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余丹 《潮商》2021,(6):49-50
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务必全力构筑重大平台载体.作为汕头三大国家级平台,汕头高新区、综保区、华侨试验区,承担着汕头改革发展和开放创新的重要任务,报告指出要以国家高新区、综合保税区、华侨试验区和大型产业集聚区为依托,着力构建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2.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兼具"侨"和"文化"特色的国家级战略平台,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设又传来重磅喜讯!2017年10月22日记者从华侨试验区管委会了解到,近日,国务院侨办批复同意在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设立"侨梦苑".据悉,汕头"侨梦苑"将打造成为华侨华人聚集发展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3.
《潮商》2021,(2)
近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刊发《汕头市将汇聚侨资侨智开创辉煌》一文,介绍汕头作为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的一员,充分利用华侨资源优势,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果. 文章指出:"2014年,中央政府批准成立了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该试验区是中国唯一以华侨为主题的国家级发展平台.同时也带动了汕头经济特区华侨产业的聚集.试验区利用海外华...  相似文献   

4.
华侨试验区出台了《关于促进华侨试验区产业发展若干意见实施细则》,根据企业对试验区投资发展贡献的大小和企业的层次,对前来华侨试验区投资发展的优质企业、高端产业项目和高层次人才给予"真金白银"的奖励和扶持.  相似文献   

5.
汕头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对华侨试验区提出,要充分发挥华侨华人资源优势,加快建设数字特区核心区,构建现代都市产业体系,打造"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新高地. "大会报告为华侨试验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具体的路线指引."汕头华侨试验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俊毅表示,华侨试验区将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主攻方向,坚持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以发展新兴产业为抓手,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支撑,以做好"侨"的文章为使命,奋力闯出一条新时代"侨"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潮商》2014,(4)
正■支持华侨试验区着力转型升级,推动海外华侨华人与祖国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支持华侨试验区搭建海外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平台,深化与有关国家(地区)的人文合作■支持华侨试验区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大政策支持,统筹推进华侨试验区建设发展据中国政府网消息,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以下简称"华侨试验区")。国务院在批复中指出,华侨试验区处于汕头经济特区核心地带,区位  相似文献   

7.
粤东首个国家级试验区——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落户汕头,并被国务院赋予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的重任。近日,广东省政府又把省级下放给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管理权限同样全部下放给华侨试验区,这是继开埠和设立经济特区后,汕头迎来的第三轮大发展良机。  相似文献   

8.
魏盼生 《潮商》2015,(4):6-8
2014年9月1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一年来,汕头市委、市政府坚持先行先试,改革创新,高规格、高起点推进华侨试验区各项建设,充分发挥华侨试验区示范引领作用,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全力以赴地推进华侨试验区的建设.目前,国内外华人华侨投资洽谈纷至沓来,股权交易"华侨板"正式落户试验区,一大批投资项目签订和落地,聚合效应开始呈现.  相似文献   

9.
正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是汕头海湾新区的核心区,包括珠港新城、东海岸新城、中信滨海新城南滨片,其中起步区珠港新城、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和中信滨海新城南滨片已全面铺开建设,一批看好试验区发展前景的产业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特大"利好消息"传来,使有关各方深为振奋,纷纷表示要加快对接融入华侨试验区建设步伐,真抓实干共同推动汕头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汕头特区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引起在京潮籍乡亲的广泛关注。近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李卓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设适逢其时,汕头要为创新创业者搭建平台,营造良好干事创业环境,推动跨越式发展。华侨试验区建设适逢其时"不管是从侨界工作者或者从  相似文献   

11.
陈若萱 《潮商》2015,(4):9-11
汕头华侨试验区除了肩负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搭建海外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平台的重大使命外,还将进行经济和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创新、侨务工作模式创新,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对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路.作为汕头市未来发展的"蓝海",汕头市委、市政府高效优质推进华侨试验区建设,在加快推进试验区总体规划及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编制的同时,按照"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要求,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政策创新、工作模式创新,并加大力度推进人才引进与培养、参与国际合作,依法保障海外华侨华人投资权益,创新侨务工作模式,全力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12.
林馥盛 《潮商》2015,(2):17-17
2015年5月3日上午,汕头市市长郑人豪主持召开工作会议,认真传达贯彻广东省省长朱小丹4月30日在中国(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发展规划及政策创新研究课题成果汇报会的讲话精神,听取并研究部署推进华侨创新产业城规划建设工作,强调全市上下要统一思想,形成合力,高效优质推进华侨创新产业城各项工作,凝聚海内外华人华侨力量,打造海内外潮侨商共赢发展的大平台。  相似文献   

13.
林馥盛 《潮商》2015,(2):17
2015年5月3日上午,汕头市市长郑人豪主持召开工作会议,认真传达贯彻广东省省长朱小丹4月30日在中国(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发展规划及政策创新研究课题成果汇报会的讲话精神,听取并研究部署推进华侨创新产业城规划建设工作,强调全市上下要统一思想,形成合力,高效优质推进华侨创新产业城各项工作,凝聚海内外华人华侨力量,打造海内外潮侨商共赢发展的大平台。汕头市委副书记孙光辉,市委常  相似文献   

14.
王开颖 《潮商》2018,(4):7-8
"省委全会和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关于全面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的部署要求,是我们谋划试验区建设发展的根本遵循."华侨试验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吴先宏对记者表示,华侨试验区将认真贯彻落实汕头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科学规划、从容建设东海岸新城,加大高端产业、企业总部引入力度,全力加快东部大发展,为增强省域副中心城市虹吸力、辐射力、引领力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以下简称"华侨试验区")。国务院在批复中指出,华侨试验区处于汕头经济特区核心地带,区位条件优越,比较优势突出,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和潜力。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充分发挥华侨华人资源优势,把华侨试验区建设作为汕头经济特区  相似文献   

16.
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是汕头海湾新区的核心区,包括珠港新城、东海岸新城、中信滨海新城南滨片,其中起步区珠港新城、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和中信滨海新城南滨片已全面铺开建设,一批看好试验区发展前景的产业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特大“利好消息”传来,使有关各方深为振奋,纷纷表示要加快对接融入华侨试验区建设步伐,真抓实干共同推动汕头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魏盼生 《潮商》2015,(6):13-14
2015年12月8日,是中国(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一周年的日子.一年多来,汕头市委、市政府按照国务院的批复精神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抢抓历史机遇,大胆探索新路,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全力以赴推进试验区建设和发展,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目前,试验区起步区建设如火如荼,招商引资全面铺开,改革开放迅速推进,重点产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试验区集聚效应已经显现,有力助推了全市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14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以下简称“华侨试验区”),国家在汕头设立华侨试验区看重的是汕头市、粤东地区、广东省乃至海西地区丰富的华侨资源,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利用好华侨华人的资源优势,经济的大发展、再腾飞将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9.
罗堃 《潮商》2015,(1):5-10
2014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以下简称“华侨试验区”),国家在汕头设立华侨试验区看重的是汕头市、粤东地区、广东省乃至海西地区丰富的华侨资源,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利用好华侨华人的资源优势,经济的大发展、再腾飞将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20.
正很多人认为,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要打好"侨"牌,充分发挥潮籍华侨数量大、实力强、影响广的优势。广东历史学会副会长黄赞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仅仅局限于潮籍华侨是不够的,"我们的眼光应该放更长远些,要突破潮汕藩篱,利用各种渠道,吸引在各个领域表现突出的华侨都来试验区投资创业。"黄赞发认为,吸引全球华侨来汕投资创业,我们具备两大条件,一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