指出该公式能更好地反映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能力。利用全国、广东省、四川省、四川南充市等不同区域2001年生态足迹计算结果、计算出不同区域层面上的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发展能力分别为1.9367、1.7947、2.0526、1.1049,说明其生态足迹的发展能力均超过生态存量的发展能力。选取了四川省南充市作为特定区域进行生态足迹和生态足迹效益的时间序列计算,进行生态经济系统多样性和发展能力的动态变化分析。最后.指出提高生态经济系统多样性指数和发展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增加生态足迹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在对陶瓷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内涵和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13个表征题项构建了陶瓷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调研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和加权平均,计算了广东佛山、四川夹江、福建晋江、山东淄博陶瓷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综合得分和排名。  相似文献   

14.
陈荣  刘林 《技术经济》2007,26(3):38-41
基于资源基础观的企业内生成长理论认为,物流能力是企业物流资源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的中间变量。本文目的在于分析物流能力构成要素,构建物流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物流能力灰色评价模型,对物流能力进行定量分析。这不仅有利于从理论上丰富对物流能力的探讨,而且有助于在实践中为企业明确自身物流能力的高低以及如何提高物流能力提供一些方法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在定义投资基金体系、分析我国现存投资基金体系的整体性缺陷和层次性缺陷的基础上,就建立完整的投资基金体系、基金体系的整体性创新和层次性创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6.
核心能力与企业创新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创新是一项与市场密切相关的活动,通过建立完善的企业创新体系,与国家和地区创新体系交互作用,推动企业的创新,对企业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企业发展与创新以往认为,企业成长发展就意味着规模的扩张,即所谓的“规模经济”。但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新技术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明显,技术变化速度加快,市场竞争激烈;个性化消费导致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企业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能力的竞争,知识创新成为企业成长的根本依托。大规模的生产往往意味着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这是大多数企业所难以承受的,而且由此带来的高的资产专用性使企业的…  相似文献   

17.
祝新  王邵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22):109-115
在参考和借鉴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多层次灰色关联分析评价模型。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我国内地29个省份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合相关实证分析结果,重点探讨了广西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广西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科层制与学习型组织的相容性:基于知识创新视角的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习型组织的提出和发展,是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的内在要求,是组织形式在科层制基础上的一种质的飞跃。因此就本质属性而言,学习型组织与科层制是不相容的。学习型组织构建的核心任务之一,就在于克服科层制在知识创新方面的内在缺陷。不断地消除这一不相容性,才能使组织更好地适应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9.
外部知识源下的集群创新能力培育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陆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20):169-173
集群在开展创新活动时既可以依靠内生知识,也可以依靠外部知识。将集群创新放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考虑外部知识源的作用,先将集群创新分为6种类型,然后再针对我国的现实情况,提出集群创新能力的3种培育路径:集群缺乏创新—封闭的内生创新—开放的内生创新,集群缺乏创新—模仿的外生创新—开放的内生创新;依附的外生创新—受控的内生创新—开放的内生创新。对提升我国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