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产权制度是指由产权结构所决定的关于资产运营的权力、责任的基本组织和约束条件。它决定着企业内部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在一定条件下的地位、相互关系及各自的作用。它说明企业的职能是通过何种组织架构和制度条件来进行资产经营及利益实现的。自企业产生以来,其产权制度的演变经历了四种形态,即小生产者的产权制度、企业主的产权制度、法人产权制度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产权制度。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不仅在产权的最终归属于公有,而且在产权模式上形成了高度集中,带有行政配置色彩的自负盈亏的特点,这种产权制度把政府的公益组织和企业的自益性组织混在一起,把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与企业  相似文献   

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国家审计风险控制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发布的审计风险准则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昭示我国民间审计将全面实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本文通过比较国家审计风险和民间审计风险的异同,以期发现民间审计实行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对控制国家审计风险值得借鉴的地方,以完善我国国家审计对风险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陈文涓 《财会月刊》2007,(12):54-5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主要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及社会管理。随着政府管理的公共资源不断增加,社会对公共资源使用的合规性及绩效更为关注,政府也越来越关注自身风险。审计组织接受和完成财政审计任务是一种公共责任,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正好与政府审计关注整个政府机构风险的职责相符。因此笔者认为,财政审计可以借鉴目前应用于民间审计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财政审计资源整合的框架下提出规避风险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4.
一个国家的审计制度与本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由于社会制度、经济结构、资源配置模式等不同,作为制度安排的国家审计及其职责也不尽相同。将审计制度纳入市场经济发展的分析框架可见: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需要国家审计制度,由审计本质决定的国家审计职能和职责对市场经济发挥了显著效用,国家审计职责的具体制度随着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发展而拓展、演进、完善。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目标下,应加快建设现代审计制度并优化国家审计职责。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建立和职能的充分发挥显得越发重要,如何正确认识和定位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职能,是发挥内部审计重要性的关键,需要我们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不断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是多元化、多角化、集团化经营,并且日益呈现大规模、跨国化、跨行业的经营趋势。现代企业的上述特点,对我国企业现行的会计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内部审计职能的认识和定位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与民间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审计的特征是由特定的审计环境所决定的,审计环境的变迁必然要求民间审计做出相应变化且使民间审计具有阶段性的新特征。本主要联系知识经济的兴起及其给审计环境带来的巨大变化,分析新型审计环境下的民间审计应有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7.
我国80年代恢复重建审计制度以后,才开始对审计理论结构进行研究,受国外流行模式和国内研究习惯的影响,以审计本质为逻辑起点的模式一直占主导地位。科学的审计理论结构,应具备与实践紧密相连、动态而不断循环发展的特征。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理论,昭示我们环境决定存在,审计环境理应成为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审计环境包括社会需求和职业的自身条件两个方面,决定着审计的职能、作用及其根本属性,即审计本质。社会的合理需求和审计本质则共同作用于审计行为活动需要和所能达到的理想境地或状态,即审计目标。审计目标的实现,首…  相似文献   

8.
内部审计动力机制,直接决定其发挥职能程度和所起作用大小。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内部审计始终是产权主体维护自身财产及其相关权利的产物。它随财产及其权利不断分化引起的经济责任细分而发展、完善,逐步奠定了不可替代的内部经济监督和服务地位。重新认识内部审计根本动因及其动力机制我国内部审计作为整个审计体系的基础,曾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内部审计机构及其运行,也暴露出动力机制缺乏、监督立场、目标不明的问题。为此,应当重新认识内部审计产生的动因,寻求良好的内部审计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新环境对会计监督体系提出的新要求。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重新构建会计监督体系。新的会计监督体系下民间审计职能的定位。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纠偏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杨标 《会计之友》2005,(4):32-33
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绩效审计的模式应能适应新环境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运作的特点,明确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绩效审计目标,进而提出平衡记分卡(BSC)的适用性及其基本内容,继而探讨了BSC指标体系在绩效审计中的应用,以此探索一种新环境下的企业绩效审计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啜华 《会计之友》2007,(23):89-90
本文从产权的内涵出发,归纳出产权的特点,对产权和所有权进行了比较,并界定了公司治理结构.在分析西方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产权视角下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2.
随着企业集团的发展壮大,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内部审计在加强经营管理控制中的重要性。这就让我们必须了解内部审计的职能和模式。企业组织结构是影响企业集团构建内部审计模式的主要因素之一。企业集团采取的组织结构模式不同,其构建的内部审计模式也应该不同。  相似文献   

13.
随着企业集团的发展壮大,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内部审计在加强经营管理控制中的重要性。这就让我们必须了解内部审计的职能和模式。企业组织结构是影响企业集团构建内部审计模式的主要因素之一。企业集团采取的组织结构模式不同,其构建的内部审计模式也应该不同。  相似文献   

14.
审计委员会制度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是公司治理结构稳定的重要支点之一。在新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审计委员会委托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向审计委员会提交报告;民间审计的主要目标是确定财务报表的公允性;民间审计的主要的职能是鉴证。  相似文献   

15.
王正伟 《会计之友》2021,(16):72-77
内控审计是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确认、评价,分析缺陷成因并提出改进建议的一种审计形式.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推广运用,传统经营方式和内控模式已不再适用,施工企业面临新的难题.传统的内控审计方法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企业需求,内控审计需要拓展审计思路、创新审计方法以适应大数据下的审计环境.文章结合国内施工企业大数据内控审计现状,深入分析其特点,揭示其实施必要性,阐述施工企业如何将大数据技术与内部控制审计相结合,建立大数据内控审计体系,以及在审计流程各环节中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充分挖掘信息数据价值,提升审计质量和效果,实现内审监督、服务、增值职能,并对未来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受托责任缘起于资源受托,是由特定的产权结构决定的一种产权关系。企业、财务、会计和审计的产生及其发展均与受托责任有着紧密的联系。解除受托责任是它们的共同使命:财务目标是企业目标的核心;财务通过创造企业剩余以解除受托责任;会计通过认定企业剩余以解除受托之责;审计则是在会计的基础上对受托责任进行再认定和再解除。企业受托责任的解除需要财务、会计与审计的共同协作和共同努力,以巩固和维系这一产权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介绍美国大学的治理模式及其内部审计制度。结合大学的演变,介绍美国大学的构成分类及特点。还从美国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出发,以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例,介绍其整体内部治理结构,包括审计部门在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和审计部门的内部组织结构,并从内部审计实务的角度进行实证研究,总结美国大学内部审计流程中值得借鉴的理念与实务,如加强内审的独立性、强调基于风险的内部审计以及注重内审职能的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8.
肖美英  曾越 《会计之友》2008,(24):66-69
受托责任缘起于资源受托,是由特定的产权结构决定的一种产权关系。企业、财务、会计和审计的产生及其发展均与受托责任有着紧密的联系。解除受托责任是它们的共同使命:财务目标是企业目标的核心;财务通过创造企业剩余以解除受托责任;会计通过认定企业剩余以解除受托之责;审计则是在会计的基础上对受托责任进行再认定和再解除。企业受托责任的解除需要财务、会计与审计的共同协作和共同努力,以巩固和维系这一产权关系。  相似文献   

19.
啜华 《会计之友》2007,(8Z):89-90
本文从产权的内涵出发.归纳出产权的特点.对产权和所有权进行了比较,并界定了公司治理结构,在分析西方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产权视角下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20.
郑石桥  张天宇 《会计之友》2021,(17):145-149
从宏观思路上研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怎么审计",探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审计的组织模式、责任模式、取证模式和审计准则模式.从组织模式来说,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审计应该采取整合审计模式,由同一政府审计机关在同一时间实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中的财务信息审计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从责任模式来说,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审计应该采取整体责任模式,由负责合并过程审计的审计机关对合并报表整体承担责任;从取证模式来说,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中的财务信息审计取证采取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内部控制审计取证采取"从上到下,风险导向"模式,上述两种审计取证模式统一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整合审计过程中;从审计准则模式来说,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审计准则应该由政府审计机关制定,其内容结构需要分别对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中的财务信息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和整合审计做出规范,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审计准则与民间审计准则要做到实质性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