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简要地对屋顶绿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我国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在屋顶绿化建设中应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2.
全球变暖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自然界功能最完善的资源库、生物基因库,水、碳、养分及能源储存调节库,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气候变化后森林第一性生产力也会发生变化,气候变暖有可能使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化会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环境经济》2005,(6):56-57
森林被人们称为“城市之肺”,城市造“肺”就是将森林引进城市。建设城市森林,形成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营造出空气清新、景色宜人的新型生态化城市,是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林业建设的重要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4.
一、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一条生态途径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是森林资源经营的一条生态途径。它试图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复杂的过程、路径及朴素依赖关系,并长期地保持它们的功能良好,从而为短期压力提供恢复能力,为长期变化提供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与传统永续经营相比,基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有很多新的问题,二者有显著的不同。在我们的知识层面里对该管理对象所知甚少,导致灾变性事件在经营管理中起主导作用,为了解决这种麻烦首先需要认清生态和社会过程的复杂性,此外还必须了解不同区域以及利益相关者在经营活动下所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为切实保障森林实现良好经营发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森林认证得到普及推广,社会和政府应支持实施森林认证,并逐步倡导建立完善制度和体系,并把它当成林业发展重要工具和手段。然而,在森林认证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诸多角度分析,森林认证产生的具体实际影响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究。为此,文章探讨如何实现森林认证实施过程中良好经济及生态效益,并分析了现阶段森林认证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自己关于森林认证方面看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全球变暖对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来了应对措施和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对策,为大兴安岭森林经营提供基础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论城市生态系统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其稳定性较差,人类活动更加频繁,功能和结构不完善,从而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加强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必须坚持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科学规划城市;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因地制宜,合理引导城市生态建设,逐步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9.
10.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森林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文章采用产量—价格法、直接市场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等研究方法,评估了梅州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梅州市森林生态服务年流量价值180.679×10^8元,其中年生态价值为177.679×10^8元,是直接经济价值3.00×10^8元的59倍,社会价值只有14.89×10^8元。文章旨在强调森林的生态功能,对梅州市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系统地介绍了一种科学、实用、可操作且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方法。内容包括参照城市的选择、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的确定、评价指数和评语分级、生态系统基本特征总结等。  相似文献   

12.
城镇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分析城镇生态环境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着重构建了城镇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模糊评价模型,提出了评价标准。以江苏茅麓镇为例,对其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指出其制约因子并提出了相应调控对策,以期为茅麓镇优化生态系统结构和完善系统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本文在分析我国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生物多样性在支撑城市自然生态亚系统、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修复污染土壤、降低噪声、改善土壤状况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提供居民食品与医药及工厂原料、影响城市生态安全方面的作用;提出完善政策与法规,开展入文教育,拓展国际合作,确定保护优先序列和分层次保护机制,建设生态园林,防止生态入侵是避免城市生物多样性衰减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人类对自然保护的认知和理念决定了生态保护的方法 与手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人们对生态保护的认识经历了4 个阶段,其中以维持自然为核心的物种保护法和以生态服务为 核心的生态功能法是当前生态保护规划的2种主流方法。从城市 生态环境特征、生态问题和生态需求分析入手,提出了基于生 态服务-生态健康(ES-EH)综合评估的城市生态保护方法。以 哈尔滨空港新城为例,选取影响重大的6个生态因子,以加权叠 加法识别出生态保护区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划定的10.36% 的保护区保留了53.49%的生态调节、89.04%的文化服务和 15.69%的生态支持功能,以及71.85%的重要生态结构和 61.91%的生态高恢复力地区。在城市扩张过程中如何科学保 护现存的生态资源意义重大,研究结果可为国土空间规划“双 评价”及城市生态保护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生态系统管理的研究是当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生态系统服务(包括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是生态系统管理研究的重要部分。本文从笔者的研究实践提出了区域生态系统管理研究的四项主要内容,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在生态系统管理研究中的作用,同时阐述了笔者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研究中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系统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的研究进展基础上.探讨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根据我国海洋生态系统的特征.初步构建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体系.研究了海洋生态系统典型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价方法。最后,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研究的展望分析.提出了研究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生态系统基本类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黄土高原特殊的生态环境和地貌条件, 论述了平地、坡地、谷地三种生态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8.
抚仙湖水生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护抚仙湖水生生态与白鱼种群,"抚仙湖水生生态与白鱼种群保护及人工养殖开发"项目组在调查了解抚仙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水质状况、水生生物的基础上,分析研究生物群落结构及演替、鱼类的饵料生物及初级生产力,提出保护抚仙湖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中科院千烟洲生态试验站1983年、1990年、1997年和2002年4个时段、比例尺为1:2 000的土地利用图,气候、生物量以及农业等观测与统计调查资料,参考美国学者科斯坦萨(Costanza)等1994年对全球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时所采用的部分评价指标,应用ArcGIS及Matlab软件进行空间数据处理、计算、分析、插值,对该站所在的小流域进行了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结合上下限估计法,计算出该小流域建站初期(1983年)与建站20年后(2002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对比得出,该小流域生态恢复与重建效果明显,森林、农田、水体三大生态系统的7项生态服务功能得到极大提升,该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Synopsis Haida Gwaii and the Great Bear Rainforest (GBR) comprise the world’s largest intact coastal temperate rainforest. British Columbia has encouraged industrial logging of this region. As a result, ecological values have been eroded and natural capital has been drawn down. The logging industry has provided few local economic benefits. Colonization and industrial resource extraction have contributed to high levels of social distress in First Nations communities. Since 2001, logging companies, enviro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ncial and First Nations governments have collaborated in developing an Ecosystem Based Management (EBM) approach. EBM is intended to maintain ecosystem integrity and improve human wellbeing. In 2006, the province began implementing EBM by setting aside one third of the GBR’s land base from logging and by proposing transitional EBM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draws on stumpage and forest cover data to analyze natural capital depletion. Th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much of the GBR’s natural capital, as represented by timber, has been depleted. Industrial logging was already on the decline before the decision was taken to implement an EBM approach. Expectations for improved socio-economic outcomes under EBM may not be realistic given the constraints implied by past logging. If EBM performance is measured using conventional economic indicators without accounting for past depletion, it risks being found to have failed the goal of improving human wellbeing. This would create pressure to relax EBM provisions to allow more logging, an outcome that would fail both ecosystems and human communities in the long term. If much reduced extraction levels are to support local human wellbeing, a greater share of economic benefits must be retained local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