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化软实力对于一国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曾长期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四夷来附、万邦来朝。"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景德镇陶瓷文化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文化软实力形成的先决条件;从文化的自我更新、兼容并蓄、海外传播三个方面,阐述了景德镇陶瓷文化软实力的历史积淀,并得出对当前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几点启示:文化软实力强调的是包容性,而非独占性和排他性;以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软实力与硬实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文化软实力建设是百年大计,不可一蹴而就。  相似文献   

2.
兰波 《商》2013,(19):135-135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内容。在当前国际背景下,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国际话语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其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当前,我国应努力形成文化软实力的中国话语,并准确把握文化软实力的我国发展境遇,进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中国道路。  相似文献   

3.
艾希 《商》2014,(9):56-57
随着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的日渐提高和国家发展的需要,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成为了当今时代的热门话题。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传统的优势,并且在改革开放以来有了显著提升,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提出了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一些方法和建议,并且指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4.
旅游孔子学院是孔子学院向特色化、高层次发展的产物,其开创了以旅游为特色开展汉语教学的新模式,丰富了中国海外孔子学院的办学内容,为中外人文交流谱写了新篇章。文化软实力是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路径主要依赖于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升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结合传统智慧和现代文明,扩大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进文化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充分认识上述两者的内在契合性,为旅游孔子学院的建立与发展提供必要的引导、保证与约束机制,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高晶 《中国报业》2013,(2):34-36
本文通过梳理美国外交家约瑟夫·奈所提出的"软实力"一词的衍变,分析国内外对中国软实力的研究,透视"软实力"的特质,发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源泉,提出实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对策建议,并预测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杨槐 《北方经贸》2015,(1):31-32
在中国社会迅速发展的当下,"文化软实力"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广泛关切。软实力是通过吸引他人而不是强制他人而达到期望的结果的能力,是通过文化等力量来实现的。文化软实力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综合国力和实现中国梦都具有重大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整合和凝聚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研究文化软实力的前提是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向,深入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注重文化综合创新,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努力,是构建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发展战略,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面对突如其来的5.12四川汶川8级特大地震,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8.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只有创新内需型和创新外需型发展战略,才能保证一个国家持续、长久的发展文章指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文化落点,一是围绕创新文化的构建,培育全民族创新精神;二是立足创新环境的建设,弘扬以"和"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价值观:三是依靠文化产业的承载,提升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9.
世界城市是在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控制力的城市,建设世界城市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获取更大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世界城市既需要硬实力基础,更需要文化软实力支撑,而最能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有形载体则是文化创意产业,当今四大世界城市无不通过文化创意产业打遣其文化软实力。中国一线城市要建设世界城市,也需要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其城市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并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见,提升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新的国家战略,对激发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增强综合国力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效率的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路径,包括: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转变政府职能、激发文化创造活力等。  相似文献   

11.
由于过度偏重于劳动密集型低技术产业,中国制造业升级缓滞、利润微薄,陷入总是落后于人的"比较优势陷阱"。从软实力的视角出发,欧美发达国家低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极好的发展启示。通过分析传统低技术产业软实力的构成,研究低技术产业软实力的挖掘方式,进而从转变产业发展理念、导入产品文化内涵、培育文化创新设计型人才、加强中小企业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商》2016,(1)
文化软实力对中国到底有多重要,是当今研究生必须明确的一个问题。以建设文化强国为目标,构建一个"提出问题—研究方案—提高文化软实力"的理论框架,说明文化对"中国梦"实现的重要意义。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态以及执政党基本保持稳定的条件下,探讨文化软实力对国家的贡献。国家发展史证明:文化水平与国家的发展程度是密切相关的。文化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文化是导引国民前进的灯火,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文化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原动力。中国·太原晋商文化艺术周就是将文化的火种播向大众,让文化的魅力渗透到民间,淳化社会风尚,提高全民素质,为地区发展提供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次牵动行业眼球的盛会——3月28日至3月31日,中国服装行业等几十位国内顶尖设计人才齐聚第十八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2010)。这是一场精英云集、共谋发展的文化盛会——群贤毕至的智慧交锋,共同探讨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服装行业发展中的独特功能,把脉中国服装业。这是一次不待东风的经典策划——文化成为一个响亮的命题,文化软实力成为中国服装品牌的套餐,成为中国服装品牌经济发展的硬实力。  相似文献   

15.
社会对文化软实力的研究日趋火热,在医疗行业,提升医院的文化软实力,以满足社会大众对医疗服务业的更高层次需求势在必行。通过对软实力、视觉文化、医院文化软实力等概念分析,研究医院文化的范围及文化软实力在医院建设发展中的作用,提出医院视觉文化传播在提升文化软实力方面应借鉴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无锡作为我国“吴文化”起源地之一,经济实力有目共睹,而文化软实力一直是无锡的弱项。在产业结构优化的背景下,第三产业中的创意产业被证实拉动经济成效显著,因此无锡提升文化软实力,可以从创意产业发展入手,是实现“弯道超车”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研究了无锡城市文化现状与问题,包括历史文化产业发展受阻,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无锡城市文化发展趋“利”少“韵”;创意人才缺少等问题。提出发展无锡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具体建议:发展创意产业,弥补先天历史文化短板;发展创意文化经济,着眼长期效益;建立创意产业人才引进体系、激励体系与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在今后对"软实力"的需求肯定将超过对"硬实力"的需求。提高硬实力相对容易,但是,提高"软实力"将不可避免地触及到许多复杂问题。文化资源丰富并不等于文化产业发达,面对这一课题,向来以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自豪的衡阳有许多工作要做。本文在论述衡阳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升衡阳文化软实力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大对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和发展.苏州需要将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参与全球化竞争的主要力量.老字号是苏州整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研究重塑老字号品牌形象,首先指出在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进程中,老字号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次对苏州老字号品牌发展展...  相似文献   

19.
杨方圆  陈义 《消费导刊》2009,(16):231-231
近年来,中国软实力成为研究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视角。"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通过自身吸引力,而不需要诉诸武力威胁或经济制裁,以实现自身发展的非物质力量。本文将从文化外交、多边外交、对外援助政策三个维度论述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20.
所谓"软实力"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包括文化、观念、发展模式、国际制度和国际形象.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省文化软实力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最大的优势体现在资源上.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河北省丰厚而独特的文化资源,虽然尚未形成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但是发展潜力巨大.因此目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把河北省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