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3 毫秒
1.
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真正还用户以真实的电价。但在电网项目建设管理中,因垄断体制造成的建造成本居高不下的弊端没有任何改变。迫切需要国家继续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开放市场,引入竞争,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2.
欧元问世后国际储备货币竞争格局与欧元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元问世以来,国际储备货币竞争格局由美元垄断已经演化成美元与欧元的双头竞争。研究显示,造成欧元危机的真正原因是全球欧元储备份额的持续上升,它严重削弱了美元的全球霸权和美国的国家利益,欧元危机不是由债务国违约引发,而是由美国的评级机构调降这些国家的主权债务评级引发。本文认为,只要现存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仍然得以维持,欧元危机就不会导致欧元崩溃和欧元终结。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的是中国存在的与市场垄断不同的另一种垄断-政府垄断。本文首先阐释了中国政府垄断的两种形式(全国性垄断以有地方垄断)以及它们的严重危害,然后针对这种垄断提出了不同的措施。本文辩证地看待垄断,竞争是垄断的天敌,打破垄断就要发展竞争,但是要打破地方垄断,发展适度的市场垄断也不失为一条好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晓春  于然 《生产力研究》2005,(2):158-159,227,F003
近年来,以打破垄断、促进竞争、提高效益、降低电价、改进服务为基本取向的电力产业改革,已成为国际电力产业的发展趋势。本文总结了以竞争为出发点的各国电力产业改革的共同点,并且针对我国电力产业的特殊性,提出研究电力产业改革的战略思路,并分析了电力产业自然垄断、竞争和管制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益、高效经营为基本取向的邮政产业改革已成为国际邮政产业的发展趋势。本文总结了以竞争为出发点的各国邮政产业改革的共同点,并且针对我国邮政产业的特殊性,提出了研究邮政产业改革的战略思路,并分析了邮政产业自然垄断、竞争和管理模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商周刊》2012,(18):28-29
央企"双高"无形中拉动收入差距鸿沟,激化社会矛盾,已到了非彻底治理整顿不可的程度。最重要的是打破垄断,让央企、国企真正走向市场,形成国企、民企、外企共同竞争的态势,实现公平公正的分配。  相似文献   

7.
技术垄断竞争力是企业、产业与国家获取垄断利润的基础,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决定于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技术垄断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通过分析技术垄断竞争理论及其内部演化路径,以及发达国家维持其全球技术垄断竞争力优势的原因,试图从产业技术垄断竞争力角度为中国经济转型提供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正在对传统的垂直垄断一体化的电力工业进行一场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市场化改革。然而究竟怎样改革才能真正促进电力工业生产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发展,世界各国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模式。文章旨在通过对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模式和我国改革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我国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根据入世承诺,五年过渡期满的中国快递业已完全对外资开放,国际快递巨头纷纷加快在华网络扩张,中国快递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同于普遍服务,快递属于竞争性商业服务;但由于行政垄断性和自然垄断性.快递业又表现出极强的垄断特点.入世过渡期满后,中国政府应该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打破邮政垄断,寻找垄断和竞争的最佳结合点,来加快邮政改革和民营快递企业的健康发展,以增强民族快递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 ,而反垄断法则是维护市场自由、公平、有序竞争的“经济宪法”。本文在对垄断界定的基础上 ,着重阐述了反垄断法的调整对象 ,即行政垄断、经济垄断、自然垄断、国际垄断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