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喀斯特贫困地区的生态建设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有着重要的作用。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分布面广,尤其在贫困地区集中连片分布,贫困人口多、程度深,森林资源富集与贫困集中度之间的矛盾突出。根据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从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方面分析了贵州喀斯特贫困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并据此提出加强生态建设、开发林业产业、增加林农补贴等建议,以期促进贵州喀斯特贫困地区的生态建设和林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3.
4.
喀斯特贫困地区生态经济林业开发构想——以贵州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经济林业作为一种新型生态农业模式 ,在维系喀斯特山区生态系统平衡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在一般论述喀斯特山区生态经济林业开发作用的基础上 ,探讨了生态经济林业开发的原则 ,提出了符合喀斯特山区实际情况的五种复合生态经济林业结构模式 ,给出了保障生态经济林业良好建设的五项措施。 相似文献
5.
6.
文章以安徽省为研究区域,选取认知、经济、扶贫三大系统,通过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AHP法,建构基于本土生态知识的林业精准扶贫质量的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结果表明:(1)认知系统和扶贫系统所占权重较高。林业精准扶贫工作可依据本土生态环境和相应扶贫政策开展。(2)基于本土生态知识的林业精准扶贫质量的影响因素多样,生态知识和政府政策影响显著。总之,要发展安徽省的林业精准扶贫工作,可依据本土生态资源优势和扶贫政策,在内、外驱力的作用下完成脱贫目标。 相似文献
7.
8.
介绍湖南深度贫困地区泸溪县的特点、现状,对泸溪县生态补偿脱贫工程的措施和做法进行阐述,提出了必须从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思路;争取资金支持,加大政策扶持;创新机制,拓宽脱贫增收渠道;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贫困家庭林业收入等方面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生态扶贫是实施精准扶贫的客观要求,要实现生态和扶贫双赢、兼顾减贫和改善生态环境双重目标,必须要正视所面临的生计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生态脆弱地区的减贫成果巩固困难、互为因果关系的贫困与生态恶化的严峻挑战,通过对贫困地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充分评估的基础上,在贫困地区发展和实施有利于贫困户获益和参与的生态产业、生态补偿和生态移民。 相似文献
10.
1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将“三农”问题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大报告继续部署乡村振兴战略主要任务,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在农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具有强大生态、经济功能的林业资源禀赋可以很好地赋能乡村振兴。文章以绵阳市林业生态建设调查数据为例,分析绵阳市林业生态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现状与困境,提出了林业生态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对策,以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安徽省庐江县产业扶贫工作为例,研究了当地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国内精准扶贫政策下产业扶贫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完善产业扶贫、确保精准脱贫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我国现存贫困地区大多基础条件薄弱、经济发展环境欠佳,脱贫难度大。精准扶贫已成为战胜贫困的良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探索资产收益扶贫。资产收益扶贫"鱼渔兼授",对破解贫困地区乡镇企业发展难题的作用日益凸显。以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为例,探讨资产收益性扶贫对乡镇企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优化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探索如何聚焦体制机制改革、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挖掘企业创新潜力,通过有效政策引导实现产业转型等方面的问题,必将有助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实现区域产业经济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北京市资源环境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但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森林和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文章在研究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客观地量化了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贡献,为"十三五"期间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决策参考。针对北京市2008~2017年10年生态建设的相关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客观评价了北京市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特别是利用SPSS软件分析,应用"林业贡献率"指标量化了林业在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进而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结合《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统计数据,在分析贫困地区农户收入分化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揭示了我国农业保险需求演变过程及面临的困局。理论分析表明:在农业风险损失较高以及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较低情况下,经营性收入比重越高的农户所遭受风险冲击越大,对农业保险需求越强烈;实证分析表明:贫困地区农业保险需求水平低于全国;东中西贫困地区农业保险需求水平呈现依次上升态势;贫困地区低收入组农户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无需求,中等收入组农户偏好高补贴和低保障政策性农业保险,高收入组农户偏好低补贴和高保障政策性农业保险。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就农业保险政策调整提出若干建议,以确保贫困地区农业保险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促进小农户对接现代农业发展,对深度贫困地区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市巫溪县为例,分析了深度贫困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新问题和小农户对接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了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业支柱产业、健全融合发展机制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