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港口区位论的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提出以区位分析作为制定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建立了港口区位势的分析模型,并应用模型分析了汕头港和厦门港的区位势。根据港口区位模型,要提高港口的区位势,应采取加强对腹地货源的吸引能力,优化港口和腹地之间的集疏运体系.增强港口内在竞争力的发展战略。最后以汕头港为例,提出基于港口区位论的港口物流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上海物流》2005,(1):23
去年12月29日,长江沿岸港口第一条间接通往台湾的货运航线,在苏州太仓港开航,首航船舶“丽通”号从太仓国际集装箱码头出发,将经过日本石垣港换单,然后到达高雄和基隆港。这条航线也是大陆首条内河港口通往台湾的航线。  相似文献   

3.
汕头着力打造对台商贸产业园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穗芳  张丽纯 《潮商》2010,(4):10-12
汕头是广东省距离台湾最近的地区,汕头港距离台湾高雄港160海里,汕头南澳岛港距离台湾澎湖马公港仅102海里。汕头港是两岸首批开放的63个海运直航港口之一,汕头也是台湾同胞重要的祖籍地及台商投资大陆最早的地区之一。据统计,截至2010年6月,全市历年累计批准注册台资企业629家,合同投资总额16.38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额11.22亿美元。台资企业中,投资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有海霸王集团、佑松房地产、新万年布业、华建电子等。  相似文献   

4.
特区纪录     
《潮商》2011,(4):40-41
1、首艘汕港豪华客轮,设备在当时国内首屈一指 1980年1月24日,汕头市第一艘航行于汕头一香港航线的“鼎湖”轮试航香港,停航28年之久的航线再次运行,再次拉近了汕头与香港的距离。  相似文献   

5.
在对宁波、上海两港简单介绍的基础上,从箱源、航线、运价与港口费用等三个方面对两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展开比较分析,并为宁波港提升服务质量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魏盼生 《潮商》2015,(6):16-17
2015年3月,国家将汕头港纳入"一带一路"重点建设的15个港口之一,汕头港迎来了新的战略发展机遇.一年来,汕头市把加快港口建设作为全市的"头号工程",全面启动广澳港区二期两个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工程等项目建设.同时,加紧港口群规划编制,加快建设区域交通航运中心,全力谋划建设国际性大港.  相似文献   

7.
正在汕头市澄海区韩江干流东溪的江海交汇处,有一处澄海最古老的村落——莲下镇程洋冈村。早在一千多年前,这里已经有先民活动。到了唐宋时期,这里兴起了汕头最古老的港口——凤岭港,是唐代后期海运港口,在唐代"海上丝绸之路"扮演着重要角色。《史书》记载,"凤岭淤,樟林港兴,樟林港淤,汕头港兴",据专家考证,因时代变迁,海陆变化,潮汕出海商贸口岸易移沿革依次是唐宋凤岭古港—宋元辟望古港—明清樟林古港—鸦片战争后至今的汕头港。  相似文献   

8.
山东半岛港口物流资源整合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指出山东半岛港口物流资源的整合仍存在缺乏统一规划,港口业务同质,物流资源不足与过剩并存等诸多问题,提出要促进山东半岛港口物流资源的整合,应建立省级港口管理机构,对现有港口企业进行整合,建设大型陆上干港,构建完整的腹地货源体系,整合航线资源,加强港口与其他物流节点的合作.  相似文献   

9.
近日,汕头招商局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新落成的广澳港区联检大楼举行,翻开了汕头港历史崭新的一页,奠定了汕头港作为粤东中心港口和区域交通航运中心的地位,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汕头市委书记陈良贤,招商局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李晓鹏出席仪式,共同为新公司揭牌.汕头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郑剑戈致辞.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也是中国海洋文化复兴的世纪。海洋文化研究和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对汕台海洋文化研究和产业发展具有巨大的现实推动作用。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做好汕台海洋文化研究和海洋产业文化发展这篇大文章。一、汕台海洋文化产业交流合作的现状分析 汕头与台湾人文关系渊远流长,具有地缘近、人缘亲、文缘通、商缘联等方面的历史情结和现实联系。汕头是广东省距离台湾最近的地区,汕头港距离台湾高雄港214海里,南澳岛港距离台湾澎湖马公港仅102海里,汕头港是两岸首批开放的63个海运直航港口之一。汕头是台湾同胞的重要祖籍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台湾的汕头籍后裔约30万人,常住台商2000多人。在台湾的潮汕籍乡亲遍布全岛,共设有潮汕同乡会40多个,台湾一些地方至今仍沿用潮汕的地名。潮汕文化和台湾文化是两个具有亲缘性的地域文化,两地共同信仰g三山国王”和“妈祖”。从汕头海洋文化来看,潮汕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和重要节点,是中国古代海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前沿,汕头拥有丰富的海洋自然文化资源、良好的文化产业基础,汕头港是全国25个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海洋经济已基本形成海洋渔业、临海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等四大体系。但是汕头在海洋文化资源开发、海洋文化科研与产业结合以及海洋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相对薄弱。相比之下,台湾在海洋文化资源开发程度、海洋文化科研与产业结合及海洋文化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因此,汕头应抓当前的有利机遇,抢先发展,推动汕台海洋文化研究和海洋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1.
作为国家"一带一路"重点建设的十五个港口之一,"红头船"的故乡、坐拥深水良港资源优势的汕头港更是成为粤东乃至泛珠地区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重要渠道.更多新时期的"红头船",从汕头港扬帆出海,在"一带一路"中广交朋友,不断扩大"朋友圈".  相似文献   

12.
樊奇  尤嘉  陈凯 《物流科技》2011,34(8):4-7
对太仓港的历史、发展和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太仓港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太仓港未来的发展策略,认为太仓港应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大航线开辟力度,不断拓展新货源,在港口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及运营策略等方面继续加大努力,在航运服务的价格、质量、速度、柔性、创新和服务等不断满足企业和客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陈友义 《潮商》2015,(5):81-83
汕头“海丝”文化发育早,发展相对充分,成果累累。“南澳Ⅰ号”、红头船、樟林港、汕头埠等,都是汕头“海丝”文化的主要代表。综观汕头“海丝”文化,其构成主要包括商贸文化、海洋文化、港口文化、华侨文化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14.
郑晗  彭磊  姜美莲 《企业经济》2012,(4):132-135
西江流经广西、云南、贵州和广东四省,是我国重要的水上通道之一。珠海港位于西江入海口,可与西江沿岸港口合作,通过发展江海联运实现共赢。目前,在国家开发西江黄金水道,西江沿岸港口积极发展港口物流以及珠海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航线增多的背景下,珠海港可以通过与沿岸港口成立战略联盟、建立相关部门协调机制、完善航运设施,从而实现散货和集装箱运输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韩国地处太平洋航线的重要位置,港口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东北亚经济圈的日益活跃,一方面给韩国的釜山港与仁川港这样的大型港口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中国港口建设的强劲势头也使韩国建设东北亚物流枢纽的战略目标变得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6.
阅读     
《国企管理》2024,(4):24-25
<正>低空经济未来可期近日,5座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盛世龙从深圳蛇口邮轮母港起飞,经过约20分钟的飞行,降落在珠海九洲港码头,完成深圳至珠海跨海跨城eVTOL航空器航线的首次演示飞行。这是全球首条eVTOL跨城跨湾航线首次演示飞行,将深圳至珠海单程2.5至3小时的地面车程时间缩短至20分钟。  相似文献   

17.
穿梭巴士——港口联动的桥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区投入运营后,为了解决大量长江驳船无法直达洋山深水港区的问题,上港集团及时开辟"穿梭巴士"业务,即在外高桥港区与洋山港区间开通固定时间、固定班次的船舶运输航线,从事区间快速往返驳运集装箱水运服务。与此同时广州港集团携手顺德市勒流港,开通了南沙港区至勒流港的广州港"穿梭巴士"勒流支线。至此,该集团已开通了南沙至黄埔老港、黄埔新港、肇庆、东莞、顺德等多条珠三角码头"穿梭巴士"支线服务。穿梭巴士已经成.为了港口联动的桥梁。下文主要介绍"穿梭巴士"的运营状况.发展瓶颈和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8.
《河北企业》2014,(2):F0003-F0003
“十二五”期间。唐山港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秉承“发展港口、成就员工、奉献社会、回报股东”的企业宗旨,以科学发展为总揽,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功能结构为主线,以综合型国际化大港为目标。解放思想,创新驱动,充分发挥唐山港集团的品牌优势、资源优势、管理优势、质量优势。优化体制机制。强化资本运营,加强科技创新,着力现代物流,大力推进以深水化、专业化、园区化、集装箱化、生态化为标志的战略转型升级。致力架构港口物流板块、港口金融板块、港口装卸板块,建设物流港口、数字港口、金融港口、低碳港口,  相似文献   

19.
李桂芝 《物流科技》2014,(10):33-36
营口港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港口之一,近年来吞吐量增长迅速,建设畅通便利的集疏运系统成为港口发展的当务之急。文章在分析港口集疏运系统构成的基础上,根据营口港自身建设特点,从地理位置、腹地经济、基础设施建设、集疏运设施和方式等方面,研究构建集疏运系统的影响因素。通过结构分析,针对营口港陆路、水路、铁路、航空等集疏运运输方式的营运状况,研究营口港集疏运系统现状并提出改善建议,总结出完善和发展港口集疏运体系应该加强港口地区公路、铁路集疏运建设,扩大港口经济腹地、加强和其他地区的货运交流,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期待为营口港建设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深圳港口物流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深圳港是我国发展最快的港口,其物流业已形成了上面具特色的自身优势。本文在现状评述的基础上,对共发展成因及前景进行了分析。未来的深圳港口物流业是深圳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