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李来发  王宏斌  成立军 《西部财会》2014,(6):F0003-F0003
近年来,富县依托优势自然条件,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形成了塬区苹果、川道果菜烟稻四业互补的农村主导产业格局。截止2013年12月底,全县苹果总面积达到136.2万亩,分布在全县九镇一乡和一个街道办事处,220个行政村,2.8万户果农,挂果面积达到29万亩,总产50万吨,全县实现苹果产值20t乙元。有39个苹果样品荣获部优、省优奖,跨人中国苹果二十强县和全省果业十强县行列,被确定为中国优质苹果基地重点县、全国苹果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县良好农业(苹果)规范认证面积达到25.2万亩,成为全国之最。  相似文献   

2.
《西部财会》2010,(9):81-81
陕西省富平县地处国家优势苹果产业带,是全国55个苹果生产重点县之一.2009年.全县苹果总面积达到25万亩,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早中熟嘎拉、极晚熟粉红女士苹果生产基地.被评为陕西果业强县,特色苹果嘎啦和粉红女士荣获“中华名果”称号。富平苹果呈现三大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富县依托优势自然条件,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形成了塬区苹果、川道果菜烟稻四业互补的农村主导产业格局。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县苹果总面积达到36.2万亩,  相似文献   

4.
《西部财会》2012,(5):4-I0002
岐山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总面积8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3万亩,是陕西省优质苹果和猕猴桃生产基地县。2011年,该县被陕西省列为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苹果产业项目建设县,项目总投资5275万元.其中,专项资金700万元,整合资金1814万元,群众自筹2561万元。  相似文献   

5.
《西部财会》2014,(12):27-27
2011—2013伴随着财政现代农业苹果产业项目在铜川市印台区的连续实施,由政府通过招投标组织的专业栽植公司承包建设,俗称“交钥匙”工程的现代农业项目,走进印台区东部苹果产业带,所到之处成块、联片的高标准苹果示范园出现在东区苹果主产区。  相似文献   

6.
《西部财会》2014,(5):F0003-F0003
陇县在实施2013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苹果产业项目过程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按照陕财办农字【2013】22号《陕西省财政厅关于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和陕财办农字【2013】23号《陕西省财政厅关于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评价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文件精神,强化“组织管理、资金管理、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培训服务”五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苹果“轻薄”笔记本挑战了产业链上游供应商的生存能力,昔日抢手的苹果变成烫手的山芋。在供应商的升级中,产业链也由此朝着“新游牧时代”迈进一大步。  相似文献   

8.
《西部财会》2014,(7):F0003-F0003
宜君县是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苹果产业项目实施县,自2009年来该县已连续5年实施了该项目。项目先后在尧生、西村、彭镇三个苹果主产乡镇实施,使这三个乡镇的苹果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果园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土壤有机质增加,蓄水保墒能力及肥力提高,病虫害综合防治手段加强,  相似文献   

9.
郭新科  杨怀斌 《西部财会》2013,(4):F0003-F0003
陇县位于陕西省渭北旱塬西部,2012年全县国民经济生产总值4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89元。为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是苹果最佳优生区,也是陕西省优质苹果基地县之一,全县现有苹果面积7.36万亩,挂果面积4.3万亩,总产4.0万吨,产值1.2亿元.主栽品种为玉华早富、长富2号。主要分布在东风镇、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是中国苹果生产大省,栽培面积、总产量、单产均居全国前列。河南省苹果产品的出口发展却远远落后于生产的发展,与其他苹果主要生产省份相比有相当的差距。本文从现状分析入手,针对很难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范鹏 《西部财会》2012,(5):24-24
2011年,渭南市富平、蒲城、澄城、白水、合阳、韩城等6个县市作为第二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苹果项目区,强化各项措施,积极组织实施,先后投人2520万元,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2.
苹果产业发展及市场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苹果产业发展判断1、产业布局集中度高。2010年,全国种植面积达到3195万亩,全国产量达2900万吨。陕西、山东、辽宁、河北、河南、山西、甘肃7省的苹果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85%和90%左右;优势区域平均亩产达到1130公斤,比全国平均单产高23%。苹果贮藏、加工、运销等相关产业也向主产区聚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苹果行业频频滞销,苹果供给总量过剩和结构性供给不足的矛盾同时存在.作为全国县域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第一大县,静宁县也存在这种矛盾的现象.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苹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大势所趋.通过苹果产业的去产能、降成本和补短板,培育新型市场主体,以规模经济降成本,通过改进技术生产有机苹果,满足市场缺口,以人才投入和创新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通过促进小规模苹果企业联合,集团化发展,使静宁苹果有能力和国际上苹果企业相竞争.  相似文献   

14.
《西部财会》2011,(7):84-84
素有"秦汉福地,关中夏都"美誉的淳化县地处三秦之腹,泾水之阳,境内土壤肥沃,土层深厚,耕性良好,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处于世界三大苹果优生区之一。淳化苹果产业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苹果已成为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多年来,淳化县委、县政府抓住省市大力发展苹果产业的机遇,发挥土地资源及地理区位优势,把苹果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拳头产业,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苹果产业化经营,不断扩大苹果产业规模,全面提升苹果产业质量效益。到2010年底.全县苹果面积发展到55万亩,总产量达到72万吨,产值达到14.5亿元,苹果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  相似文献   

15.
《西部财会》2014,(8):F0002-F0002
延长县位于延安市东部,延河下游,属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全县辖7镇2乡,288个行政村,总人口1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7万人,总土地面积23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5万亩。受地势地貌影响,昼夜温差大,有利植物糖分的积累,土壤以黄绵土为主,土层厚,耕性好,PH值为8.39,偏碱性,年平均降水565.7mm,无霜期180天以上,延长县的地理位置、气候、光热、土壤等自然资源均适宜苹果生长。  相似文献   

16.
《西部财会》2012,(4):4
洛川是享誉国内外的苹果优势产区,苹果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陕西一张响当当的名片。"中国苹果看陕西,陕西苹果看洛川"。洛川苹果走进奥运、走进世博等高端市场的同时,更走进了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心里。苹果产业不仅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实现了农民明显增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西部财会》2010,(6):84-84
陕西省洛川县多年来坚定不移强势推进苹果产业强县建设,先后被确定为全国优势农产品(苹果)产业化建设示范县和全省唯一的"一县一业"示范县。2009年苹果总产量达68.5万吨,果业总收入18.2亿元,农民人均苹果纯收入达5014元,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其中苹果纯收入达574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5.7%。苹果产业已成为洛川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8.
甘肃庆阳地处北纬35°14′28″-36°35′12″,东经106°21′16″-108°42′48″之间,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层深厚。区域内生态条件完全符合苹果最适生态指标,是国家两大最佳苹果优势产区之一。因此苹果产业也被纳入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七个百万”工程。  相似文献   

19.
《西部财会》2010,(7):82-82
永寿县是陕西省优质苹果基地县,2008年,永寿县被确定为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苹果产业项目县以来,在省市财政、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紧抓机遇,齐心协力,创新机制,精心管理,有效地激发了果农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20.
《西部财会》2011,(7):83-83
长武县位于关中西部陕甘交界,是关天经济带上重要的结点城市,全县总面积567平方公里。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七项指标完全符合苹果生长需求,是为数不多的苹果生长优生区之一,所产果品以"个大色艳、细脆香甜、营养安全"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被命名为"中国苹果之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