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贫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由于金融市场扭曲而造成的资本利用效率低下,进而抑制了经济的增长。中国长期以来实行轻农村,重城市的发展战略使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农村金融发展长期落后于城市。农村地区普遍存在金融抑制现象,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出现需求抑制和供给抑制并存的状况。农村金融抑制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关键,克服金融抑制,解决资金不足问题是发展西部农村地区经济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西部农村地区金融抑制问题,从成因、表现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并且针对现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3.
对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供给进行理论和数据上进行了定性分析。在供给分析中主要考虑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分析。在涉农贷款的供给方面,首先分析涉农贷款供给的结构,包括农户资金供给结构和农村企业资金供给结构。然后分析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包括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供给。最后分析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 相似文献
4.
农村金融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综合实力的迅速发展,已逐渐成为了现代农业经济领域的核心内容。本文基于此,简要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的成因,同时针对不同的成因探讨了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如何解决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相关问题,旨在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出发,认为我国目前产生金融抑制的成因有四点:政府主导下的制度安排导致金融供给不足、农村金融“二元性结构”产生扭曲、农村金融体系的畸形发展和利率不能正常发挥资源配置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出发,认为我国目前产生金融抑制的成因有四点:政府主导下的制度安排导致金融供给不足、农村金融"二元性结构"产生扭曲、农村金融体系的畸形发展和利率不能正常发挥资源配置作用。 相似文献
7.
农村金融是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金融资源,在促进农业和之农村经济发展、提高蓰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当前农村金融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农村金融体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9.
10.
农村金融供给:基于需求视域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产业低预期收益和高风险特点是农村金融的需求者和供给者共同面临的约束条件,基于二者理性的选择,最终会形成一个低水平的需求与供给均衡。为了打破这种低水平的均衡,整体思路是降低和分散农业生产的风险、提高农业的预期收益。因此,从需求视角下提出的金融供给的对策更有针对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三农问题倍受重视,农村金融改革不断出新,但是以短期性、修补式政策措施居多,微型金融机构出现异化,农村金融需求仍难满足。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本文提出前瞻性、系统性的顶层设计方案,分阶段、分地域、系统地构建城乡一体化农村金融体系,改善农村金融生态。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产品期货与农村金融工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金融工程建设是价格风险管理的现代手段。随着农产品期货投融资功能的日益增强,农产品期货市场将成为今后几年我国农村金融工程建设的战略重点。为此,应该科学规划与设计农产品期货。 相似文献
13.
美国次贷危机所引致的纷繁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迫使我国必须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但是,作为农村经济发展重要资金来源的我国农村金融,因为种种原因却不能够满足"三农"的发展需求。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进行考察,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供需失衡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破解路径。 相似文献
14.
刘闻达 《商业经济(哈尔滨)》2013,(12)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救助属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层次,它是社会保障要实现的最低目标,是社会保障的必须补充和辅助。目前,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同时,由于农村个体家庭经济速度不均衡,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的贫困问题仍然突出。应加强五保户"供养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扶贫等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5.
目前,黑龙江的金融供给表现出总量的奇缺性、结构的割裂性、机制的掠夺性特征.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原因在于供求双方.但供给方是主导方面,主要是:思维层面的金融发展观偏离;经济层面的商业化改革中逐利主义;制度层面的农村金融领域制度创新严重滞后;文化道德层面的金融业社会责任感重大缺失等.应采取理念创新、机构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途径,以解决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供求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夏名首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3):23-26
开发我国农村汽车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开发农村汽车市场前提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开发农村汽车市场的对策:政府发挥宏观职能作用,营造适宜的外部环境;企业应多方努力,从重视市场调研、开发农村市场用车、加大营销力度、完善服务体系等方面开拓农村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17.
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金融不相适应性的存在,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使城乡经济的非均衡性问题进一步突出。金融对经济的支持不足,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弱化,严重制约了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构建新型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体系时,要注重该体系的“合力效应”。 相似文献
18.
辛歆 《商业经济(哈尔滨)》2014,(14):11-13
农村医疗卫生发展重点是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监管体制综合改革,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当前,我国农村工作的重心是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则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核心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肩负起主导责任。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效能提升路径依靠的不再是单方政府的权威,而是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通过制度安排,对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效能实施"共同治理",通过合作网络的互动和协调,在多方主体之间建立一种"多向交叉的网络合作关系",从而保证人民获得期望的医疗卫生资源供给,实现政府对医疗卫生资源供给的治理与善治。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二元经济结构框架,本文利用县域面板数据构建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金融资源配置的动态面板,分析了二元结构下城乡金融资源差异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指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金融资源配置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城乡金融资源配置的差异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一个诱因。因此,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需要打破二元结构的制度壁垒,增加对农村地区的金融倾斜政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