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明既改造自然又离不开自然是理解生态文明的前提。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原则与处理人与人(社会)的根本原则有很大差异,有时甚至是冲突的,其各自所获得的和谐成果不适宜归为一类,因而把生态文明限定为人类所取得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成果比较妥当。生态文明既是一种文明形态又是一种基本的文明结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哲学的角度,论述人类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和自由。人类征服自然应以尊重自然为前提,以自然界的承载能力为限度,确立人类与自然整体协调的科学发展观,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始终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李向阳 《林业经济》2012,(1):16-18,22
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林业与生态文明的关系。认为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重要体现。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着物质基础与文化基础作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刘长明在 2 0 0 0年第 3期《文史哲》上撰文指出 ,同农业文明取代原始文明、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是历史的必然一样 ,生态文明即将也必须取代工业文明 ;而文明作为社会的一种存在状态都有与自身相适应的生产力系统 ,建立在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基础之上的是产业生产力系统即工具生产力系统 ,而植根于生态文明的则只能是生态生产力系统即价值生产力系统。生态生产力理论认为 ,所谓生产力 ,就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利用自然 ,以便人类与自然在高度和谐中相互转换物质和能量 ,最终实现人类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和…  相似文献   

5.
生态社会主义思想是生态学和社会主义的内在联姻,从生态学角度阐释未来人类社会乃至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但与此同时,人与自然的矛盾空前激化,大量生物在地球上绝迹,生物多样性锐减,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公害,诸多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再加上日益膨胀的世界人口,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从未遇到过的危机。全球性的人口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使人类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  相似文献   

7.
建设生态文明与防沙治沙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它强调走出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从文明重建的高度重新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只有解放自然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生态文明是时代的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提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生态建设和生态文化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防沙治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要以新的发展观、文明观来指导防沙治沙工作。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它强调走出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从文明重建的高度重新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只有解放自然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才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目的。建设生态文明是时代的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生态建设和生态文化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防沙治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要以新的发展观、文明观来指导防沙治沙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书名:生态文明与低碳经济社会作者:薛建明著ISBN:9787565006838出版社: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03月工业文明在为人类社会发展创造了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严重割裂了生态与经济、环境与社会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得日渐失和,成为制约人类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阻碍。在此背景下,认真反思人类社会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在绿色中国视角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自从人类起源并作为社会存在从客观自然界中独立出来之后,整个世界便构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象性关系。人类的产生,使其成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种力量而与自然界发生作用。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向自然界索取、干预的强度和范围亦与日俱增。人类的社会活动,实质就是在一定条件下不断地破坏旧的平衡又不断地建立新的平衡的过程中,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统称生态资源)的量和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迄今,除少数个别地区外,纯粹的自然生态环境已不多见。换句话说,当今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多是经过人类干预或经过人的  相似文献   

11.
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生态红线的提出是以系统把握人与自然、经济之间发展的普遍联系关系为基础,是应用底线思维和适度原则。严守生态红线是对经济与环境、人与自然之间矛盾对立统一的科学把握。  相似文献   

12.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关系.科学技术揭示了自然的本质和规律,在人类从被动的适应自然到主动的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划时代的作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提高人类的素质,依靠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才能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与自然漫长的交互中形成与发展的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人与自然的整体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观,"仁爱""至诚""尽性"的道德观。学习借鉴这一思想,在生态危机日趋严重的今天,有利于我们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思想,树立起正确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从而自觉地担负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神圣生态职责。这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与启示。  相似文献   

14.
所谓生态观就是人们对人与自然间关系的基本看法。包括人与环境的关系,人、技术,自然间的关系,经济与生态间的关系,社会与生态间的关系,生产、经济、自然、社会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之间的关系(如整体局部关系、层次序列关系、动态静态关系、反馈关系、耦合关系、全息关系等);还包括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协同等关系形式,等等。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它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论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生态文明的基本含义及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生态文明追求的是生态平等 ,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倡导的是文明、健康的消费方式 ,崇尚的是善待一切生命。生态文明深化了人对自然的认识 ,拓展了人类的道德关怀 ,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生态文明激发了科技人员从事生态科技的兴趣和热情 ,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当代生态危机的认识根源在于人类近代以来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错误思想,以及人类中心主义、利己主义世界观。相对于上述思想,儒家要求人类善待自然,师法自然,人与人并存而不相害,以及"感通万物"的仁学世界观具有更多的合理性。解决当代生态危机应当借鉴儒家仁学生态理念的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18.
段文霞  陈放 《农村经济》2002,(12):14-16
当今人类面临人口爆炸、环境污染、温室效应、自然资源枯竭、物种灭绝、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和尖锐性已成为国际社会所普遍认同 ,并成为至关重要的世界性课题和国际会议的焦点[1] 。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生态破坏影响深远 ,已日益引起人们的焦虑和关注 ,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博大精深 ,应当成为我们从根本上、战略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思想依据。  ①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再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核心。马克思主义把人和自然的关系看着是一个复杂的对立统一的整…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化作为正在崛起的新兴文化 ,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体系 ,是人们根据生态关系的需要和可能 ,最优化的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意识的总和。它包括人类为了解决所面临的种种生态问题、环境问题 ,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保持生态平衡 ,与自然和谐相处 ,求得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所采取的种种手段以及保证这些手段顺利实施的战略、制度。现代社会里 ,以生态科学群、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绿色技术群为代表的生态文化 ,为人类文化的进步提供了许多新思想、新观念 ,它预示着人类将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可以…  相似文献   

20.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我们党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一定要把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作为开发的根本。为此 ,如何在全社会提高全民生态意识 ,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就显得尤其重要。(一 )  一般的文明是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 ,它是文化中进步、积极、合理成分的总和 ,标志着文化的进步程度。从人类发展史看 ,人类经历了传统的农业文明和近代的工业文明。农业文明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 ,依靠农耕牧渔而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 ;工业文明从人类的创造力和人类自身的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