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古镇旅游开发理念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晨 《特区经济》2012,(2):177-179
随着古镇开发热和中国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古镇旅游成为我国旅游业中的一大热点。然而目前我国古镇旅游开发中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深思的问题,其最本质的原因在于古镇旅游开发理念的陈旧、不科学、不系统。因此,对于古镇旅游开发理念的创新研究极为重要。本文对中国古镇旅游开发理念进行了创新研究,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构建了科学而适用性强的古镇旅游开发理念系统,以期从源头上为古镇的旅游规划和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借鉴,实现古镇旅游的科学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在美国、韩国等国家都已经实行了很长时间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城乡统筹的大方向下开发旅游,这对我国城乡发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发展的道路还很漫长,因此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成功经验来发展我国的城乡旅游,寻找适合自己的城乡统筹中旅游发展的模式。文章首先介绍了国外城乡统筹成功的基本经验;其次论述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促进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旅游商品开发是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古镇旅游商品开发具有很多优势,但目前的古镇旅游商品开发大多缺乏创新和特色。本文以重庆磁器口古镇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分析游客对古镇旅游商品的需求特征,并提出了创新开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古镇旅游的持续升温不仅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改变了古镇的传统生活与文化形态。风情独特的丽江古镇由于旅游开发过程中商业化的冲击,原住民的大量外迁,古镇空间结构的变化,致使其日渐丧失了原本的文化生态特色。丽江古镇过度商业化的发展现状及其所面临的问题极具代表性,找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探索其摆脱困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不仅对云南,而且对全国古镇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陆莹 《宁波通讯》2014,(18):76-79
<正>当前,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保护古镇、开发古镇、传承文化,发展旅游产业,越来越被各地所重视。今年5月份,市政府专门召开了协调会议,作出了保护鄞江古镇的决定,并提出了风情古镇、山水小城的总概念。在保护开发鄞江古镇缓缓拉开序幕之际,鄞州区委区政府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来把脉古镇,通过策划、规划,再到保护建设,探讨小镇的保护与开发的定位、资源的整合、产业发展的方向、开发的秩序、以及保护开发的模式等等,为打造"鄞江新城"出谋划策。浙江省旅游科学研究院院长娄庆典认为,鄞江的资源丰富品质高,要从大视角看鄞江旅游的整体发展,不要局限鄞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古镇旅游开发逐步成为我国旅游开发的一个新热点,出现了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出现了一些不适当的行为,使得许多古镇的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等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文章主要是基于责任旅游开发的基本理念和目标,结合古镇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提出了古镇旅游开发的思路,对具体实施方案的可行性进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7.
基于城乡统筹的旅游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福英  刘涛 《山东经济》2007,23(2):57-60
旅游业自身的产业特点决定了其是实现城乡统筹的高效实用的途径,但旅游业在城乡统筹中特殊作用的发挥,必须通过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来实现。现阶段结合我国城乡现状、城乡统筹工作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旅游业发展条件来分析,可以发现城市带动、环城游憩和乡村旅游是城乡统筹工作中旅游业发展的三种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8.
祁永卓  刘翠 《魅力中国》2010,(29):59-59
近十几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古镇旅游也逐渐兴起,古镇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被广大旅游消费者所接受,古镇旅游资源也迎来了开发的高峰期,在开发的过程中由于规划的不舍理,丧失了古镇原有的特色,本文就在古镇独有的特点基础上探讨适合其自身的规划与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9.
地方性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开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亚玉  董菁 《改革与战略》2011,27(2):114-116
文章从资源、市场和产品三个方面分析了地方性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的特征。文章认为,应通过打造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构建环城游憩带、推行乡村旅游标准化和发挥中心城市主导功能统筹城乡发展等开发策略促进地方性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兴起,古镇作为独特的旅游资源迅速发展起来,但如何在平凡中见特殊,进行旅游开发与市场拓展,成为古镇旅游的重点和关键。 山东滕州龙园古镇总投资10.6亿元,景区占地500余亩,在找准自身旅游资源多样性这一优势前提下,统筹资源,合理布局,充分挖掘古滕国文化,建成集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婚庆文化、明清文化、生态文化与休闲养生、度假旅游、农林展示于一体的鲁南文化大观园。在建筑方面,以北方四合院为基本建筑形式,仿明清民居官邸样式,结合南方园林特色,融汇中华古建文化精髓,对内形象叠加,合理整合古镇旅游资源,形成形象吸引力的合力。  相似文献   

11.
李俊菊  楼嘉军 《特区经济》2007,226(11):50-51
本文首先介绍了上海水乡古镇旅游发展的现状,然后分析了这些水乡古镇旅游发展中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上海水乡古镇未来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上海水乡古镇的旅游发展廓清思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郑治伟 《特区经济》2011,(6):215-217
重庆城镇化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次级中心城市功能较弱,带动作用有限;城镇体系分布的地带性明显,布局不合理;现有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对农村地区的辐射作用弱。城镇的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扩大城市规模与加强产业支撑应相互适应、互为依托,推进城乡网络建设是解决现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系列深层次矛盾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孟宁 《特区经济》2011,(7):168-170
扩大农村消费是我国扩大内需、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所亟待解决的问题。扩大农村消费,必须更新发展观念,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以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指导扩大农村消费的进行,将扩大农村消费纳入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中,不仅有利于扩大农村消费目标的实现,从而保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也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从而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杜丽芬 《特区经济》2011,(1):170-172
本文着眼于统筹城乡过程中河北省乡村旅游业的现代转型,并通过对河北省发展现代乡村旅游业存在的多重优势和显性劣势的对比,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河北省现代乡村旅游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卢晓 《特区经济》2012,(2):171-173
对小城镇旅游业转型升级进行了研究,从文化创意的角度分析了小城镇旅游业升级的内涵,发现旅游产业升级中存在问题以及误区,并提出了若干战略措施,以期为小城镇旅游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韩飞 《乡镇经济》2009,25(6):67-70,108
浙江发达的乡镇企业为实现农村向城镇转变、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提供了最强劲的动力。但是,由于小城镇的规模小,缺乏大城市那样的各种必要发展条件,使得从进入21世纪以后出现了越来越多、愈趋深刻的企业与乡镇之间发展关系上的矛盾。因此,只有坚持不懈地继续推进农村和乡镇的体制改革与制度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才能有望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及其对乡镇企业发展的束缚,推动城市和农村及乡镇之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涛 《科技和产业》2011,11(10):10-15
都市型乡村旅游作为我国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旅游中发展较为成熟的一种形式。作为旅游业一个新的增长点和亮点,本文在简要回顾都市农业旅游、乡村旅游的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和提炼了都市型乡村旅游的定义与内涵,研究了都市型乡村旅游产生的背景,总结了其功能及主要特征,并对国内外都市型乡村旅游系统评价研究的动态进行了归纳和评述。  相似文献   

18.
小城镇的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在改变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城乡劳动力和人口转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境下,河北省小城镇在数量、经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特点及问题,并提出小城镇的未来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