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的总体方法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构建的根本方法,是充分体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马克思阐述的总体方法论是以"具体总体"与"思想总体"之间的关系为基本内涵,以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的对立统一关系、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等为基本原则,并利用范畴的内在规定性、范畴联系的有序性、范畴运动的关联性与范畴转换的中介性等特征来构建能反映研究对象本质联系的范畴体系,最后上升至理论体系的元方法。当前,要重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运用总体方法的基本内涵与原则来确定研究对象、起点范畴、中心范畴、逻辑主线,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正确理解作为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商品性质,必须将这个体系的逻辑起点与逻辑终点(归宿)统合起来,才能从整体结构上科学把握。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是有机统合了经济学研究的"两条道路",科学抽象法的应用是这一方法的根基。研究方式和叙述方式不是两个独立的、截然分开的阶段或方式,而是同一研究进程中交互运用的方法。在整个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并不是要求逻辑与历史严格一致,而是对历史发展进程进行事后的逻辑分析。按照这一方法论体系,马克思从具有最丰富规定的世界市场的商品出发,抽象出商品一般,以此为逻辑起点,运用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最后又回到充满丰富规定的世界市场的作为资本的产品的商品这一逻辑终点,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产生的结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方法及其理论体系建构逻辑,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是将经济学研究的 “两条道路”, 即将研究过程和叙述过程有机统合起来运用科学的抽象力构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既包含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 也包含对资本主义经济学史的批判。马克思对逻辑方式与历史方式有机统一方法的运用, 始终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现实的社会主体的统摄内加以使用的。理解马克思的这一方法, 必须将其与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的辩证统一结合起来。在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中, 并不是要求逻辑与历史的严格一致, 而是对作为社会主体的历史发展进程进行事后的逻辑分析。马克思在思维行程的第一阶段 (研究过程) , 从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形式抽象出最一般的规定——商品一般后, 以此为叙述起点, 最后又在思维行程的进一步发展中再现了资本商品这一思维总体 (叙述过程) 。将马克思所运用的逻辑与历史有机统一的方法理解为 “逻辑的开端与历史的源起相对应” 是对马克思的误读, 而将其归于恩格斯对马克思方法的错解同样是对恩格斯的误读。  相似文献   

4.
交换这一经济学的核心范畴,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在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攻坚阶段之时,正确理解并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交换理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按照历史与逻辑的顺序,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交换理论的主要内容,以期为本领域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在唯物史观基础上,马克思从整体结构上研究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经历了五篇计划——六册计划——四卷体系逐步的推移过程。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要在坚持的基础上发展,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回到马克思"与"发展马克思"和中国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着严格区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包括中国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学说和逻辑体系构筑本身,也是长期的发展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也是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对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党经济工作的经验教训的系统总结.习近平总书记不仅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标示着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总体性范畴,而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概念逻辑、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未来逻辑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为推进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建构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理论贡献,除揭示和“发现”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规律外,还包括第三大理论贡献,即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方法。政治经济学“六册计划”结构和《资本论》“大写的逻辑”是这一方法的结晶。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学说与西方范式理论在研究对象、规定性、方法论等方面是有区别的,后者应从属于并纳入前者的框架。发展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学说,要积极借鉴和吸收西方范式理论和其它优秀成果,并在综合基础上搭建转轨型政治经济学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8.
邓欢 《经济师》2010,(4):34-35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核心。《美的历程》一书中,李泽厚先生立足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揭示中国美学发展的历程,在其研究和论述中可以看出他对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这一科学方法的把握和运用,同时也体现出了这一方法所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在新时代的视点下,历史与逻辑的方法更是学术研究中应该始终坚持的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9.
林自新 《生产力研究》2004,26(11):11-12,22
马克思经济学由于其研究目的所限,没有系统的供求理论体系,因而其供求理论没得到很好的研究。其实,马克思在许多地方对供给和需求进行了论述,并认为供给和需求范畴在经济学中是重要的。在发展马克思经济学时,应该建立马克思主义系统的供求理论体系。马克思对供求的论述与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存在本质上的分歧,但新古典经济学供求理论的数量分析方法和工具可以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经济学的"历史的评论"即经济思想史学,分为以"政治经济学家们以怎样的形式自我批判"为主题和以"政治经济学规律最先以怎样的历史路标的形式被揭示出来并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主题两种形式。与马克思关于经济学对象、方法和体系的理解相联系,这两种形式可以概括为叙述的经济思想史和研究的经济思想史。叙述的经济思想史是马克思经济思想史学的基本逻辑,对《资本论》前三卷理论原理阐述到第四卷思想历史阐述序列的形成起着决定性影响。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不能只因袭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本式样的叙述的经济思想史,还要建立和拓展以经济思想历史上经济范畴、主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形成和发展为主题的研究的经济思想史,注重对经济学形式和流派演进及其比较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章以逻辑起点为着眼点,比较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资本论》以商品为逻辑起点和现代经济学以资源为逻辑起点而形成的两种理论,认为现代经济学以资源为逻辑起点,包含着其核心范畴,即资源利用和资源配置与人类的欲望和需要的矛盾的共性和必然性,实现了逻辑和历史的完全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的共同指导下,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准——生产力标准于是有了新的内涵,它指导我们如何建设节约型社会,从而达到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资本逻辑是生态危机的本质肇因,进而资本逻辑与生态危机具有因果关联,与生态文明相对立.然而,无论是以马克思资本逻辑二重性的生态文明蕴含来省察,还是拿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境遇来检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完备性并非完全自洽,其既有进步意义也具有值得警惕的理论缺憾,尤其是驾驭资本逻辑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对其存在着丰富和超越.对资本逻辑的“道德批判”决不能代替“科学批判”:生态危机的肇因不只资本逻辑“一面”,而且包含非自觉创造人类文明的“另一面”,这即是“资本文明”与“生态文明”之间深刻的历史辩证法.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一直被西方主流经济学家视为伪科学,也不断受到马克思主义要素价值论者的质疑。为了推动价值理论的发展,有必要历史地逻辑地比较分析自然科学方法论、科学哲学认识论和经济学方法论的范式,厘清科学划界的主要标准。以此科学解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这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生产和分配中的指导作用,而且有利于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科学地借鉴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抽象劳动概念是"永恒范畴"还是"历史范畴",国内学术界已经展开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争论。明确区分马克思的抽象劳动概念本身蕴含着生理学和经济学两种不同意义的抽象,是准确把握马克思抽象劳动概念的一种积极理论尝试,有利于澄清马克思抽象劳动概念的本意,有利于消除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误解,有利于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资本论》就是“论资本”.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以资本为核心进行了有效的理论省察,并向我们展示了资本的本质是“物化”的社会关系.同时,它还作为一股社会力量、一个过程范畴、一种阶级属性和一种价值形式广泛地存在于社会之中.由资本范畴不难看出,资本主义社会就是一个由资本逻辑管控着的社会,“是”与“应该”的矛盾贯穿这一社会始终.由于资本宰制所体现的逻辑落差,资本批判的张力得以凸显,资本拜物教得以“祛魅”,资本世界得以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6.
周卫民 《当代经济》2006,(16):16-17
本文以逻辑起点为着眼点,比较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资本论》以商品为逻辑起点和现代经济学以资源为逻辑起点而形成的两种理论.现代经济学逻辑以资源为逻辑起点,实现了逻辑和历史的完全统一.因为不同种类资源利用难度不同,为满足人们多层次性的欲望和需要,必然要求不同的要素资源参与生产组合,进而形成不同的经济结构甚至经济制度.对资源问题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产力标准的涵义.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学方法论发展过程中,关于李嘉图的经济学研究方法一直有不同看法,尤其是其抽象法引起了争论。可以说李嘉图对抽象法的运用不仅仅解决了当时要研究的问题,更对西方经济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抽象法已经无处不在。肯定了李嘉图对这一方法的创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抽象法的产生以及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认为经济学研究应该将逻辑抽象法与历史描述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正> 一、生产力理论的比较研究比较马克思学说和西方经济学体系中的生产力范畴及其理论,会发现以下主要差别。 (一)从立论的哲学基础看,马克思生产力学说与其哲学观是一致的。马克思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来研究生产力的,并把生产力看成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与逻辑的起点。因而,  相似文献   

19.
慕丹 《经济师》2010,(4):36-37
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研究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思想,就不能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也就不能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与实践价值。对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的研究,应立足于"返本"与"开新"的基本思路,运用史论结合、着眼现实、辩证分析的具体方法,既要力求原汁原味展示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的基本面貌,更应着力于构建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鲜明时代特征的当代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体系,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有没有自己的民族形式并取得话语指导权的经济学体系是衡量一国软实力的重要指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尤其是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方法是从"破"中耸立出来的,建立科学的现代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只能以完整的关于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的学说为指导。国外对此学说的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十大新进展,总体思路是"回到马克思"与"发展马克思"。同时此学说也引发了关于中国经济学体系框架的若干新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