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本文在理论分析市场整合影响区域创新空间收敛内在机理的基础上,采用价格指数法测算了中国区域的市场整合程度,并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空间β收敛模型,实证检验了市场整合对区域创新空间收敛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区域创新不存在绝对β收敛,但存在条件β收敛,而且由于当前阶段“极化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市场整合加剧了区域创新的空间发散;更换空间权重以后,这一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市场整合通过影响创新要素的流动,对区域创新的空间收敛产生影响。本文结论为市场整合促进中国区域创新的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空间经济计量学经济收敛分析方法,以1990—2012年中国30个省份、21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1378个县为基础,就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展开讨论。运用MorangI、LM—Error、LM—Lag及稳健LM—Error、稳 健LM—Lag检验分别探讨中国省、市、县级经济的空间相关性及其表现形式。计量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经济存在显著的绝对母收敛和条件β收敛,空间因素在区域经济增长与收敛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最后,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3.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贯彻新时期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战略部署之一.本文使用校准后的城市卫星灯光数据,从空间收敛的视角来分析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演变特征.结果显示,在考虑空间互动关系的前提下,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总体上存在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基于不同空间权重的估计结果都支持了这一结论.基于空间溢出的学习效应、分享效应、竞争效应等是不同城市实现经济收敛的内在机制.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过去的20年中,城市群收敛并不是中国俱乐部收敛的普遍现象,俱乐部收敛仅出现在相对富裕的城市群内.但高铁开通后,大多城市群的表现发生了逆转,经济增长基本呈现出收敛的趋势.本文的研究从一个更为客观的视角评估了中国城市层面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特征,对当前中国城市群发展战略以及高铁在中国经济的作用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5.
《国际贸易问题》2017,(9)
本文在新熊彼特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下考察了外资进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异质性影响。本文以中国迅猛的外资自由化进程为背景,利用2001—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基于技术距离视角,从企业研发行为与研发投入两个维度,全面探讨了外资进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大规模外资进入带来的市场竞争在整体上促进了我国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另一方面,外资进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效应依赖于企业与前沿技术水平的差距,对与行业前沿技术水平更接近的企业表现为显著的积极效应,而对与行业前沿技术距离较远的企业表现出显著的负面效应。即外资进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多地被与技术前沿接近的企业所获取。 相似文献
6.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6,(2)
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成果,然后基于金融发展收敛理论分析了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进而分析了区域金融发展收敛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之间的关系,最后对提升我国中西部区域金融发展水平,消除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合并后的全球并购交易分析库的跨国并购数据和国泰安数据库的上市企业专利数据,考察了跨国并购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和作用渠道。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并购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数量和质量,且这一作用因企业所属地区、所有权性质和资本密集程度不同而存在着异质性;相对于东部地区企业、国有企业、高资本密集度企业,跨国并购对中西部地区企业、民营企业和低资本密集度企业的创新促进作用较大;进一步对影响机制的研究显示,跨国并购通过提高企业研发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本文结论表明,推动企业"走出去"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驱动力,这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9.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5,(3):89-91
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多,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但是人均生活水平较低。总体来看,我国存在经济发展不均衡,人均生活水平差异大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要加强建设区域创新,共同实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为此,笔者选择建设区域创新系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作为此次论文课题,结合我国现阶段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鼓励集中力量,率先发展东部较偏远区域的经济建设等等区域经济发展措施,分析区域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11.
12.
本文从知识溢出的视角探讨了我国区域创新活动的空间集聚现象.首先,分析了我国创新活动的区域分布格局,计算其空间集聚度,并通过Moran'sⅠ指数检验证实了我国区域创新活动确实具有空间相关性;其次,构建含知识溢出的创新知识生产函数,并通过空间面板计量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相邻地区之间的知识溢出以及各省市的科技经费、人员投入的差异是引起创新活动集聚的重要原因;其中,知识溢出效应随地理距离衰减,这也从侧面解释了我国创新活动的空间集聚现象.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受到各界关注。大量文献表明外资进入我国资本市场对企业社会责任存在两种不同的影响:一是企业为了迎合外国投资者会积极进行社会责任披露,外资进入带来较高的社会责任标准与先进的清洁技术也会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二是外资进入后会降低社会责任标准,不会对企业社会责任产生溢出效应,甚至会抑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文章在对外资进入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4.
15.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金融发展通过提高资金可得性和资金配置效率可以推动创新,对产业升级具有正向作用。本文基于2010-2019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运用面板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金融发展、区域创新对产业升级的作用。结果显示:整体上来看,金融发展能够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金融发展的深度和规模两个方面在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发展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融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在不同的区域表现不同;区域创新在金融发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针对相关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商业研究》2019,(5)
产业协同集聚是区域创新的源泉,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路径之一。随着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逐步提高,协同集聚对区域创新的空间外部性也逐步显现。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协同集聚有助于本地区创新,但对邻近地区创新的影响呈现"先抑后扬"。其中,支持性生产服务-制造业协同集聚有助于提高本地区和邻近地区创新水平,其空间溢出效果随着距离的增加逐步衰减。基础性生产服务-制造业协同集聚对本地区创新水平的影响不显著,会对邻近地区创新产生"虹吸效应"。生产性服务业不同细分行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呈现差异性,当空间距离达到750km时,均呈现正向空间溢出。因此,产业协同集聚是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现实需求,不仅需要差别化和精细化管理,还需完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提高信息传递速率,推动产业间多样化协同。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立足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利用全球资源实现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是题中要义。外资并购作为对外开放下获取外部资源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能否促进目标企业创新?本文以2000—2013年的中国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在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基础上使用双重差分模型估计外资并购对目标企业的创新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外资并购能够提高目标企业的创新数量,但对创新质量没有显著性影响;考虑企业规模异质性后发现,大规模目标企业的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都得以提升,而小规模企业相反。渠道检验表明,外资并购通过提高目标企业的知识基础、人力资本和生产效率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外资并购创新效应的影响因素发现,外资并购对高技术水平、产业链下游和高市场集中度的目标企业的创新数量有正向效应,对高技术水平、产业链上游和高市场集中度的大规模目标企业的创新质量有正向效应。本文拓展了外资并购与企业创新的交叉研究,为利用全球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现实经验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胡勇强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3):16-20
以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2015-2019年面板数据,基于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探讨客户关系型交易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客户关系型交易比例的提高对企业创新绩效和研发投入都有显著促进作用;研发投入在客户关系型交易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论对企业如何看待客户关系型交易以及如何评估其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20.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3)
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中国省域研发与创新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省域创新能力在东南沿海和东北三省呈现明显的高高聚集与低低聚集。人力资本对省域的创新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研发资金对省域创新推动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