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亭钦 《发展研究》2012,(8):116-120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一目的最终体现在人民生活消费上,忽视了消费会使社会扩大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受到破坏,影响经济长期平衡发展,影响社会安全和谐。本文以福州市城镇居民消费行为为研究对象,探求提高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消费是社会诉重要组成部分,对消费的研究历来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2000年吉林省城镇居民消费资料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得出吉林省城镇居民各项基本消费需求支出和消费需求对收入的弹性,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为提高吉林省消费需求增长,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安敏 《时代经贸》2007,5(1X):71-71,73
本文通过建立消费支出的Panel Data模型,预测出云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发展变动趋势。结果显示:未来几年,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云南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将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的消费结构转变。  相似文献   

4.
运用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分别研究了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与收入、利率、消费价格指数以及未来消费的不确定性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收入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要远大于城镇居民,消费的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要大于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前期消费对城镇居民的消费有负效应,但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没有显著影响,利率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有负效应,但对城镇居民的消费没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以及减少未来消费的不确定性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赵姝丽 《经济视角》2006,(11):37-38
近年来,吉林省积极贯彻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启动消费和提高居民收入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居民消费能力稳步提高。一、城镇居民消费现状“十五”以来,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左右,城镇居民消费额占全省的85%。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794.7元,比2000年增加2773.87元,增长69%。城镇居民消费成为带动我省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因。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取消福利分房、医疗及养老保险社会化和教育收费市场化等改革措施的出台,人们的消费观念由温饱型向享受型转变,汽车、住房、教育、通信、旅游等方面的消费迅…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质量状况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林送 《技术经济》2008,27(3):92-95
构建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我国31个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质量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质量的基本特征,并探讨了这些基本特征形成的原因,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的结论,就如何提高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质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周闽军 《发展研究》2016,(10):89-91
需求约束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福建省1989-2014年统计数据,选取福建省老年抚养比、城镇化、可支配收入和通货膨胀率与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等统计指标,建立福建省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计量模型.基于协整分析的方法,研究结果显示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老年抚养比越高,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越低,城镇化提高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提高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建议大力兴建公共养老设施、扩大其活动场所、提升老年服务水平、发展老年服务产业.  相似文献   

8.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下 ,随着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城镇居民对住房消费将表现出新的特征 ,对此 ,本文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下满足城镇居民住房消费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建立凯恩斯消费函数模型和杜森贝里消费函数模型的基础上,对平均消费倾向等变量做Logit变换,建立了Logit平均消费倾向模型.然后,利用1992-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等样本数据,对我国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呈现下降的趋势.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7,(11)
以江苏省常州市2005—2013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虚拟水消费量的核算结果为据,分析常州消费模式对虚拟水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常州市城镇居民虚拟水消费总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而农村居民虚拟水消费总量则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总体来说,常州市城镇居民人均虚拟水消费量是农村居民消费量的1.8倍左右;城镇居民的虚拟水消费多样性指数与均匀性指数均高于农村居民。要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正确引导人们的消费习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消费函数和误差修正模型,分别建立了我国农村和城镇居民消费的协整方程和误差修正模型,结果发现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各自的收入和消费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且这种关系由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而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收入不足才是农民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源,因此扩大农民消费需求的政策着眼点应当放在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方面。对于城镇居民来说,其消费需求疲软主要是边际消费倾向较低造成的,要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提高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以刺激城镇居民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一季度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不断提高,主要是由预期因素、劳动成本提高、交易性货币供给增加和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推动的。从发展动态看,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和货币因素对城镇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推动作用趋于上升,劳动成本对城镇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推动作用小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河北省城镇居民服务消费的实证研究发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河北省城镇居民服务消费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与全国平均水平及相关省份相比服务消费总量仍显不足,服务消费结构也有待进一步优化。促进河北省城镇居民服务消费的发展应从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服务业供给、完善消费环境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刘烨 《经济纵横》2000,(9):57-59
本文在介绍吉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特点并分析消费结构优缺点对消费升级影响的基础上,认为当前吉林省城镇居民实现消费升级的关键是:加快调整消费政策,啬居民收入,完善就业保障,发展信贷消费。  相似文献   

15.
齐重阳 《经济研究导刊》2015,(7):146-149,197
运用ELES模型,以2013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描述河南省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现状,对河南省城镇居民食品基本需求、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进行实证分析,并采用2008~2012年数据对全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进行静态、动态对比。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优化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得出昆明市城镇居民的消费函数和消费结构函数,分析昆明市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结构的变化和成因,提出提高收入水平、缩短收入差距、多样化产品结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2003-2018年人口老龄化、住房支付能力和城镇居民住房消费省际面板数据,构建空间面板计量模型,考量人口老龄化、住房支付能力与城镇居民住房消费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际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具有正向空间相关性。老年抚养比促进了本省城镇居民住房消费,但是对邻近省份的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影响弱。少年抚养比和住房支付能力均促进了本省城镇居民住房消费,抑制了经济发展情况相近省份的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加入交互项后,老年抚养比改变了住房支付能力对城镇居民住房消费的作用,对本省、邻近省份的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具有抑制作用。少年抚养比强化了住房支付能力对本省、邻近省份的城镇居民住房消费促进作用。为此,应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调整住房供给结构,平衡区域住房差异化消费。  相似文献   

18.
从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出发,以青岛市2005年至2015年数据资料为例,对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可能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青岛市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与其消费支出成正比,而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存款利率对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西方消费理论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变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用西方消费理论来解释不同时期城镇居民的消费、储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扩大内需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强以及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显著提高,信息消费成了我国城镇居民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的热点。结合1993-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TVP模型从收入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对城镇居民的信息消费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城镇居民的收入对其信息消费的影响在1993-2000年呈下降趋势,2001-2008年则不断增强。从结构上看,城镇居民的信息消费对其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响应程度较高,而对其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的响应程度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